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鬧事
- 呂布魂穿林沖:高衙內喊我活爹
- 過年吃肉
- 2073字
- 2024-12-27 23:59:16
林沖與時遷出了陽谷縣,一路星夜兼程往回趕。
行了兩日便出了東平府地界,午后在官道上見到得一個鄉野酒家。
二人一夜未合眼,腹中空空如也,便停下吃些酒食。
巧的是,正要回陽谷縣的公孫勝也在在此處。
公孫勝看出二人行色匆匆,便問林沖出了什么事。
林沖將高衙內又來騷擾自家娘子,以及高俅迫害自己岳父張教頭的事情,一并說給公孫勝。
公孫勝聽完問道:“你此去如此慌張,心中可有對策?”
林沖道:“暫時沒有良策,到京城看情勢再做計較?!?
公孫勝撫須沉吟片刻后說道:
“此事的根由還是在高衙內身上,這廝的所作所為,都是因為覬覦你家娘子。”
“他們此次囚禁張教頭,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貧道看來,他們是想引你回去,再陷害于你,只有將你害死,那高衙內便能得償所愿?!?
林沖聽完點點頭道:
“沒錯,高俅老賊為了害我,竟然還派陸謙、富安二人一直跟我到陽谷縣,還好時遷兄弟早早發現他二人,識破了他們計策,否則葬身虎口的人便是我林沖?!?
公孫勝說“高俅害你之心不死,你此去東京,兇險異常,須做好萬全之策再進京?!?
“老道說的是,可有良策教我?”林沖聞言點點對公孫勝問道。
在陽谷縣他們不好下手,可到了東京城,那便是他們高俅父子的地盤。
看來這次高俅是鐵了心的要結果自己性命。
公孫勝道:
“若要來個痛快的,你便快些回京,趁其不備闖入太尉府血濺五步除掉這兩個狗賊,而后帶著家眷遠走高飛,只是你這么做,誰也保不了你,以后只能浪跡江湖,再與朝堂無緣?!?
林沖確實這么想過,只是如此做了,自己在東京汴梁城經營的人脈關系都會付諸東流,從此斷送前程。
可如果真逼到這一步,他也不介意做出血濺五步之事。
公孫勝道:“若是不想丟了前程,那便回去休掉你家娘子,拱手讓給高衙內,再去給高俅磕頭謝罪,高俅看在你義父童貫的面子上,興許便放你和張教頭一條生路?!?
林沖聞言拍案而起道:“這是說的什么屁話,拋妻棄子這事,我林沖死也做不到?!?
公孫勝對林沖的表現很滿意,有一身本事卻不沖動,面對強勢之敵也不懦弱。
他哈哈大笑道:“適才說笑耳,此番我與你同去,助你一臂之力。”
如今的林沖,對這老道公孫勝十分信服。
經過這么久的接觸,他知道公孫勝與尋常的道士不一樣。
別的道士大多是裝神弄鬼之輩,而公孫勝是真有神通。
這些神通若非親眼所見,他是絕計不會信的。
如果上次在魯智深菜園子里,公孫勝變菜變酒可以用變戲法解釋的話。
從汴京城到陽谷縣,只要是公孫勝提醒他的事,皆一一應驗。
就連他離開陽谷縣時,留給林沖的酒葫蘆,在反殺陸謙的計劃中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林沖親眼所見、親身經歷,由不得林沖不信他。
因此,只要公孫勝在身邊,林沖便習慣問計于他。
對于高俅構陷張教頭一事,林沖是當局者迷。
經過公孫勝這一分析,林沖也意識到此去東京汴梁確實兇險異常。
高俅布下此局,實難破解。
不過,難解不是無解。
眼下不在東京,不知具體形勢。
也不知高俅老賊要用什么辦法對付自己,現在即使想破腦袋也想不出破解之策。
當下重要的便是調整好狀態,最壞的結局也不過是殺進太尉府,然后亡命天涯或落草為寇。
當然,能不這么做更好。
非要這么做,林沖也不怕。
似那般拋妻棄子,求自己平安的事,林沖萬萬也做不出來。
現在娘子在童貫府上,暫時不用擔心她的安危。
高俅囚禁岳父張教頭,不過是為了逼迫自己現身東京。
現在還未到圖窮匕見之時,老岳父暫時也是安全的。
再者說,現在自己也不是孤身一人。
有這老道在身邊出謀劃策,不見得會有多壞的結果。
念及此處,林沖也稍稍定下心來,不再像前兩日那般慌張。
話分兩頭。
且說張教頭被高俅囚禁后,魯智深便守在張教頭家門口,保護張嬋兒。
高衙內本以為沒有了張教頭,便能肆無忌憚。
哪知道剛走了張教頭,又來了這胖大和尚。
而這胖符和尚的手段,比張教頭還要了得。
高衙內帶去的十幾個幫閑,一擁而上,竟都近不得他身,反倒被他教訓一頓。
高衙內自從被林沖打了兩次后,開始變的機靈起來。
當時他見事不妙,第一個開溜。
因此也躲過魯智深的毒打。
可高衙內被這胖大和尚攪了好事,哪里能不恨他。
于是他便攛掇挨打幫閑的家屬,天天去大相國寺鬧事討要說法。
要求大相國寺嚴懲行兇的和尚,還他們公道。
數十人就這么一連鬧了好幾天。
將大相國寺攪擾的雞犬不寧,就連去上香的香客也少了大半。
智清禪師本想著賠些銀兩,息事寧人。
哪里知道這幫人得理不饒人,要求按傷情賠償。
他們獅子大開口,張嘴就要數十上百兩銀子。
有個幫閑只是挨了一耳刮子,便說是后槽牙被打掉,要求賠償五十兩銀子。
更夸張的是一個幫閑根本沒有挨打,只是跟著高衙內逃跑時,摔了一跤,腿上擦破點皮,便要求賠十兩銀子治療腿傷。
智清禪師這才看出來這幫人只是為了鬧事而鬧事。
當下自去禪房閉關,不再理會這些人。
可此事還是得有人管,智清禪師閉關,大相國寺卻不能就此閉門。
大相國寺香火鼎盛,每日善男信女布施錢財不計其數。
如今被他們這么一鬧,收入銳減。
管事的和尚心急如焚,他幾次讓人去開封府報官。
差役來了之后也只是和稀泥,并不處置來寺廟鬧事之人。
細一打聽才知道,此事幕后主使竟然是高衙內。
因此,差役自然不敢強行將這些人趕走。
就在管事和尚一籌莫展之時,前任首席,如今糞頭的手下——圓化和尚,出來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