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污言穢語,簡直不堪入目!”
老茂才只抬眼一瞧,便氣到胡須發抖:“堂堂討寇中郎將,著此文章,成何體統!”
“快說,這信上到底說了什么?”黃巾賊首們好奇心大起,紛紛發問。
老茂才卻把帛書往地上一丟,厭惡與不屑之情溢于言表,仿佛多看一眼都會玷污了自己的雙眼一般。
“老不死的,我看你活膩歪了!”
壯漢一把揪住老茂才,用刀尖將帛書挑了起來:“老子們還沒看,你敢扔了?”
“看到了什么,給我一五一十全交代了,否則活扒了你這身皮信不信?”
老茂才脖子一梗,渾然不懼道:“老夫過目不忘,何須再看!”
“既然你喜歡找罵,老夫只好成全你們!”
接著,老茂才便把書信上的內容,繪聲繪色講了一遍。
大意是,爾等皆是有爹生沒娘教的雜種畜生,活在世上簡直浪費糧食,整個人也就拉出的屎尿有點用,不如自己抹脖子還天下一個清凈。
如果有膽的話,就來梁鄒縣一戰,來之前洗干凈脖子,你們的大爹鮑忠會教你們重新做人等等。
“老匹夫,我活剮了你!”
有人聽得上頭,直接不分青紅皂白遷怒于老茂才。
“說了是污言穢語,你們還非要老夫講,真講了你們又不高興!”
“張三,你敢在大渠帥面前造次?”
管老二橫舉刀鞘,擋開了張三下劈的刀勢。
張三忙轉過頭,但見首座之人滿臉陰鷙,連忙收回了佩刀。
青州十四方大渠帥、自號黃天將軍的張饒終于站起了身,一雙如鷹隼般銳利兇狠的眼睛一掃,帳內眾人頓時安靜如雞,落針可聞。
“哈哈哈哈!”張饒狂笑幾聲,“看來,這是給本帥下的戰書!”
以智略見長,排行第四的孫姓渠帥眉頭一皺:“大帥,如此辱罵搦戰,其中必然有詐……”
張饒揮手打斷道:“鮑韜鮑忠兄弟,帳下不過數千之眾,吾等聚眾三十余萬,只要鮑氏兄弟不會撒豆成兵,即使有詐,又奈我何?”
孫姓渠帥只得將剩下的話咽了回去:“黃天將軍所言極是!”
張饒冷哼一聲:“濟南國有銅鐵之利,有鑄兵坊上百所,張三孫四,給你二人半個月,本帥要見到一千副鐵札甲,三千口鐵劍!”
孫四眼中多了幾分憂慮之色,卻又不得不拱手道:“小帥領命!”
張三卻是一副躍躍欲試狀:“大渠帥且瞧好了,用不了半個月,小帥必斬下那鮑氏兄弟的人頭,一并獻來!”
……
三日后,張三、孫四兩方黃巾渠帥,率六萬黃巾賊眾,烏泱泱來到梁鄒城下。
討寇中郎將鮑忠,率部三千出城迎戰。
官軍人少,但黃巾軍中可戰的青壯勞力也不多,滿打滿算不過萬人,其中多數還穿得是布衣,拿的是農具。
張三急于求戰,孫四勸阻不成,結果……居然大勝,斬殺官軍數百!
鮑忠引軍逃竄,于是黃巾軍復占梁鄒城。
兩日后,張三又在土鼓追上鮑忠,再度殺死殺傷數百官軍,取得大勝。雖然自身也有不小傷亡,但這一路來有不少濟南饑民加入了隊伍,兵勢不減反增,于是趁勢逼近濟南國都——東平陵。
“我還以為這鮑忠能有多難打,原來只是嘴上功夫了得,手下全是些老弱病殘!”張三道。
孫四先前的疑慮早已煙消云散,只是感慨唏噓道:“世事無常吶,想不到昔日擅使雙錘成名的北海勇將武安國,如今卻已淪落為單臂廢人,就這樣還被那鮑老三倚為大將,當真是可笑至極!”
張三臉上盡顯熾熱之色:“老孫,待咱們拿下濟南國,招聚上十幾萬部眾,到時看他張大還敢不敢再對你我呼來喝去!”
“正有此意!哈哈哈哈!”
……
黃巾軍這邊高歌猛進,隊伍日益龐大;對應的,東平陵這邊自然人心惶惶,士民爭相逃亡。
盡管鮑韜設下許多關卡,但卻收效甚微。
“諸公欲往何處去?”
東平陵城南,鮑韜親自領兵,截住了一支避難的車馬隊伍。
“揚威將軍不去迎戰黃巾賊,反來此處作甚?”
為首的豪族宗老站在車馬上,竟開口反問道。
鮑韜臉不紅心不跳:“區區數萬黃巾賊,何須本將出馬,自有愚弟代勞!”
“哼!”族老冷哼一聲,“討寇中郎將屢戰屢敗,致使賊寇長驅直入我濟南腹地,不日便至此城,真當吾等不知情否?”
鮑韜搖了搖頭:“那不過是本將的誘敵之計耳,切勿當真!想來要不了多久,便會有捷報傳來!”
“鮑將軍切勿自欺欺人!”
“這些鬼話,還是留給你麾下的濟北兵聽吧!”
避難隊伍又站出幾人,個個都曾是濟南國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其中便有先前被鮑韜罷免的濟南六卿。
幾天前,他們還在對鮑韜忍氣吞聲,此刻終于可以極盡嘲諷之能。
但見隊伍中人頭攢動,許多宗兵門客亮出了武器,鮑韜也不再客氣,冷聲道:“諸位還是原路請回,否則休怪本將以附逆之罪論處!”
“鮑將軍莫要虛張聲勢,我濟南百姓豈是嚇大的!”
“休要多言,咱們這幾千人一擁而上,量他也不敢阻攔!”
嗖~
話音剛落,箭聲便響。
卻見一身鮑韜掏弓便射,一箭便命中了喊聲最大的那人。
“官軍殺人了!”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大家一起上!”
整個避難隊伍亂糟糟成一團,但很快便有人組織起了反抗。
“弓弩手,射!”
嗖嗖嗖~
一道數百支箭織成的箭網升入半空,而后落在避難隊伍前方。
看著地上密密麻麻的箭矢,原本蠢蠢欲動的眾人又一下縮了回去。
“報!”
“捷報到!”
正在僵持不下之際,信騎終是拍馬趕到。
“討寇中郎將鮑忠,得于禁所部泰山兵援助,于東平陵以東十里迎戰黃巾賊眾;是役,勇將武安國陣斬賊酋張大頭,中郎將引軍窮追敗寇,又擒賊酋孫二和,共計斬首六千余眾,降者不下三萬!”
“此乃賊酋張大頭、孫二和首級!”
信騎一邊高喊,一邊將兩人的首級高高舉起。
“這……這不會是官軍隨便殺了兩個人,冒充那張、孫兩位渠帥吧?”
“我滴乖乖,斬首六千,還真敢吹,那鮑忠前幾日還被打得狼狽逃竄、東躲西藏,今日便能反敗為勝了?”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鮑韜將寶弓扔給親兵,一副自信從容之態:“反正戰場距此不遠,爾等派快馬一探便知!”
……
史載,黃巾賊寇侵暴濟南,國中士族豪強爭相逃亡,沿途車馬數以千計。鮑韜領兵截之,以煽動作亂之罪殺濟南豪族數百口,收繳其糧谷,充沒其財貨,赦其奴客為農戶。又分豪族田地,安置黃巾降眾,于是濟南濟北兩國戶口充實,鮑氏由此始成王霸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