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遺命
- 諸天武俠:從拜師峨眉山開始
- 寒光乍現(xiàn)
- 2217字
- 2024-11-06 16:46:36
這念想在孤鴻子的腦海一閃而逝。
他頓覺心口憋悶已久的那口氣有所緩和,這是看見了往后希望的心情。
可這一緩和,并未讓他感到舒坦多久,反而如同一向緊繃的神經(jīng),忽然放松。
使他本就窮途的身體一時有些吃不消,竟是兩眼一閉直接昏死了過去。
李長歌見此登時大急,連忙按照昨日所讀的診療之法為孤鴻子把脈,可他本就是個新兵蛋子,此一番情急把脈,根本摸不出個所以然。
只探知,師父孤鴻子體內(nèi)真氣紊亂無序,脈象也是時有時無,可對于解決之法李長歌卻是毫無頭緒。
見此,他只得輕搖對方身軀,連聲呼喊道:“師父,師父,你醒醒啊……”
孤鴻子卻是鼻息盡無,一動不動。
李長歌見此毫無辦法,跑出破廟四查,欲要尋人幫助。
可這破廟果然如孤鴻子之前所言,方圓數(shù)里,除了一望無際的荒野雜草,再無任何活物。
李長歌只得再回破廟,時刻守望自家?guī)煾浮?
而這一待,便一直到天色再到正午時分。
時刻觀察著孤鴻子動靜的李長歌,見到如同躺尸一般的師父,睫毛出現(xiàn)微動。
他頓時大喜,連忙上前呼喊道:“師父,師父!”
而這一喚,孤鴻子確實也醒了過來。
不過,雖是醒了過來,孤鴻子卻是再無昨日那般氣色,反而臉頰蒼白、兩眼無光如同待死之人。
他過了良久才緩過神來,當(dāng)見李長歌于自己身旁關(guān)切問候,孤鴻子咧出慘白無力的一笑對他低聲道:
“咳咳!長…長歌,為師自敗于那明教楊逍之后,早已心氣全無。后為了提升功力強行練功又造成走火入魔經(jīng)脈紊亂,眼看死期將至。
“如今臨死前還能收一傳人,此生已經(jīng)再無遺憾。只是為師如今還有一事相求,望徒兒你千萬莫要拒絕。”
李長歌見他一副彌留托孤之色,臉色頓顯悲痛。
畢竟這人可是他來這個世上見到的第一個人,自己還真切的拜了對方為師,卻沒想只是短短相見便要陰陽兩隔。
于是,他便悲聲道:“師父您講,別說是一件事,便是一百件事,徒兒也答應(yīng)您。”
孤鴻子聞言心有所慰,就露出慘白微笑對李長歌搖頭道:
“徒兒,我只有一事,那便是待我死后,你將我手中倚天劍帶走,親手送還至峨眉山你掌門師叔手中,萬不可將其遺失,否則為師便是在地下化為陰魂,也不會原諒你,也不會認(rèn)你這峨眉弟子。
李長歌聞言自是鄭重點頭答應(yīng)。
孤鴻子見此便再道:
“至于其他,如今的我已皆不在乎,你也不用想著以后替我找那明教淫賊楊逍報仇,他武功之高遠(yuǎn)非常人可敵,你日后自然知曉。
李長歌聞言再次點頭,只是這次他心中卻并不遵從孤鴻子的遺命。
在他心中,既然已經(jīng)拜了孤鴻子為師父,對方也確實傳授了自己武道一途,這便是雪中送炭的知遇之恩。
如此大恩,安能不報?
別說是一楊逍,便是讓他和將來的世界主角張無忌作對,李長歌也在所不惜。
而這一切孤鴻子自是不知,他見李長歌點頭答應(yīng),便有氣無力的繼續(xù)說道:
“待…待我死后,你就把我埋在這破廟里,這是為師與你的初次相見之地,若為師真的在天之靈,必會保佑你、保佑我峨眉、光大門楣成為正道之首。”
“咳咳,噗!”
這兩句話說完,孤鴻子再次開始大咳,并直接從口中吐出一口壓抑了許久的黑血。
“師父,你不要說了,好好休息吧。”
李長歌見此心中悲切,只能以衣袖擦拭對方臉頰上殘留的血痕。
吐血過后,彌留之際的孤鴻子如同回光返照一般,臉頰顯現(xiàn)出幾分紅潤,他緩緩伸出手臂將攙扶著自己的李長歌推開,隨即又拿起身旁的峨眉九陽秘籍,遞向他道:
“你是我見過的最有學(xué)武天賦的孩子,一夜之間能修成九陽入門,想來日后也必能在江湖中有番作為。
“只可惜,為師以后再也不能親眼看見你的成長,這本功法你好好保留住,日后到了山上若有不懂,自可請教你掌門師叔。
“只是你掌門師叔一向脾氣暴躁,日后在山上萬不可惹怒于她……”
話音過后,孤鴻子忽然雙眼一瞪,悲呼一聲:“為師去也~!”
至此,孤鴻子諸般交代之后再無遺憾,就此撒手而去……
……
李長歌見此情景,臉頰頓時流出兩道晶瑩之淚,可在對著孤鴻子連番呼喊無應(yīng)之后,李長歌也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師父已經(jīng)就此離世,在這破廟中再次就剩下了他一個人的事實。
不過從此,他也多了一個峨眉派四代男弟子的身份。
悲痛過后,李長歌開始按照孤鴻子最后的囑咐,行動起來。
他首先將那本峨眉九陽功塞入懷中珍藏起來,隨即以木棍挖坑,將孤鴻子的尸首安葬在破廟外的院落里。
當(dāng)一切行完之后,李長歌又將目光放在身旁地上,那一看就顯現(xiàn)出幾分不凡的倚天寶劍之上。
這柄寶劍足有他此刻的身高之長,其劍鞘雖是顯現(xiàn)古樸之象,但那鞘上雕刻的諸般秀美花紋,還是能讓人一眼便看出其不凡之處。
李長歌不知外界事貌,但自來知曉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
他此時身子如同兒童并沒有應(yīng)敵之力,自不敢攜玉過市,于是便以破廟中的稻草編制出一長條麻繩,將那倚天寶劍完全纏繞包裹起來,這才放心背在身上。
當(dāng)一切忙碌完畢之后,天色已經(jīng)再次進(jìn)入傍晚,但今夜圓月高懸明亮,倒也不耽擱出行。
知曉這破廟非久留之地,李長歌在對孤鴻子之墓拜了三拜之后,至此背著倚天劍向著孤鴻子昨日所指的峨眉山方向行去了。
而這一行,便是整整七天。
七天下來,李長歌身懷倚天寶劍,因擔(dān)心遇見其他江湖同道被人奪取,辜負(fù)了師父遺命。
便選擇晝伏夜行避開人群,每日僅食一些以孤鴻子遺留下來的干糧,或是一些認(rèn)識的野果。
這般小心翼翼的風(fēng)餐露宿,致使當(dāng)李長歌走至峨眉山時,其整個人早已面目全非,衣著襤褸比之路邊的乞討之人還要凄慘。
不過,當(dāng)望著遠(yuǎn)方那直插云霄如同一柄利劍一般的高山,與那月光下平羌江水中倒影的道道光波,李長歌感覺這一路上遭遇的苦,都是值得的。
他在這元朝統(tǒng)治的亂世,以八歲孩子之軀,七天下來奔行了足有一百多里,此番艱辛磨難無人可以訴說。
而今日,守得云開見月明。
終至峨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