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邊向前走一邊打量著她,藍色的沖鋒衣,黑色牛仔褲,紅色運動鞋,雖然衣服由于很久沒有清洗顯得有點臟舊,但好在衣服還算結實沒有拉鏈壞或者開裂....
美女看我正一臉色相的上下打量她有點不高興“看什么看,滿腦子黃豆包。”
我一臉尷尬的解釋道“美女你沖鋒衣不錯,什么牌子的,我也想買個同款。”
“切,現在是什么時候了告訴你也買不到。”說完加快行走速度就走在我前面了。
我趕緊小跑幾步跟上“美女,對不起了,你叫什么名字。”
美女冷冷道“吳夢迪你呢?”
“許正陽。”
“歐,許正陽名字不錯可人就不知道了!咱們還是分開吧!”
“等一下看前面。”我一臉嚴肅的看著前面猛然大聲叫道“喂!喂!”
美女也看到了一個男人舉起匕首正準備刺下去還好身邊這個男人喊了兩聲才阻止了一場慘劇發生。
我們兩個趕緊加快步伐走到那兩人的跟前。
我一邊走一邊想“有時候人性就是這么脆弱,無非是他餓了想吃東西罷了,可他想吃的東西是活生生的人啊!”
人性,宛如那在狂風中搖曳的燭火,看似隨時可能熄滅,卻又頑強地閃爍著微光。它脆弱得不堪一擊,卻也在這脆弱之中,孕育著無盡的可能與希望。
生活中,無數的瞬間都在揭示著人性的脆弱。失業的打擊,能讓一個原本自信滿滿的人瞬間陷入自我懷疑的深淵,眼神中滿是迷茫與無助;疾病的侵襲,不僅侵蝕著身體,更消磨著人的意志,曾經的堅強在病痛面前化作了默默的淚水;而情感的破裂,無論是愛情的消逝還是友情的疏離,都似一把利刃,在心靈上劃出道道傷痕,讓心變得千瘡百孔。那些看似堅強的外表下,或許都藏著一顆極易破碎的心,一句不經意的批評、一個冷漠的眼神、一次意外的失敗,都可能成為壓垮內心防線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人活不到明天,有人在今天就已經死了,有人沒有腿,可有人還在嘲笑今天的鞋子不夠漂亮,這很可笑吧,沒錯這就是生活,這就是人性。
所以這才有了剛才的一幕。
“師兄咱們什么時候能抓到兔子啊~!”一位湘妹子在男人背后問道。
男人安慰道“別著急,快了,快了。”
小女孩滿臉不高興道“快什么啊,都等了半天了一只兔子都沒碰到,這是不是沒有兔子啊!”
男人只能敷衍道“不要急么,快了,快了。”
男的叫張柳,身高一米七左右,女的叫雅雪,跟男人是同師門的情侶關系,災難之后,就流落到了這里。本來想著到這里打點兔子來吃,可是兩天了連兔子毛都沒看到。
女孩一屁股坐在地上,“師兄,我實在是走不動了咱們歇會吧。”
男人抽出匕首抬起右手“那就在這歇一會吧,等下我們還要抓兔子呢。”
由于女孩很信任男孩加上走了半天實在是累極了,所以根本沒回頭看只是小嘴還在那里說個不停“我想我老家的熱干面還有麻球.....”
男人高舉匕首心里默念“師妹你可別怪我心狠啊,要怪就怪你今天沒看黃歷,我承認你長得確實漂亮,可漂亮頂個屁用,我餓呀。”這么想著匕首就要朝美女的后脖子刺過去,一旦刺中美女不死也廢。
正當他要刺下去的時候突然一聲喂阻止了他,可他雖然聽到了,也扭頭看到有一男一女正在走過來,可匕首也還是想刺下去但又被男人的另一聲喂給阻止了只能無奈的將匕首藏在身后,然后再找機會放回口袋。正在這時美女也看到了我們她扭過頭看向張柳“師兄你認識他們!”
張柳將匕首背在身后“不,不認識,兩個沒素質的家伙,我怎么會認識他們呢。”
“小心他們也是抓兔子的。”美女一聽這話趕緊回頭看著兩人越走越近。張柳也趁機將匕首放回口袋,同時長舒了一口氣,雖然不易察覺但還是被雅雪給感受到了但她沒有回頭只是眉頭擰在一起。
等我們走近了夢迪一把拉過美女的手說“你還跟他在一起干什么?我剛才親眼看見他拿著匕首要對你下殺手難道你不知道么!”
美女掙脫雙手“胡說,我師兄最愛我了,你別瞎說了,你們也是來抓兔子的吧!”
看著她一臉防備,夢迪解釋道“不是,我們不餓。”
可剛說完我的肚子就“咕咕”的叫了起來,美女一聽頓時就怒道“還說你們不是,你聽他一說兔子肚子都叫了。”
夢迪用眼神彎了我一刀連忙辯解道“不是的,我和他都親眼看見你對象舉起匕首要殺你呢,是不是許正陽?”
我一聽趕緊點頭。
可美女還是不信還扭頭看向了她的師兄問道“他們說的是真的么!“
張柳連忙辯解道“沒有,怎么可能呢,我可是最愛小師妹了。”
夢迪還是不甘心繼續說“你騙誰呢,我剛才親眼看見你拿著匕首要對你的小師妹下手呢,轉眼就不承認了。”
“這位美女說話要講良心啊,我剛剛只是拿出匕首擦一下準備待會殺兔子用,你是不是見我小師妹長的好看就妒忌她,想污蔑我,挑撥我倆的關系,然后再拍手呢!”
“胡說,我怎么會呢。”夢迪趕緊解釋道。
聽到這里我也忍不住笑了,心里想“身邊這個女孩子還是太嫩,居然自證,你不知道吵架一旦開始自證就輸了。”
要知道當我們陷入爭吵并開始自證時,就已經陷入了對方設定的框架。我們忙于解釋自己的行為、動機和觀點,試圖向對方證明其對我們的指責是錯誤的,然而這恰恰是一種被動的防御姿態。對方通過無端指責挑起爭端,而我們的自證行為相當于承認了對方有評判我們的權利,將自己置于被審判的位置,失去了爭吵中的主動權。
而且,在激烈的爭吵氛圍下,情緒往往占據上風,雙方很難保持理性客觀。此時的自證可能無法被對方理性接受,甚至會被對方抓住新的“把柄”,進一步攻擊,讓我們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越描越黑,最終偏離了爭吵的核心問題,耗費大量的精力卻無法達成有效的溝通或解決問題,所以在吵架中盲目自證往往難以達到理想的結果,反而使自己陷入不利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