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prise!”一聲清涼的女聲,緊跟著是蘭姨的注解:“Amy都等你們好半天了。”
她笑容帶著一絲嗔怪,不過Amy絲毫沒介意,還邁著魔鬼的步伐走近,給蘇念一個大大的擁抱。
她抿嘴微笑出一個好看的弧度,看向袁景,眸子閃亮,伸手握住袁景的手:“你就是袁景吧,初次見面,請多關照。”
Amy自信大方,并不失溫婉,深邃的眼眸睿智有光,仿佛藏著星辰大海,眉宇之際有著不可言喻的異域風情。
她的笑容猶如冬日暖陽,溫暖且富有活力,舉手投足之間都透著一股從容,深棕色的長發柔順飄逸,穿得隨意卻時髦得體。
這位多國血統的姑娘總是擁有一種獨特的氣質,擁有東方女性的知性,又兼具西方女性的獨立和自信。
偶然的相遇,仿佛命中注定,兩人相當投契,和Amy想得一樣,袁景的面容清麗脫俗,一雙明眸宛如秋水,透著一股不染塵埃的清澈。
觸碰到袁景凸起的腹部,Amy不好意思地吐吐舌頭,擔心自己熱情過度有失分寸。
Amy還夸她蕙質蘭心,這是她最近新學會的一個詞,看見長得順眼的女的,都說人家蕙質蘭心,聽得袁景心里還挺別扭,她總覺得這個成語的經典搭配就是賢妻良母。
被糾正后,Amy還是不死心地揮灑她的中文詞匯,說袁景是個妙人兒。
袁景經常被Amy諸如此類的用詞搞得石化,好氣卻還要保持微笑:姐姐不要剛學了什么新詞就亂用好么?
蘇念母女看到她們親昵的樣子,很識趣地離開了。
臨走時,蘭姨還笑著叮囑Amy不要拉著袁景聊太久。
關上門,剛才的苦口婆心也似是關在了門外。Amy的話語中充滿了智慧和見解,令袁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她們無話不談,文學、藝術、人生,仿佛彼此的心靈早已相通。
Amy看袁景的目光滿是欣賞,她不僅才華橫溢,而且風趣善良
Amy告訴袁景,她每次來泉州,都有新的驚喜,這一次袁景就是她這次旅程中最美的遇見。
一見如故的默契和深入骨髓的理解,照亮了袁景眼前的荒野,也讓她生出劫后重生的驚喜。
次日清晨,蘭姨早早來做早餐,煮了元宵丸,袁景和Amy吃得贊不絕口。
在福建,福州、泉州、廈門和寧德都說元宵丸是自己的特色小吃,不過其實大同小異,就是湯圓。泉州很多地方都保留著宋代遺風。
比如《東京夢華錄》里說的“上元節吃上元圓”,上元圓就是元宵丸。
蘭姨自信地說泉州元宵丸最好吃,跟其他地方的元宵丸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是加了橘皮,用的是香蕉油,所以才咬一口滿嘴香。
吃貨們干飯時,心心念念的只有美食,干就完了,不過聽到特色,也不禁回味了下。Amy這次回泉州要來做一件期待已久的事情!
她爺爺的爺爺就是泉州人,清末下南洋,到了馬六甲一帶,上世紀六十年代,爺爺加入新加坡籍,之后又移民去了舊金山,在美國落地生根。
Amy出生在紐約布魯克林,身上還有來自母親的德國和俄羅斯血統,所以她的美是集亞歐基因之大成。
系著祖上的淵源,她一直想要拍一套娘惹寫真,蘇念特意幫她約了公司御用的攝影師Durn今天的時間。
一行人已然大包小包早早在民宿門口等著了,看到Amy和袁景,Durn放下手中的包,主動上前和她們握手,還介紹自己有中文名字,叫杜龍。
杜龍綁著臟辮,竟還能說上幾句閩南話,身旁的女友,看起來精明能干,聲音溫潤細膩。
她大方地跟Amy她們揮揮手,介紹自己是今天的造型師,讓她們喚自己芊芊即可。
芊芊穿著一條軍綠色工裝褲,配一雙酷酷的黑色皮質馬丁靴,上衣套了一件卡其色羽絨馬甲,里面是一件咖啡色拉絨打底衫。
一條黑色的羊絨圍巾把脖頸圍得密不通風。
即使這樣,纖細伶俐的芊芊跟高大的杜龍站在一起,也頗有幾分美女與野獸的畫風。
四人走街串巷,到花巷天主教堂附近一帶的多巴胺建筑時,Amy很是興奮,鬧著要杜龍給自己拍幾張。
袁景小時候經常路過這里,并沒怎么留心過,但被Amy這么一鬧,也頓覺這些建筑有了故事。
芊芊一路引著她們去挑衣服,和她們也熱絡起來。
荅荅娘惹也叫土生華人,是歷史進程中漸漸消失的一個族群,他們血統雜糅、文化雜糅,在身份認同上迷茫且模糊。
明朝初期,鄭和下西洋時,經過馬六甲,一部分隨行人員留在了當地,他們在此落地生根,與當地的土著女性通婚,生下男性統稱荅荅,女性后代便叫娘惹。
荅荅娘惹,實則是中國文化和馬來文化的混合體。
中山路上的騎樓就是代表,中不中西不西的,還透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熱帶風情,溫厚內斂,浪漫雅致,也不至于不倫不類,實則是殖民文化誕生的一種風格。
這一片彩色建筑,有一丟丟像袁景去澳門團建時逛吃的官也街,杜龍說那就是很典型的荅荅娘惹風建筑。
因為荷蘭的征稅標準是基于房子的寬度,所以那些建筑和街道都修得狹長、窄促。
兩人引著Amy和袁景來到一棟像樣的荅荅祖屋里挑選衣服。
這老屋就是她的工作室,有兩層,第一層樓是客廳、餐廳、廚房和庭院,被她改造成簡餐餐廳和茶室。
后面有間廢棄的祠堂,聽起來有些嚇人,現在已成了一間中古小鋪,里面有不少芊芊從世界各地搜羅來的小玩意。
二樓原先是起居室,中間看起來最喜慶的以前是個婚房,現在里面全是芊芊淘來的民族風服飾。
這棟房子隨處可見盎然的家風,牌匾、條幅隨處可見,門窗上盡是“慎獨”之類的金玉良言。
方桌、太師椅、床榻、衣柜,多寶閣等一應俱全,不知道見證了多少歲月。
芊芊的瓦公家也是大馬遷回來的荅荅娘惹,但她認為自己是土生土長的石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