第27章 文章過稿
- 重回1987,寶藏女孩在等我告白
- 執(zhí)天命
- 3274字
- 2024-11-17 19:40:11
“嘉嘉,吳姐,你們怎么來了?”
何玉衡快步來到廚房門口,看到了院子里的兩個人。
一個正是姜雨嘉。
她今天穿著一身鵝黃色的碎花連衣裙,長發(fā)披肩,極為明媚動人。
另外一人,也是個女孩,年齡與姜雨嘉相仿。
她是姜雨嘉的朋友,叫吳欣桐。
吳欣桐和姜雨嘉是高中同學(xué),目前在安映縣農(nóng)業(yè)局辦公室工作,同樣負責(zé)宣傳方面的工作,與何玉衡在一些會議上見過面。
姜雨嘉甜甜一笑。
還沒有說話。
吳欣桐便笑嘻嘻地開口了:“哎呦,叫我吳姐,叫她嘉嘉,這是區(qū)別對待啊……”
“如果吳姐不介意,我也可以叫你欣桐。”
何玉衡笑道:“可問題是,就怕姐夫不樂意,找機會揍我。他那沙包大的拳頭,我可承受不起。”
吳欣桐剛訂婚不久,對象是一名退伍軍人,目前也在縣里的機關(guān)單位工作。
“他可不一定能打得過你。”
吳欣桐笑道:“你可是一個人能把好幾個小混混打倒的武林高手啊!”
“這事,吳姐也知道了?”
“縣城里,哪還有人不知道?”
吳欣桐笑道:“前幾天,我們這些宣傳干事開會,大家聊起你,還都說要一起來找你拜師學(xué)藝呢!”
“歡迎!”
何玉衡哈哈一笑,又道:“曉燕,請你嘉嘉阿姨和吳阿姨去屋里稍坐,我把這盆辣條拌完就過去。”
“你在做辣條?”
姜雨嘉興致勃勃道:“我想看看,辣條是怎么做的!”
“我也要看!”
吳欣桐說道。
“歡迎二位領(lǐng)導(dǎo),視察指導(dǎo)!”
何玉衡做了個邀請的手勢。
姜雨嘉將帶來的兩盒餅干和一袋水果交給何曉燕,與吳欣桐一起進了廚房。
“瞧,這是辣油,這是蒸好的豆筋,我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給豆筋拌上辣油,辣條就做好了!”
何玉衡一邊介紹,一邊繼續(xù)翻拌辣條。
“辣條原來是這樣做的呀。”
吳欣桐說道:“看起來挺簡單的。”
“辣條這東西,說簡單,的確簡單。就是先把辣油做出來,再把豆筋蒸一蒸,拌上辣油,就可以了。”
何玉衡說道:“但如果說難,也沒錯。
首先最關(guān)鍵的,這辣油,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好吃的,各種配料的比例稍微出點差錯,火候大了或者小了,都會嚴重影響風(fēng)味。
其次,這豆筋怎么蒸、蒸多長時間。
拌辣油的時候要分多少次倒入辣油,翻拌到什么程度是最合適的,都是有講究的。”
“原來如此。”
吳欣桐點點頭,道:“怪不得最近縣里冒出來的那幾家賣辣條的,賣的辣條都沒你的好吃……哎,你知不知道,縣城里有幾家賣辣條的?”
“聽說了。”
何玉衡點點頭:“但無所謂,有市場就會有競爭對手,這很正常。
我不介意有人和我搶生意。
因為他們肯定沒我做的辣條味道好,不會搶走多少市場,卻反而可以映襯出來我這辣條的美味。
好產(chǎn)品,都是對比出來的!”
“厲害!”
吳欣桐豎起大拇指:“有魄力!”
“嘗嘗,新鮮出爐的辣條!”
何玉衡拌好了辣條,遞給她們幾根。
二人接過去,品嘗過后,連道好吃。
何玉衡洗了洗手,帶著她們來到堂屋里坐下,給她們倒上茶水。
“我們今天過來,其實是有正事的。”
姜雨嘉笑道:“而且不止一件。”
“什么事?”
何玉衡問。
“第一件,是麥收工作宣傳報道的事。”
姜雨嘉說道:“麥收工作,是咱們?nèi)h目前最重要的工作。
我們縣委宣傳部,和欣桐所在的農(nóng)業(yè)局,要聯(lián)合進行一系列的宣傳報道。
縣里會派出幾組宣傳人員到各鄉(xiāng)鎮(zhèn)去進行拍照、記錄、采訪工作。
我和欣桐是一組,商量過后,我倆打算來你們村,進行相關(guān)工作。”
“好啊!”
何玉衡笑道:“我代表何營村,對二位領(lǐng)導(dǎo)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當然,這事還是得先給我們村長打招呼!”
“我們會通知你們村領(lǐng)導(dǎo)的。”
姜雨嘉說道:“第二件事,則是咱們縣委宣傳部,對你這個宣傳干事提出的要求,要求你也寫一到兩篇麥收工作的相關(guān)文章、報道。”
“沒問題。”
何玉衡爽快答應(yīng):“去年麥收的時候,就給我安排過這項工作,我熟悉……還有其他事嗎?”
“還有一件事,是個好消息。”
姜雨嘉笑吟吟地打開肩上斜挎著的一個布兜,從里面取出一個信封,遞了過來:“你第一次交給我的那兩篇短篇故事,《江北晚報》已經(jīng)過稿采用了,這是報社回信,稿費匯款單的錢也取出來了,一并放在里面。至于縣里的獎金,是按季度發(fā)放的,要等到7月份。”
正常情況下,自行投遞的稿件,收稿單位會把回信寄給個人,匯款單也要個人簽字領(lǐng)取。
但這種由縣委宣傳部統(tǒng)一投遞的稿件,回信和匯款單也都是到縣委宣傳部,再由縣委宣傳部轉(zhuǎn)交到個人。
“太好了,投了那么多稿件,終于見著錢了。”
何玉衡笑道:“再不來過稿信件,我都不好意思浪費你們宣傳部的郵費了。”
這段時間,他又交了幾份短篇文章給姜雨嘉。
林林總總,有十篇文章了。
這還是第一次收到回信。
他雙手接過信封,將其打開。
里面有一封簡短的信,是《江北晚報》主編江映臣親手寫的。
內(nèi)容很簡短。
意思是說何玉衡的兩篇短文寫得情感真摯、感人肺腑,他們予以采納,并希望何玉衡再接再厲,繼續(xù)創(chuàng)作出更多優(yōu)秀作品,《江北晚報》歡迎他繼續(xù)投稿。
另外便是兩張十元大鈔。
兩篇文章,一共給了20塊錢稿費。
相當不錯了。
同樣的文章,如果在他們嘉寧市的《嘉寧日報》等報刊過稿,也就能拿到10塊錢左右的稿費。
《江北晚報》畢竟是省級報紙,相對而言,財大氣粗許多。
“何玉衡,你發(fā)財啦!”
吳欣桐羨慕道:“一次稿費,幾乎是我半個月的工資了!”
她羨慕的,不僅是錢。
更多的是,羨慕何玉衡可以在《江北晚報》發(fā)表文章。
她這兩年也寫了不少文章,陸續(xù)投稿十幾次,但只在市里過了兩篇文章。
向《江北晚報》投稿三次,無一例外,都被拒稿了。
“沒錯,發(fā)財了!”
何玉衡笑道:“今天我請客!中午,你們就留在我家里吃飯!”
“這……”
吳欣桐轉(zhuǎn)頭看向姜雨嘉:“嘉嘉,合適嗎?”
姜雨嘉輕笑著點頭:“有什么不合適的,你不是還要向何玉衡請教寫作呢嗎?”
“是嗎?”
何玉衡詫異道。
“我寫了兩篇文章,想請你幫忙看看,指導(dǎo)一下。”
吳欣桐不好意思道:“當然,如果你太忙,沒時間,那就算了。”
“難得吳姐有用得著我的地方,必須有時間啊!”
何玉衡笑道,想了想,又道:“這樣吧,我先把安懷大爺,也就是我們村長何安懷請來,請他帶著你們在田間地頭轉(zhuǎn)轉(zhuǎn),簡單了解一下村里的麥收工作前期準備情況,中午你們在我家吃飯,吃完飯,咱們看看稿件、聊聊寫作,怎么樣?”
“我們還是直接去拜訪何村長吧。”
姜雨嘉起身道:“你先忙你的,我和欣桐中午再過來。”
何玉衡點點頭:“也好。”
姜雨嘉和吳欣桐離開家,去找何安懷了。
何玉衡又做了些辣條,留下何曉燕看家、賣辣條,自己騎上自行車,飛奔至縣城,買了一些食材。
姜雨嘉喜歡甜食,菜也喜歡酸甜口的。
因此,他買了些豬肉,又買了雞翅、可樂、菠蘿。
準備做個菠蘿咕咾肉、可樂雞翅。
現(xiàn)如今,普通商店里售賣的可樂有兩三種,都是國內(nèi)的地方品牌。
至于洋可樂,此前有規(guī)定,只在接待外國人的飯店、賓館中出售,外面是買不到的。
不過隨著政策逐漸變化,到了現(xiàn)在,洋可樂也開始走入市場。
在安映縣的百貨大樓里,就有售賣。
還有菠蘿這種南方熱帶水果,如今在安映縣,也屬于稀罕物,同樣僅在百貨大樓有售,且價格昂貴,普通家庭根本舍不得買。
何玉衡在百貨大樓買洋可樂和菠蘿的時候,發(fā)現(xiàn)竟然有黃油賣,順手也買了一小罐。
準備做個簡單的甜品。
買完東西,迅速打道回府。
“小叔,我賣出去了50斤辣條!”
何曉燕神情驕傲且認真地,向何玉衡匯報銷售業(yè)績:“一共來了三個人,兩個人買了20斤,一個買了10斤,這是錢,一共40塊!”
“曉燕真棒!”
何玉衡接過錢,數(shù)了數(shù),摸摸她的頭:“沒錯,一分不差!真棒!中午小叔給你做好吃的!”
“嗯嗯!”
何曉燕高興地連連點頭。
她覺得,自從爸爸去世后,小叔變了好多。
不僅更加體貼關(guān)心她了,而且做的飯比以前好吃太多了!
以前的小叔,只會簡單地煮米湯、炒青菜,味道還非常一般。
可現(xiàn)在的小叔,做的什么菜都好吃!
而且,以前她連雞蛋都舍不得吃。
現(xiàn)在不僅每天都有雞蛋吃,小叔還會變著花樣給他做肉吃!
這段時間,她把雞肉、魚肉、牛肉、羊肉、豬肉吃了個遍,總共一二十種各式各樣的菜。
這樣的生活,她以前想都不敢想。
“小叔,我去外面玩會兒啦,看看嘉嘉阿姨她們?nèi)ツ牧耍 ?
她打了聲招呼,一蹦一跳地出了家門。
“天氣太熱,叫嘉嘉阿姨和吳阿姨她們早點回家吃飯!”
何玉衡喊道。
“知道啦!”
院子外面?zhèn)鱽砗螘匝嗟穆曇簟?
何玉衡微微一笑。
這一世的何曉燕,終于不是前世那般痛苦抑郁的模樣了。
看著她歡快活潑的樣子,他也覺得開心舒坦。
眼看時間已經(jīng)快11點了。
他把買來的食材,一一拿出來。
開火,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