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樓石室。
一口長寬高都足有一米的巨大箱子前,一個少年盤膝而坐,傷痕累累包裹紗布的雙手捧著一本泛黃的書籍,全神貫注研讀,書籍封面寫著五個字:帝王谷劍術。
字很漂亮,寫得很清逸,也很狂傲,有謝靈運的風骨。從字也可以看得出寫下帝王谷劍術一書的人,必定是個很有學問的人?;蛟S它就是昔年威震天下的帝王谷主人蕭王孫親筆所寫。
蕭王孫,帝王谷主人,生卒不詳,據傳乃南朝梁國蕭衍后裔。此人聰明絕世,儒雅睿智,博學多才,學究天人,醫卜星象,琴棋書畫,機關陣法,天文地理無一不通,無一不精。他又是武道方面的絕世天才,武器為一條一兩重的絲帶,乃當時天下最頂尖的高手,與傲仙宮主人藍大先生藍天錘一戰更是被譽為三百年來三大決戰之一,名傳至今。
古往今來,武林中像他這樣的奇人,沒有幾個。
帝王谷因蕭王孫而名動天下,卻也因蕭王孫的離逝而不復存在。
這人在武林歷史上留下了驚才絕艷的一筆,關于他的任何物品,哪怕和武功無關,也均江湖人狂熱收藏。武林史上還從未有那個人能有蕭王孫這么大的魅力。
“原來如此?!标惏舶l出感慨。
他看完帝王谷劍術,終于明白為什么帝王谷劍術和天下各門各派的劍術都不一樣,這門劍法中有許多地方都違背了劍法名家封為圭臬的劍道至理,但卻獨辟蹊徑,自成一派,成為最頂尖最可怕的劍術之一。
一切的原因都因蕭王孫這個人。
蕭王孫乃學究天人的文武全才,他在武道上有著他人難以企及的絕代天賦,在文道上也有他人望塵莫及的絕世異稟,在探索天地方面,也有其他人難以逾越的能為,簡直算是古今第一全才。
他早年用劍,也一直喜歡用劍,但他的武道卻不只是劍法。
蕭王孫對各種兵器均有其獨到的研究,對各種武學也均有精心鉆研,所以他在創造帝王谷劍術的時候,將諸多武道理解融入他所自創的劍法之中。
僅這一點,已令許多劍法名家望塵莫及。
古往今來大部分劍法名家求的是純——他們或會鉆研其他劍法,創造出契合自己的劍法,但對其他武道吸收十分有限。
而蕭王孫卻是雜糅。
他吸收其他兵刃、武學上的優點,創造出帝王谷劍術。正因如此,帝王谷劍術的雛形就和其他劍法的雛形不一樣。
蕭王孫又是文道方面的奇才,對天地自然的探索已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
他不認為這些東西對武學沒有用處,所以譜寫創造帝王谷劍術的時候,也將這一方面盡可能融入其中。
所以,帝王谷劍術可以看到許多文道方面的樣子,如機關學、建筑學、心理學,書法、畫藝等等。
這帝王谷劍術幾乎算是蕭王孫智慧的結晶,所以這門劍法和其他劍法大不一樣,只要施展,必能被認出。
“蕭大先生的確是武林史上的絕代奇才,不過其劍術造詣且并未真正登峰造極,這本帝王谷劍術還需要完善?!标惏舱J真評價道。
其他人若是聽到這番話,必然會取笑他,但他說的很平靜,也很公允。
因為帝王谷劍術融入了蕭王孫幾乎一生的智慧,太過雜糅。如此一來,一方面提升了修行的難度,另一方面則使得劍法不夠純粹,無法完全發揮出真正的威力。
陳安乃用劍好手,又得到薛衣人的精心調教,還曾在薛衣人的帶領下,拜訪過諸多劍法評價,如前一代天下第一劍客擁翠山莊莊主李觀魚,又如‘摘星羽士’帥一帆等等,他的眼力眼界絕對算是頂尖劍法名家水準。
蕭王孫若是在世,一定對陳安大加贊賞。
晚年的時候,蕭王孫就發現聰明絕世是自己的優點,也是缺點。他通曉的太多,分心太多,因此沒法子在某一方面達到登峰造極,令人望塵莫及的地步。
他在劍、刀、槍、戟、斧、鉤等等諸多兵器都有過深入的研究,達到常人難以企及的地步,但沒法子推到絕顛。他在文道方面,也有諸多精妙的創造與發現,也沒法子登峰造極,稱當世第一。
他在不知不覺間犯下了莊子所說的毛?。何嵘灿醒?,而知也無涯,以有崖而隨無涯,殆矣。
不過蕭王孫也的確驚才絕艷,他不甘心在武道上遜色于人,所以想盡法子將自己對武道的探索融合起來,最終創造了一門屬于自己的武學。
最開始他用劍,但晚年武道大成,他用一根一兩重的絲帶。
這根絲帶可以發揮出劍的輕靈、刀的開闊、斧的沉猛、槍的銳霸、戟的犀利、鉤的刁厲等等兵器的特點,非常契合其博學的優點,正好能發揮出武道方面的領悟,最終使得他非但成為那個時代最厲害的高手,而且也成了后世之人仰望的武道豐碑。
蕭王孫臨終前,仍在探索劍法,他平生有兩大遺憾,一,始終得不到最愛之人的芳心;二,劍道方面始終沒法子達到巔峰。
“我不是蕭大先生,我走的道路和蕭大先生不一樣?!标惏埠仙蠒荆蛋堤嵝炎约?。
他走的道路是觀百家武學,熔于一爐,自創屬于自己的劍道。是一條由簡到繁,又由繁到簡的道路。
“恨不能與蕭大先生一見!”
帝王谷劍術最后一頁有朱砂筆寫下的紅色批語,從文字可以看出,寫批語的人對不能見到蕭王孫的遺憾。
陳安疑惑:“這是誰的批語?難道是霍休?”
這口大箱子中有一百五六十本武學典籍,都是頂尖武學功法,每一本拿出去都足以讓江湖人瘋狂。
陳安定力過人,心也砰砰直跳。
接下來一段時間,他餓了就吃幾口干糧,渴了就喝水,累了就睡覺,除開正常的生理需求,幾乎所有時間都用在研讀武學上,已到了如癡如醉的境地。
霍休收藏的帝王谷武學,除開劍法以外,還有迎風回柳輕功、接收暗器的手法。
先前霍休施展過這三門功夫。
“霍休太貪了?!笨赐赀@三門武功,陳安做出評價,霍休若只修煉這些武功,再加上少林神拳,兩人交手他恐怕要落于下風。
這迎風回柳輕功配合帝王谷劍術,威力更大。
“真乃絕世人才,不知蕭大先生比起海天孤燕前輩,又如何?”
迎風回柳輕功末頁,居然也有一行朱砂批語,由字可以看出那人對蕭王孫的無限尊敬。
接收暗器手法一書末頁居然也有批語。
“蕭大先生真乃奇才也,不過這門功夫比起海天孤燕的萬流歸宗要遜色一籌,但理論卻相差無幾?!?
陳安察覺不對勁,他覺得這些批語不是霍休寫的,霍休應該沒有如此高雅的情懷。
既然不是霍休,又是誰所寫?
從字的干濕程度來看,有一些年月,難道是昔日得到這些書的人所寫。
他將疑惑壓下,繼續研讀這些秘籍。
他又接連翻閱了十一二本秘籍,有個非常震驚的發現,這十一二本秘籍中,竟然有六本留下了朱砂批語,是同一人的字跡。
換而言之,曾有人得到過這些秘籍,但這些秘籍為何在霍休手里?是那人死后霍休得到,還是說霍休和那個人有非凡的關聯?
陳安心底升起一股寒意,腦海冒出一個念頭:難道霍休背后還有人?
青衣樓總瓢把子背后還有人,這種事情想想都可怕。
好一會兒,陳安才靜下心來,繼續研讀。
又看了七八本秘籍,其中一本是萬流歸宗,這是昔年海天孤燕專門為仇恕創造的武功。
書上有許多朱砂批語,都是同一人。
書末頁批語:“海天孤燕不愧被尊為千百年來第一奇人,萬流歸宗的原理很簡單,但普天之下卻沒有幾個人能依循這原理創造出這等絕世武功,恨不能與之一見,否則定要一分高下?!?
陳安吸了口涼氣。
好狂的人!
一般來說狂妄的人都有些本事,這人顯然屬于極有本事的。
陳安又專門找了與海天孤燕有關的武學,一共找到了三本,發現每本均有批語,從這些批語中可以看出那人有很強烈與海天孤燕一爭長短的決心。
難道那人的武功已可以比肩海天孤燕?
陳安既激動又害怕,他知道江湖上很有可能還有一個遠比霍休還要更可怕的超級高手,假以時日,他或許會遇見此人,然后與他一戰。
“不知他是否用劍?”陳安眼中發出絢爛的銳芒,升起無窮的斗志。
如果那人還活著,且用劍,他一定要與他斗一斗,看看誰才是天下第一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