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回老家
- 黃袍加身:收貨人怎么有點不正常
- 知了明
- 2217字
- 2024-12-12 11:12:38
黃健的老家在華南F3“瓊東西”里面的桂省。坐高鐵只要三個小時就能從羊城回到老家,黃健父母都是工人,生下黃健的時候都三十多歲了,現在也快六十了。工廠早就倒閉了,父母都是做一些小生意,收入不高,平時也省吃儉用,就是想能多幫幫孩子。
回到家里,看到家里住了二十多年的磚木結構的老房子,也沒有電梯,黃健對父母的愧疚也涌上心頭。黃健告訴父母自己在羊城開了個公司,賺了點錢,問父母是不是愿意和他去羊城定居。他父母還有很多親戚在桂省,所以還是讓黃健努力工作,等他在羊城買了房子結婚有孩子了他們再去羊城幫他帶孩子。
黃健告訴他們自己從一個道士那里學到了一門養(yǎng)生的內家功夫,自己練習了很有效果,黃健現在面色紅潤,皮膚膚質如玉,氣色很好,說這都是練習養(yǎng)生功夫帶來的效果。黃健父母看到兒子的變化,也就不擔心他遇到了騙子,開心的和黃健學習這門所謂的養(yǎng)生功夫。黃健將不老長春功一步一步的給二老講解,手把手的教他們認穴位,還用自己的內力在他們體內游走,幫他們溫養(yǎng)經脈,但是半個月下來,他們還是無法自行產生任何內功入門的氣感,不過黃健用自己內力溫養(yǎng)他們的身體還是讓他們的身體健康了很多,臉色紅潤氣色明顯好轉。黃健無奈,只好根據他們的身體開了幾個溫補的藥膳方子,并轉了5萬元給他們,讓他們按時進補,不要吝嗇錢財,畢竟他們身體好自己才能安心打拼。不是黃健不愿意給父母更多錢,而是擔心更多他們反而擔心自己的錢來路不正,而且現在手頭的錢歸根結底也很難解釋。黃健父母也放心的答應下來,畢竟現在自己兒子能夠有事業(yè),他們也能夠安心不少。
父母的身體好轉,黃健也收到了王秀秀的電話,說公司已經注冊好,而且辦公室也安排好了,問黃健什么時候過來看看。黃健只好告別父母,回到羊城。正好陳潤那邊黃金的買家也聯系好了,需要黃健過去交貨。宋朝一斤是640克,所以黃健又到手三千多萬。完成交易以后,黃健的現金就已經有八千多萬。黃健來到新公司的辦公室,就在羊城最繁華的CBD朱江新城,這種共享辦公室現在很流行,很適合創(chuàng)業(yè)的新公司,環(huán)境也不錯,除了辦公室,還有很多活動空間。王秀秀按照黃健的要求,先暫時招聘了一個財務,只是現在公司還沒有具體業(yè)務,所以其他職位都暫時沒有招聘。黃健將兩千萬資金轉入公司新開的公賬,完成注冊資金的實繳。黃健讓王秀秀自己開展業(yè)務,主要以進口為主。正好羊城秋交會準備要開始了,現在羊城的交易會已經從原先的單純出口已經演變成進出口雙向的交易會,很多國外公司和產品都參與進來,尋求在中國市場的機會。現在公司新創(chuàng)立,所以大公司很定不會和他們合作,正好去秋交會上找一些有特色的外國商品引進來,作為公司第一步業(yè)務的開始。其實黃健對公司的要求就是不虧錢甚至少虧就行,主要是作為以后從其他時空倒騰來的物資也能有一個掩護。
趙熙送給黃健的吳道子畫作是從未面世有過記載的《唐明皇夜宴霓裳羽衣舞》,畫的內容是唐玄宗在皇宮中夜宴群臣并欣賞霓裳羽衣舞的場景。畫卷長兩米左右,高約七十公分,人物眾多,表情生動,而且舞者的衣飾飄逸細致,將整個唐朝鼎盛時期的宮廷生活展現得淋漓盡致。上面不僅有吳道子的提名,還有趙熙自己的題跋,看來這幅畫也是趙熙的心頭好。估計是歷史上一直收藏在宋朝皇宮,所以沒有拓本流傳下來,在后來的靖康之恥中被遺失或者損毀。晚上回到家,黃健正在欣賞這幅畫,由于太大又很珍貴,他不敢掛出來,只能臨時放在地上鋪開慢慢欣賞。
這時候門鈴響了起來,估計是對門的兩個女孩子。果然,是王秀秀為了感謝新老板的信任,拉著劉菲提了好多新鮮水果過來。王秀秀進來就殷勤的去廚房洗水果。
“呀,黃老板,你家的瓷器又換了?”王秀秀打開消毒柜,看到里面的瓷器明顯和上次的不同。
“哦,前幾天剛拿到的,圖個新鮮。”黃健回來以后就把原來的那套唐朝青瓷收了起來,換成了自己更喜歡的汝窯。劉菲拿出一個瓷碟仔細端詳,瓷碟制作十分精美,質地如玉,底部背面竟然還有“元祐清涼寺御制”的字樣。劉菲趕緊把碟子輕輕放好,又拿出一個碗,也是同樣的質地,同樣有“元祐清涼寺御制”的字樣。劉菲從沒有聽說過有這樣完整的一套北宋宮廷御制的汝窯曾經出土或者現存于世。這么完整的一套宮廷御制汝窯,就算是古宮博物院都沒有這么豪橫啊。黃健看到劉菲看著那套汝窯瓷器發(fā)呆,就知道劉菲肯定看出了瓷器的端倪,但是他也不好解釋,而且沒有經過歲月沉淀,用碳14一檢測就真的都變成假的了。黃健只好和劉菲說這是自己找人定制的現代仿品,不要當真。劉菲這才將信將疑的放下手中的瓷碗,這種質地,現代的仿品都很難重現出來,而且制式上也完全是宋代的。洗好水果并一一切好擺盤,王秀秀和劉菲才將果盤端出來客廳,結果看到客廳地面上的畫卷,劉菲又被震驚了。這明顯是一幅唐朝中后期的吳帶當風的吳道子風格的大型畫作,雖然不是現在已知的任何一副吳道子的畫作,但是這風格明顯是吳道子的傳承,水平很高,而且里面的展現的唐朝宮廷生活十分符合現代對盛唐時期的考古所得。黃健不禁悄悄扶額,忘記收起來了,又要費口水編謊話了。
在劉菲看到了畫卷下角吳道子的提名和趙熙的題跋,忍不住跳起來抓住黃健手臂就要開口的時候,黃健先開口了:“這也是找人定制的,仿吳道子的畫風畫的。提名和題跋也都是仿的。”
劉菲用一種你當我傻子的眼神看黃健,誰做仿品竟然用沒有出現過的內容和畫作做仿品啊?這么高水平的畫,明顯就是吳道子的風格,哪個國畫大師愿意出手仿制啊,有這水平怎么不愿意署自己名啊?而且現在也沒有哪個國畫大師能夠達到這水平啊,這可是原創(chuàng),不是臨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