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戴維斯心情很不爽的回到放映室。
原本和美女共進午餐,還打算吃完飯運動一下。
結果被兩個家伙叫回來看恐怖片。
不是一般倒胃口!
要是沒有他們說的驚喜,中午這頓就請他們吃炒魷魚!
“戴維斯,這是部神作,我們可以保證!”
艾登和雷納兩人也從頭看,尋找更多的細節。
早已沒了之前的漫不經心。
等科林·戴維斯看完整部電影,整個人頭皮發麻。
這一幕艾登兩人在對方身上見過。
“那個導演呢?他在哪?”
科林戴維斯之前的不快早已不翼而飛。
心中只有一個決定,這部電影一定要拿下來!
“他好像去吃飯了,還留了電話,我們說過看完了就會打電話給他。”
“那還不快打!還有,查一查他的資料。”
……
喝完咖啡,吃完午餐,看完美景。
李昊陽依然沒等到電話。
看來一千美金是喂了狗了。
“走吧,我們去環球。”
環球影城在好萊塢北邊,距離并不遠。
環球影業和二十世紀福克斯一樣,也是總部和制片廠集中在一起。
而且環球影城比世紀城有名得多。
“不等了嗎?”
柳曉莉問道。
“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還不如爭取時間去其它公司看看。”
李昊陽可沒閑工夫等一家答復了再去另一家。
正在前往環球影城的路上,手機就響了起來。
諾基亞8110滑蓋手機,1996年出品。
《黑客帝國》里里奧用的就是這一款。
等接完電話,李昊陽一打方向盤調頭。
“怎么了?”
柳曉莉問道。
“應該有好消息,福克斯發行部的主管要見我。”
“那真是太好了!”
柳曉莉也很高興。
總算走出第一步了。
還以為要吃閉門羹。
……
福克斯大樓十層。
這次見面換了會客室。
“這電影是你拍的?”
“是。”
“劇本也是你寫的?”
“是。”
“你自己開的公司?自己投資?”
“沒錯。”
“那你之前……”
“我之前是南加大導演專業的學生,不過已經被南加大開除了。”
“……”
“我對你這部電影很有興趣,我想買斷你這部電影,還有版權。”
一番了解過后,科林戴維斯說出心中想法。
他根本就沒有給李昊陽發行的意思。
這劇本太好了,電影拍得太差了。
拿到版權重新拍攝,絕對是一個好項目!
到時候讓卡梅隆來當導演、湯姆克魯斯當男主、朱莉婭羅伯茨當女主……
當然,也只能想想而已。
公司現在深陷泥潭,哪有那么多錢?
一個R級片也不可能投入這種巨星陣容。
不過版權拿過來重新制作,還是很有搞頭的。
說不定找個專業編劇對劇本進行擴充完善,還能做得更完美。
“很抱歉,版權我不打算賣。”
李昊陽是沒想到,對方一上來就想吃獨食。
“我們可以給出合理的價格。”
“多少錢我都不賣。”
李昊陽搖搖頭。
他們買了版權亂搞一通,甚至把自己名字都刪掉,那不完蛋了,還怎么收割人氣值?
又或者他們覺得時機不成熟,壓幾年再上映,自己黃花菜都涼了。
他選擇電鋸驚魂,除了以小博大,也是在和時間賽跑。
“那真是太遺憾了,如果我想買斷你的電影呢?”
科林戴維斯又說道。
“你們公司能給多少錢?”
“三百萬。”
“我的預期是三千萬。”
三千萬?你怎么不說三個億?
對面三個人像看白癡一樣看著李昊陽。
李昊陽倒是不介意買斷。
那樣的話來錢比較快,可以快速開展下一個項目。
不過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雙方的預期差距太大。
“所以你是選擇分成?分成的話,我們可以幫你發行這部電影,而且能上院線,條件方面,我們要拿40%分成,包括后續的版權收入和周邊開發,宣發費用我們公司可以先墊付,不過后面要在收益里扣除。”
科林戴維斯已經查過李昊陽的身份了。
一個草臺班子,什么都沒有,公司都是新開的。
這樣的人沒資格和他們二十世紀福克斯談條件。
不過,從開公司到現在還不到一個月,他就把一部電影拍出來,確實有些本事。
這樣的導演值得培養一下,綁定在公司底下。
卡梅隆就是他們公司發掘出來的。
不過現在那家伙快把公司搞破產了。
自己可能都要失業了。
他揚言要自殺?自己都想殺了他!
“這種條件我是不可能答應的。”
李昊陽終于見識到好萊塢七大的霸道。
好萊塢的票房分成一般有三種。
第一種是固定票房分賬,和國內差不多。
第二種是影院花錢買斷影片,然后票房全歸自己。
第三種是最主流的階梯式分賬。
第一周制片方能拿到票房收入的90%,然后每周遞減10%。
并且第一周的票房要在一個月內支付。
這樣方便制片方快速回籠資金,進行下一個項目制作。
總的來說,院線大概能拿到票房的45%,剩下的制作方和發行方拿55%。
迪士尼比較霸道,和院線簽了霸王條款,能拿到60%。
電影院除了票房,零食飲料等周邊也是一大塊收入。
迪士尼的電影很合適一家老小合家歡,零食飲料賣得很好,甚至這才是盈利的大頭。
院線也不得不捏著鼻子認了。
關于發行方面,發行方正常分成一般為15%到30%。
這其中的差別在于是否分擔發行費用。
不過店大欺客在哪里都存在,對于一些小公司,獅子大開口也就成了常態。
其實給高點發行分成李昊陽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是他們連版權收入和周邊收入也要,那豈不是給他們做嫁衣?整部電影變成他們的搖錢樹?
《電鋸驚魂》可是一顆常青樹。
還有宣發費用。
想填多少還不是他們說了算?
那些宣傳開支根本沒法查賬。
海報這些還好說。
找影評人、水軍、宣發團隊、宣發策劃、宣發場地、電視臺宣傳……
這里面的報價隨他們的心情怎么寫都行。
別說自己勢單力薄,就算華爾街來了也得被坑。
按照科林戴維斯的條件,自己拿那區區15%分成,到最后宣發費用一扣,很可能還要賠錢。
別說不可能,千萬別高估資本家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