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金融理論與實務(第5版)
- 孟昊 郭紅主編
- 2123字
- 2024-11-11 15:40:59
第一節 國際收支概述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發現身邊的一些商品產于其他國家,在國外也常??梢栽诋數氐纳唐窐撕炆峡吹健癕ade in China”的字樣。我們可以看到開往國外的貨輪,或者了解到國與國之間的經濟饋贈。所有這些活動便構成了國際收支的基礎——國際經濟交往。
一、國際收支的概念
國際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BOP)是一國居民在一定時期內與非居民之間全部政治、經濟、文化往來所產生的全部經濟交易貨幣價值的系統記錄。
國際收支的含義有狹義和廣義的區別,歷史因素導致了這一區別。
在17世紀初歐洲重商主義盛行時期,國際貿易活動頻繁展開。這時的國際經濟交易僅僅是指有形商品的貿易。因此,此時的國際收支僅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商品進出口的貿易收支,其主要是指一國對外貿易需要結算的差額。
國際金本位制崩潰以后,國際經濟交易的內容和范圍逐步擴大,國際收支從貿易收支擴展為外匯收支。凡在國際經濟交往(包括國際借貸)中必須通過外匯進行清算的交易都屬于國際收支的范圍。現在,我們把這種外匯收支通稱為狹義國際收支。狹義的國際收支概念不包括無外匯收支的國際經濟交易。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對外貿易迅速發展,國際間各種政治、經濟、文化往來日益密切,技術、商品和勞動力的國際交流、資本流動以及無償性質的捐款、贈款、僑匯等單方轉移和國際援助等都呈現迅速發展的態勢。與此同時,結算手段也日益多樣化,有許多交易并不涉及外匯收支。為此,國際收支的概念有所擴展,即不再強調以支付為基礎,而是明確了以交易為基礎的廣義國際收支含義。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是廣義的國際收支概念。
二、國際收支的內涵
要想對國際收支有一個深刻、清晰的認識,需要明確以下幾點重要含義。
1.國際收支是一個流量概念
統計學上的流量是指一定時期內變量發生變動的數值。國際收支是以統計表的形式呈現出的一國(地區)在一年、一個季度或一個月之內對外貨幣收支的綜合狀況記錄,顯然是一個流量概念。換言之,國際收支是一國在一定時期內發生的所有對外經濟交易的綜合,“一定時期”即為報告期,它是一個流量概念。
2.國際收支所反映的內容是經濟交易
所謂經濟交易,是指經濟價值從一個經濟實體向另一個經濟實體的轉移。從內容上看,它有五種類型,即金融資產與商品勞務之間的交換(如以外匯購買商品或勞務),商品與商品及商品與勞務之間的交換(如以貨易貨交易),金融資產之間的交換(如以貨幣購買國債),無償、單向的商品勞務轉移(如跨國捐贈)和無償、單向的金融資產轉移(如跨國金融資產轉移)。
前三種經濟交易,是一方向另一方提供一定數量的經濟價值,且得到價值相等的回報的交易行為,其實質是交換。后兩種經濟交易則是一方向另一方提供了經濟價值,而并沒有得到補償與回報,其實質是無償轉移。在這五種國際經濟交易中,不涉及外匯收支的經濟交易也包含在其中,如易貨貿易、清算協定下的記賬貿易等。
3.國際收支只記載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的交易
一國國際收支記載的內容必須是該國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發生的經濟行為。而判定居民的標準并不是交易者的國籍,而是以交易者的經濟活動中心地點為依據。
在國際收支統計中,居民是指一個國家經濟領土內具有一定經濟利益的經濟體。經濟領土一般包括一個國家的地理領土、領空、領海和鄰近水域大陸架(享有或聲稱享有捕撈和海底開采管轄權的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以及該國在世界其他地方的飛地(如使館、領事館、軍事基地、科學站、信息或移民辦事處、援助機構等)。由此可知,一國駐外使領館人員是母國的居民,而非所在國居民,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人員不屬于任何國家或地區的居民。
如果一個經濟體在某國經濟領土內從事(或計劃從事)大規模經營活動一年或一年以上,那么可以認為該經濟體在這個國家具有一定的經濟利益。一國的經濟體大致可以分為家庭以及組成家庭的個人、公司(包括國外直接投資者的分支機構)、非營利性機構和該經濟體中的政府等四類。而且這些機構單位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才能成為經濟體中的居民單位。
關于“居民”,應重點明確以下幾點:①所謂居民是指在一國(或地區)居住或營業的自然人或法人;②身在國外而不代表政府的任何自然人,依據其經濟利益中心或長期居住地確定其居民身份;③法人組織是其注冊國(或地區)的居民;④一國官方外交使節、駐外軍事人員,不論在國外時間長短都屬派出國居民;⑤國際機構,諸如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是所有國家的非居民;⑥居民由政府、個人、非營利團體和企業構成。
三、國際收支和國際借貸
國際收支和國際借貸是兩個不同但易混淆的概念。國際借貸也被稱作國際投資狀況,是指一定時點上一國居民對外資產和對外負債的匯總。它與國際收支的區別在于國際收支是流量(flow),而國際借貸是存量(stock)。同時,兩者所包括的范圍也不一樣,國際經濟交易中的贈予、僑民匯款與戰爭賠償等“無償交易”,都屬于不發生國際借貸關系的交易,因而不包括在國際借貸中,但包括在國際收支中。因此,這兩個概念是有區別的,但它們之間又是密切相關的,因為有了國際借貸,就會產生國際收支,國際借貸是國際收支的主要原因,國際收支是國際借貸的結果。
學習思考
某國在華工廠已經建立有3個年頭,其主要的經濟業務都是同中國本土企業進行。
請問:該企業與中國企業之間的經濟往來,是否屬于國際收支的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