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還賬,請客
- 重回1987,寶藏女孩在等我告白
- 執(zhí)天命
- 3455字
- 2024-11-17 19:40:11
“老板,來半斤辣條,甜辣味的!”
“我要一斤,兩種口味各半!”
“叔叔,我想買兩根辣條。”
“小何,上次從你這里批發(fā)的10斤辣條快賣完了,明天你來的時候,千萬記得再給我?guī)?0斤,我來你這里取!”
“你好,我是從張集鎮(zhèn)過來的,想批發(fā)點辣條……”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辣條的知名度日漸提升。
待到5月底時,銷售范圍已經(jīng)從縣城和青塘鄉(xiāng),擴大到了以縣城所在的城關鎮(zhèn)和青塘鄉(xiāng)為中心的周邊五六個鄉(xiāng)鎮(zhèn)。
幾乎覆蓋了安映縣三分之一的地區(qū)。
銷量方面,每天可以批發(fā)出去三四百斤,擺攤零售五十斤左右。
日盈利達到近百元。
為了方便采購和運輸,何玉衡干脆買了輛腳踏三輪車,每天騎著它去縣城里擺攤、進貨、給順路的一些客戶送貨。
比起那輛嘩啦作響的自行車,好用多了。
銷量高了,他也沒有以前清閑了。
每天僅僅在制作辣條上所花費的時間,就達到五六個小時。
再加上去擺攤和一些家務瑣事。
基本上整個白天都在忙東忙西,只有晚上回到家里,才能好好休息。
但付出就有收獲。
如今的他,已經(jīng)有了上千元積蓄。
足夠還賬了。
于是,5月的最后一天,何玉衡一早就去那些借給他錢的村民家里轉(zhuǎn)了一圈。
挨家挨戶,還錢。
同時告訴他們,晚上去他家里喝酒吃飯。
早飯后,他做了些辣條,放在家里,預備給那些來家里批發(fā)辣條的客戶。
下午就不去擺攤了,全力備菜。
一共十幾個人。
家里沒有太大的桌子,一桌坐不下,得擺兩桌,每桌怎么著也得十幾個菜。
對于普通人來說,一個人準備兩桌十幾道菜,著實壓力山大。
但對于經(jīng)營餐館多年,做了很長時間廚師的何玉衡來說,不成問題。
大公雞,買了兩只,做紅燒雞塊和辣子雞。
五花肉,買了六七斤,一部分做紅燒肉,另一部分切成肉片,或者剁成肉餡。
肉片用來搭配青菜,肉餡則用來做一道青椒釀肉。
買了些牛肉,做個水煮肉片、小炒牛肉。
他還從熟食店里買了些豬頭肉、豬耳朵、豬口條之類的鹵肉,做個鹵味拼盤,切一切就端上桌了。
還有醬肘子,買了兩個,到時候熱一熱就可以。
油炸花生米,中午提前做好,同時炸了點青豆和小魚,和花生米拌在一起,色彩和滋味瞬間都豐富了起來。
另外就是一些拍黃瓜、蒜泥豆角之類的家常小菜,簡單省事。
十幾道菜,輕輕松松。
下午,何玉衡剛把兩只雞殺了,正在用熱水燙雞拔毛。
徐鳳芝與何玉峰的媳婦陳香菊一起來了。
“嫂子,你們怎么來了?”
何玉衡起身打招呼,笑問道:“孩子想吃辣條了?”
“我倆是來給你幫忙的。”
徐鳳芝笑道:“剛才我走在外面,看著你家煙囪冒著煙,就猜到你肯定在準備晚上的飯菜。那么多人的飯菜,你自己怎么忙得過來?所以我就叫上香菊,一起來給你幫忙……”
“那就謝謝兩位嫂子了!”
何玉衡也沒客套,指了指廚房:“廚房里有我準備好的肉和菜,我給你們講一下是怎么打算的,辛苦你們幫忙處理一下吧。”
“行!”
徐鳳芝和陳香菊爽快答應一聲,進了廚房。
下一刻,二人不約而同地驚呼一聲。
“啊——這么多肉!”
“我還以為那兩只雞,就是全部的肉了!”
“沒想到,你還買了這么多豬肉,竟然還有牛肉!還有大肘子!”
“這么多肉,都夠辦一場婚宴了!”
“三月份,玉凱結婚,擺了十幾桌酒席,用的肉也就和這差不多吧……”
“玉衡,你這得花了多少錢啊?”
二人滿臉震撼地看著那一大堆食材,尤其是肉類,驚嘆連連。
“沒多少錢。”
何玉衡呵呵笑道:“大家都是真心誠意幫過我家的,借了那么多錢,從來沒有主動開口要過,這份情誼價值千金。叫大家過來吃飯,是表達感謝的,自然不能寒酸了……嫂子,要我說,晚上你們也都帶著孩子一起過來吃得了!”
“這么多戶人家,如果都帶著孩子來吃,那不得擺五六桌?快趕得上辦場宴席了!”
徐鳳芝笑道:“就讓他們男人們先享頓口福吧,我們還是等你訂婚結婚的時候,再來你這里敞開了吃!不過,我和香菊算是來對了,待會兒飯菜做好后,我們得先偷摸嘗嘗!”
“你們盡管敞開了吃!”
何玉衡哈哈一笑,將他的備菜打算告訴徐鳳芝和陳香菊。
二人都是多年的家庭主婦了,一聽就明白,當即開始處理食材。
“玉衡,這么快就把賬還清了,看來你這段日子,賣辣條沒少賺啊。”
三人一邊干活,一邊聊天,徐鳳芝說道。
“確實賺了些錢。”
何玉衡笑道:“不過,目前只是把咱村里的欠賬還清了,還有欠親戚朋友的錢,暫時沒有還。”
“那你還花這么多錢買這一大堆東西?”
徐鳳芝“教育”道:“吃飯不吃飯的,有什么關系?先把欠賬還清,也算了了一樁心事。”
“沒事,下個月就能還清。”
何玉衡笑道:“等收完麥子,就差不多了。”
如今的麥子已經(jīng)成熟,臨近收割,不少人家已經(jīng)開始著手準備收麥事宜了,估計少則四五天,多則七八天就要動鐮。
“等欠賬還清,你和曉燕的日子,就能好過起來了。”
徐鳳芝說道:“下一步,就該找個對象,結婚生孩了。”
“咱們周邊這些村子里,已經(jīng)有人在打聽玉衡的情況了。”
陳香菊笑道:“昨天我回娘家,我們村鄰居一嬸子,特意去我家里,向我打聽玉衡的情況,她家那丫頭,今年19歲,也該找個婆家了……”
“前兩天我去鄉(xiāng)里趕集,也有人向我打聽呢!”
徐鳳芝說道:“是小王莊的王立春,賣燒餅的那個,說是幫她外甥女打聽的。”
“現(xiàn)如今,咱們周邊幾個村子,都知道玉衡的辣條生意好、掙錢多。”
陳香菊說道:“而且,玉衡長得高、模樣好、又是老師,這么好的條件,在咱們農(nóng)村里,可是不多。”
其實她還有一些話沒說。
以前也有人打聽何玉衡的情況。
但打聽過后,都打退堂鼓了。
雖然何玉衡身高長相出類拔萃,又有鐵飯碗,但怎奈有個病重的二哥,和一個不干正事的大哥。
人家擔心嫁過來之后,吃苦受委屈。
可現(xiàn)在不一樣了。
二哥去世,在外人看來,就是“累贅”沒了。
大哥徹底鬧掰,而且何玉衡展現(xiàn)出了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強勢態(tài)度,意味著大哥以后也無法干涉他的生活。
雖然帶著一個何曉燕,但畢竟是女孩,而且已經(jīng)十歲了。
不僅不用費心費力地照顧,而且還能幫忙做些家務活,將來說不定還能幫著帶孩子。
各方面因素,此消彼長的情況下,何玉衡這才成為了婚姻市場中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
“玉衡,你現(xiàn)在是什么想法?”
徐鳳芝問道:“要不要找對象?要的話,等收了麥子,我就給你張羅幾個,見見面,聊一聊。”
陳香菊則說道:“到時候我?guī)闳ノ夷锛遥娨娻従幽茄绢^!”
“謝謝嫂子。”
何玉衡笑呵呵道:“不過,這事就不勞煩嫂子費心了,我自己慢慢找,不著急。”
“玉衡這是有心上人了吧?”
陳香菊笑問道:“哪個村的?多大年齡?給嫂子透露透露唄。”
徐鳳芝則搖頭道:“我看不是有對象了,而是眼眶高了。
就玉衡這條件,咱們農(nóng)村這連大字都不識幾個的女孩,怕是瞧不上眼嘍!
最起碼,也得同樣是鄉(xiāng)鎮(zhèn)中學老師這種,或者在鄉(xiāng)里、縣里,機關單位上班的。
玉衡,是不是?”
“差不多吧。”
何玉衡笑了笑。
算是默認了這種“眼眶高”的說法。
雖然這種言論傳出去后,難免會有人評價他心高氣傲。
但總比三天兩頭有人介紹對象,被鄉(xiāng)親們拽著去相親強。
三人一邊干活,一邊聊著家長里短。
不到五點鐘,何玉剛與何玉峰就來了,到了后也立馬幫忙收拾,搬桌子、擺凳子。
過了一會兒,又有其他村民來了,他們才放下手里的活,去和大家一起坐到屋里說話。
何玉衡把買來的香煙和花生瓜子放在桌上,請他們先用,隨即返回廚房,繼續(xù)炒菜。
“玉衡,你炒菜也太厲害了吧!”
“這動作,看起來比絕大多數(shù)婦女都熟練!”
“我炒菜的時候,總是慢騰騰的,放鹽的時候琢磨著放多少,放其他調(diào)料也是一樣,都得想一想。可玉衡拿了就放,干脆利落!”
“關鍵是,就這么看似亂放調(diào)料的情況下,玉衡炒出來的菜卻很不一般!瞧這顏色,這氣味,看著聞著就讓人止不住地流口水!”
徐鳳芝和陳香菊,一個燒火,一個幫廚。
同時圍觀何玉衡炒菜,時不時發(fā)出嘖嘖驚嘆。
“嫂子,你們先嘗嘗!”
何玉衡拿了個碗,盛了些剛炒好的紅燒雞塊,又取了兩雙筷子遞給她們。
“那我們就不客氣了!”
“嘿嘿,我早就想嘗嘗了!”
二人各夾了一塊肉,放進嘴里。
下一刻,眼神同時發(fā)亮。
“好吃!”
“味道真好!”
“太香了!滋味足!”
“比鄉(xiāng)里飯店的炒雞味道都好!”
“玉衡,你這廚藝,絕了!”
二人稱贊連連,三下五除二便把碗里的菜消滅光了。
“嫂子,再來點?”
何玉衡笑問。
“不了不了。”
徐鳳芝擺擺手:“嘗嘗就行,先上桌吧!”
“這紅燒雞塊做的多,用不完。”
何玉衡說著,先盛了兩盤用來上桌的,又把鍋里剩下的大概一盤炒雞盛到一個小盆里,放到一邊,笑道:“這些,還有其他裝盤剩下的菜,待會兒忙完,就辛苦二位嫂子分一分,帶回家去吧!”
他在準備食材的時候,特意多預備了一些。
想的就是,如果有人來幫忙下廚,就給幫忙下廚的人。
如果沒有,就讓今天來吃席的人分一分,各帶回家去給老婆孩子嘗嘗。
既然徐鳳芝和陳香菊來了,那就讓她倆分了得了。
“這多不好意思……”
“是啊……”
二人嘴上客氣著,心里面卻樂開了花。
今天來這里幫忙,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