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工作室和意外
- 編劇重生,從演員干起
- 八千公里加急
- 2049字
- 2025-02-26 06:00:00
“那不行!”姜聞不樂意道:“你既然投資了,就得負責經營!”
“給你自主權還不好?”蔣觀不想管那么多,只想結個善緣,把姜聞留下來,一是自己人用起來方便,二一個,零和博弈,觀影文化簽了姜聞,其他公司就少一個大導。
此消彼長,又一個差距拉開。
“我對管理沒興趣。”姜聞搖搖頭道:“只要能拍電影就成。”
“那...也行...”
蔣觀其實是有兩手準備的。
對于樂意獨立經營的工作室,他投資入股就可以。只想拍電影,像姜聞這樣的,工作室托管給公司也一樣。
“所以工作室的開門項目,你準備做《太陽照常升起》?”姜聞還惦記著這個劇本。
“不做這個。”蔣觀搖搖頭道:“這個本子留給你,等五年之后,你親自拍。”
姜聞和老謀子不一樣,他的電影,個人色彩很濃厚,換別人拍不出那個味!
為了避免糟蹋好項目,蔣觀決定再等等。
“其實你也能拍。”姜聞鼓勵蔣觀。
“還是算了。”蔣觀態度很堅決:“有些電影,屬于誰,就是誰的。”
和《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影》以及《滿城盡帶黃金甲》這種,典型老謀子風格的電影一樣,《太陽照常升起》就是典型姜聞風格的電影。
一代人來,一代人走,大地永存,太陽升起,太陽落下,太陽照常升起。
“總不能等五年...”時間卡在這兒,姜聞也覺得可惜。
“值得!”蔣觀態度鮮明。
“工作室總不能閑五年吧?”除了拍電影,姜聞也有一些其他方面的需求。比如,得掙口飯吃,還不能是要來的。
“我的意思,你當監制,或者制片人,帶新人做做項目,除了費用還有分成。”給錢方面,蔣觀很大方,就當姜聞這工作室,是新人導演進公司的培訓班了。
“讓我給你帶孩子來了?”姜聞立刻明白過來。
“算不上,總不能真讓小部分人,把所有資源都壟斷了吧!”蔣觀沒有隱瞞真實想法。
姜聞...臉色不變:“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有些人活著,就不讓別人活,這樣總是不行的。”蔣觀針鋒相對。
“你是想把他們打翻在地?”姜聞繼續打啞謎。
蔣觀瞇著眼,搖搖頭道:“路是自己選擇,愚蠢的人,會自己翻車,我們只需要保證,他們翻車時候,不要砸了大家的鍋。”
“行,干了!”姜聞豪情萬丈。
再不復之前的頹廢。
……
拍攝繼續。
第四天,經過磨合的劇組,效率明顯提升,鮑筣也更加得心應手。
“多鐸其實是個工具人。”蔣觀在跟她分析人物。
“工具人?”她還只是個大四的學生,進組一個多月,能當好導演工具人,已經很不容易,更加深刻的結構,還不太能理論聯系實際。
“沒有拿起,何談放下?”蔣觀提問道。
鮑筣眼神迷茫,還是不能理解。
果然,女人是形式邏輯的典范,辯證邏輯的障礙,蔣觀不由心中感嘆道。
“《孝莊秘史》其實是部言情偶像劇,突出愛情偉大的時候,就得有犧牲,多爾袞放棄皇位找了個喪偶帶娃女,犧牲掉的除了他自己的生命,還有他的事業,而多鐸幾次三番,提醒他奪取皇位被拒絕,就是他犧牲事業的具體體現。”
沒辦法,鮑筣理解不了,蔣觀只能掰開了,揉碎了,直接給她灌輸進去。
“哥,你都是這么創作劇本的嗎...”鮑筣目瞪口呆。
“用不著,這是因材施教。”蔣觀擺擺手。
鮑筣反應了一下,感覺好像受到了侮辱和歧視,但又無從反駁...
就在這時候,楊榕拿著手機過來:“蔣董,尹立導演電話...”
蔣觀接過。
“導演...”
“后天進組?”
“晚兩天行不行...”
“好...我明白了...”
“明天肯定到!”
本來,鮑筣還和楊榕在蔣觀身后搞怪,她倆同一屆的,在學校關系就還可以。
但是聽著蔣觀的話,兩人也迅速冷靜下來...雖說改日程這種事情不稀奇,但每次改,都是大麻煩...
兩人下意識,都開始思考,接下來各自的工作調整。
蔣觀掛完電話,心情有點暴躁。
還是操之過急了!
事情發展節奏,超出掌控之后,就會意外頻發。
然后,當事人就得疲于應付...
麻蛋...早知道,當時就不請假了...
不過現在后悔也沒用,箭在弦上,只能想辦法解決問題。
電影肯定不能放棄,就只能從電視劇這邊下手。
“還剩幾場戲?”蔣觀直接問鮑筣。
后者立刻答道:“還有十二場,兩天估計拍不完...”
“沒有兩天時間了!”蔣觀按亮手機屏幕道:“現在十點半,最遲明天中午,我就要離開,滿打滿算二十四小時多一點。”
“那怎么辦...”鮑筣經驗不足,眼下只能問一句“如之奈何”...
蔣觀揮揮手,迅速做出調整:“你先準備準備,先把得天花那場戲拍了,我去找下導演!”
肯定要跟導演打招呼。
他投資歸投資,但規矩還要講,劇組導演最大。
五分鐘后,片場另一邊。
劇組正在拍大玉兒拿出誓書,逼迫多爾袞那場戲。
大玉兒滿臉悲凄和不屈:“你寫了什么,還記得嗎?誓保吾皇,不生異心。如有違誓,短折而死。”
多爾袞則難以置信的悲痛和傷心:“玉兒,你咒我!我們這樣的情份,你咒我!”
……
“停,不錯,這條過了。”尤曉剛拿起對講喊喊道。
拍成熟演員的戲,對導演而言,是一種難得的享受,根本不需要他指導什么表演。
只需要坐在椅子上,喊聲開始結束,中間看他們表演就行。
同樣一段戲,他們能換八種不同的表演方式表現出來...
甚至有時候還能現場二次創作...
比如,《第二十條》,馬儷和張毅包廂里,吃飯吵架那段,典型的即興發揮...
甚至整部電影里,許多戲劇包袱,都充滿了濃濃的東北味,根本不是老謀子這個西北出身的導演能弄出來的...
“導演...”劇組停下之后,蔣觀順勢坐到尤曉剛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