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鴻門宴,陽謀又如何
- 三國戰場:這個刺客不務正業
- 清風燕歸巢
- 3047字
- 2024-12-26 18:56:32
看著漆黑的大炮,金旋意識到自己可能唐突了。
之前就聽說過虎威大炮,未曾窺得真容,今天這個東西就擺在自己面前。
傳言這東西可以輕松攻破城門,也不知是真是假。
要是被攻破城門,這群騎兵突入城中,那真的就是狼入羊群。
“別拿這東西嚇唬我。”
金旋看似嘴硬,實則心里已經打了退堂鼓。
“你是客人,我怎么敢嚇唬你,我就是把這東西拿出來大家鑒賞一下。”
李曉一邊說著,一邊拿著抹布擦拭著大炮,順便將諾大的炮彈放在桌子上。
金旋咽了下口水:“等我回去再商議一番,明日給你答復。”
“今天下午,我等不到明日。”李曉道。
金旋拂袖走人了,剛走出門外就摔倒了。
李曉納悶,地面挺平的啊,仔細一看,原來是那家伙腿軟了。
能一個人敢來見自己,也算這人有本事了。
金旋返回武陵城后,李曉等人便開始了謀劃。
周倉道:“直接一炮轟開城門,讓他們見識見識大炮的威力!”
徐晃道:“不急,看看他們商量的結果如何,如果能和平拿下武陵城最好不過。”
趙云道:“也不急于這一時,等等看,如果不成,我便單槍匹馬殺入城中,攪他個天翻地覆。”
部隊在城外安營扎寨。
此時的武陵城內,三大豪門士族,金家,劉家,高家召開了聯合會議,討論是投降還是拒守的問題。
三大家族爭論的面紅耳赤。
“我們經營了武陵這么多年,憑什么讓他一來就占據,這樣一來我們的努力就全部白費了。”
“話也不能這么說,現如今是亂世,誰能保證其他勢力不會占據武陵城,提前找個保護傘也是不錯的選擇。”
“找保護傘也不能找賊寇啊!”
“這群賊寇的首領是李曉,曾經董卓麾下將領,之前還在界橋阻截袁紹十萬大軍,我看值得追隨。”
“我不同意,他們進入城內第一時間,肯定是搜刮我們家族的財產,我要守住父輩留下來的基業。”
“我們也不想拱手讓人,但你有沒有想過,即便我們守城成功也會損失慘重,到時候肯定會被其他勢力窺探,那時候可就真的麻煩了。”
“我有個好主意。”
一名劉家的人將他的計劃展開說了說了,一時間眾人鴉雀無聲。
金旋聽得滿頭大汗。
“這個計劃太冒險了。”
“我也覺得,風險很大。”
“風險大,但收益高。”
經過商議,眾人同意了該男子的計劃。
下午,金旋再次來到了李曉帳中。
“商量結果如何?”李曉問道。
金旋道:“經過商議,我們決定以和平方式解決,我們可以把武陵交給你,但前提是,需要親自見一見你,考驗人品的同時商議一下今后的發展計劃。”
李曉笑了,這陽謀也太明顯了,就是鴻門宴啊。
去,還是不去。
本來主動權在李曉手上,現在他們反將一軍,表面上說要送給李曉武陵城,并要設宴款待,考察人品。
若是不去,就顯得自己很慫,讓武陵的民眾看不起。
百姓可不都能看懂這些,他們都只看表面。
人家都敢派一個人來李曉帳中,李曉卻不敢過去和人家碰面,更何況還答應了要送城給李曉,他們只會覺得這個人太慫了,白給城都不要,最后卻還要打城,搞得民不聊生。
這就是他們的計劃,你若不來,失去民心,你若赴宴,那就是鴻門宴。
徐晃道:“主公萬萬不可,這是鴻門宴,這樣的城池我們破開他便是。”
李曉思索片刻,認為這鴻門宴,值得一去。
“徐晃,趙云,隨我進城赴宴。周倉,留在軍中,若是我有危險,率軍攻入城中。”
“末將領命!”
看到李曉帶著徐晃和趙云,這徐晃他知道,是一名驍將,但是趙云他不太認識,沒什么名氣。
金旋道:“我都敢獨自一人來赴會,你卻還要帶著兩個保鏢。”
李曉笑了笑:“你什么身份,我什么身份,這句話要是從你們家主嘴里說出來,我倒也不會多說什么。”
聞言金旋立刻閉嘴了。
來到城下,金旋給城樓上方的族人示意開門。
士族看到李曉只帶了兩個護衛,便放李曉進入了武陵城中,隨即關閉了城門。
這不僅是一場攻城游戲,還是一場籠絡民心的游戲,畢竟以后要在這里發展,打好根基很重要。
武陵城的街道上,民眾看著李曉帶著兩名護衛進入了武陵城,紛紛佩服李曉的膽量。
有不少人都是因為戰亂來到了這座城市,他們深知戰亂帶來的痛苦。
沒有使用武力征服,而是通過和平談判,這是百姓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在民眾的目光中,李曉進入了金家府邸。
此時金家府邸中,三大家族齊聚,隱藏在暗處的高手也蓄勢待發。
會客廳中大擺宴席,金家,高家,劉家家主全部都在。
他們的位置安排的很有意思,他們三家都在主座位置,高人一等。
給李曉安排的座位屬于最邊緣的位置,就連桌子和凳子都低人一等。
對此李曉沒有在意,乞丐都當過,還在乎這點兒臉面。
看到李曉沒有說什么就直接坐在那里,他們本想好反駁的話又咽了下去。
金家家主道:“聽聞李將軍曾跟隨董卓征戰天下,立下赫赫戰功,現如今卻變成了賊寇,實在令人唏噓啊。”
劉家家主道:“董卓本就是暴君,所以人要學會擇良木而棲,否則就會落得和董卓一樣的下場。”
高家家主道:“既然李將軍看上了我們武陵城,那自然是我們武陵百姓的福分,可我們都知道你擅長領兵作戰,管理城池的話,恐怕不會有什么起色。我們管理武陵城多年,深得百姓愛戴,如若您貿然占領這座城池,只怕會失去民心。”
李曉拿出自己的酒杯還有美酒,自己給自己倒了一杯。
“我也沒有貿然占領,你們不是說要贈予我城池,聽你們的意思,好像并不是很愿意將武陵城讓出來。”
一名高家的青年才俊走了出來:“我們不是不愿意讓出武陵城,而是要先考驗一下你,看看你是否擁有管理武陵城的才能。”
“怎么個考驗法?”
青年才俊指著宴會中的一群人說道:“這是我們請來的百姓代表,他們將作為見證。我會出一些題考考你,如果你答不出來,就說明你沒有這樣的才能,那就只能請您離開這里了。”
“出題吧。”
雖然不知道接下來會出什么題,但李曉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請您說出管理城池的幾大要素。”
還好,這問題在奇門遁甲人文篇中看到過,李曉都已經倒背如流了。
“軍事管理,政治管理,經濟管理,社會管理。”
聞言男子笑了笑了:“前面三個說的沒錯,但是社會管理,恕我孤陋寡聞,你應該是答錯了,我并未聽過此等詞語。”
李曉搖了搖頭:“那只能說明你學識淺薄,社會管理包括統計城池人口,掌握人口數量。城池的管理還涉及對民眾的統治和資源分配,確保城池的穩定和秩序。這樣說,你能理解嗎?”
雖然他們第一次聽過社會管理這個詞語,但李曉解釋之后,也得到了百姓們的認同。
百姓代表認同的點在于他們聽到了民眾的資源分配,在之前,他們可從未想過能給百姓分到資源,都是地方在索取他們的資源。
“就算你答對了。”
“什么叫算我答對了,我不僅答對了,還多出了一個正確答案,你這樣說就顯得自己很沒有涵養了。”
“好,這題你答對了,還有一題。”
青年才俊在那邊來回踱步,他沒想到這個領兵作戰的武夫竟然還懂得城池管理之道。
那就換個類型。
“想要管理好城池,肯定要知道城池的資金流向,所以能看懂賬目很重要,所以我接下來要給你出一道算術題。”
算術題,那是只有豪門士族才能接觸到的學習。
“出題吧。”
好歹經歷過完整的九年義務教育,區區古代算術題還能難倒自己不成。
“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
就這?
這個問題是尋找一個數,它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
很顯然就是23,直接算最后一個,全部符合。
高考要是出這題,估計全是滿分。
“二十三。”
這一次李曉又答對了。
這讓現場的士族們有些急躁了,要是李曉全部答對,這可就麻煩了,畢竟有不少百姓代表看著呢。
“我們再出一題。”
“最后一題,我的耐心也是有限的。”
“好,就最后一題。我要考一考你音律方面的問題。”
“音律?管理一座城池需要懂這個嗎?”
看到李曉的表情,青年才俊知道自己押對了,這么一個百姓出身的家伙,肯定不懂得音律。
“如果一個人懂得音律,說明他是一位雅士,所謂雅俗共賞,如果只是俗,也是難以服眾。”
這都什么破邏輯,說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