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崇禎忍不了了
- 大明權柄
- 官笙
- 2242字
- 2024-11-15 09:00:00
“沒事,繼續說。”趙凈道。
趙常放下心,道:“我聽說,有兩位閣老要致仕,雖然陛下挽留,但連上了七八道,估計早晚要走。”
趙凈想了想,道:“那豈不是,就剩下錢、劉兩人了?”
趙常不知道‘錢、劉’指的是誰,道:“還有就是,陛下對內閣、都察院十分不滿,因為他們查辦逆案不利,都察院左都御史遭到了訓斥。”
“左都御史……曹于汴?”
趙凈隱約記得好像是這人,道:“不奇怪。”
崇禎對閹黨極度厭惡,要嚴懲不貸,但當朝的幾位,出于種種原因,一直在阻止崇禎。
魏忠賢去年就死了,到現在,一年多了,閹黨一案,還在爭執中,崇禎不怒才怪。
趙凈越發湊近一點,道:“我還聽說,陛下有意派宮內的公公出面。”
趙凈眉頭一挑,崇禎這是對現在的內閣、都察院……或者是整個朝廷都不滿了。
“難怪……”趙凈若有所思的自語。
難怪崇禎會授意會推閣臣,怕是不止閣臣,六部的堂官,也要換一些人,雖然有些人是他剛剛招進京城不久。
等了一會兒,趙凈見趙常不說話了,道:“還有嗎?”
趙常搖了搖頭,道:“我沒敢問,只是聽他們在議論,悄悄記下了。”
趙凈笑著道:“做的不錯。不要漏破綻,少說少問多聽多記。”
趙常重重點頭,仿佛接下了什么重大任務一般。
趙凈道:“沒事了,打開門,燒壺水,你四處轉轉,熟悉一下,其實也沒什么事。”
趙常猶豫了下,道:“他們,晚上喊我去賭錢。”
趙凈一怔,道:“賭錢,哪里?司禮監?”
“是。”趙常道,神情有些忐忑。
趙實是一個極其嚴苛的人,對他嚴,對府里也嚴,是決不允許賭博出現的。
趙凈旋即就道:“去吧。多拿些錢,輸了就輸了,如果要借,也不要借太多,陪他們玩就是了。”
趙常自然懂趙凈的意思,立即道:“公子放心,我都知道!”
趙凈嗯了一聲,道:“去吧。”
趙常將椅子搬回去,打開門,又給趙凈擦了擦桌子,燒了壺茶,這才出去。
趙凈甩了甩頭,將亂七八糟的甩出去,繼續看著手里的奏本。
瞿式稆沒有再回來,陳童與那劉山也不見了,整個禮科仿佛就是趙凈與趙常。
入宮當值,散值,趙凈帶著趙常進出宮門,日子變得簡單又輕松。
在六科廊,趙凈逐漸熟悉,時常走動,在其他科房來來回回。
或許是因為趙凈之前的那道直達天聽的奏本,六科廊或多或少的有排擠趙凈的跡象,‘同氣連枝’一說,并未發生在趙凈身上。
而趙常格外忙碌,白天在六科廊,晚上幾乎都在司禮監,不是喝大酒就是賭博,甚至于還組團出宮,去宮外的賭場豪賭。
不過幾天功夫,趙凈便接到了一個不知道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的消息--瞿式稆連上了幾道奏本,深得崇禎皇帝心意。
趙凈正在抄寫奏本,趙常一邊倒茶一邊道:“吏科那邊的消息,不知道準不準,說是新的都給事中,可能姓章,具體是誰還不知道。”
傳言瞿式稆要調走了,不知道是京城升官還是外調。
趙凈倒不是很在意是誰,寫幾個字,抬頭看一眼左邊的奏本,道:“最近少賭一點,家里我快瞞不住了。”
趙常臉色僵硬,連忙將茶杯遞過去,道:“公子,我聽說,陛下準備下旨,命曹化淳曹公公督逆案。”
趙凈筆頭不停,道:“司禮監的掌印太監親自出面,看來陛下對朝廷是徹底失望,忍不了了。”
但凡崇禎還信任內閣亦或者都察院、刑部,就不會派曹化淳這種大太監親自出面督察,這簡直赤裸的在打一些人的臉。
趙常其實并不懂這些,裝作明白的附和道:“公子說的是。六科廊已經傳遍了,說工科那邊有反對聲,說什么內監不得干政。”
趙凈忍不住笑出了聲,道:“還真有不怕死的。咱們不管,該擬旨擬旨,該傳旨傳旨。”
六科,是有擬旨、復核、建議、封駁等等權力,擬旨,傳旨繞不開六科。
但一般來說,只走一個過場,圣旨,誰敢輕易封駁回去?
“誰是趙凈趙明堂?”突然間,門口傳來一道尖銳聲音。
趙凈,趙常齊齊轉頭,就看到一個年輕內監站在門檻外,抱著手,鼻孔朝天。
趙凈放下筆,不緊不慢的走過來,道:“我是。”
內監見趙凈沒有表示,翻了個白眼,道:“曹公公傳話,命你明日起,前往刑部,復查魏逆黨羽周應秋卷宗,事無巨細,據實回奏。”
‘據實回奏’!
這是崇禎的旨意。
開始了!
趙凈立即知道,崇禎等不得了,要繞過內閣、都察院、刑部,命六科插手了。
“下官領命。”趙凈抬起手道,心里卻暗自搖頭。
內閣,都察院,刑部是一條線,對于‘逆案’的態度,基本上大差不差,而六科,貌似在宮內,機構特殊。實則上,終歸是文官,宮內宮外,查來查去,在崇禎面前說話的,還是那幾個人。
所以,對于‘逆案’,不會發生什么改變。
沒有東廠,沒有錦衣衛,崇禎的意志只能不斷強加于朝廷,而朝廷就有了與崇禎討價還價的資格。
針對‘逆案’的君臣博弈,已經趨于白熱化。
內監并沒有走,而是抬頭看著門楣。
趙常陡然會意,連忙一把碎銀塞過去,低聲道:“公公一路辛苦,這些是茶錢,還請公公笑納。”
內監掂量了一下,揣入懷里,陡然換了一副面孔,笑呵呵的與趙凈道:“陛下對趙給事寄予厚望,莫要讓陛下失望。”
趙凈神色如常,道:“多謝公公。”
嘴上說著謝謝,心里暗罵晦氣。
崇禎寄予厚望的,能有好下場?
趙常連忙道:“我送公公。”
趙凈坐回去,摸了摸下巴,目光思索。
周應秋,是原本的吏部尚書,號稱‘天官’,一個七八十的老不修。
為了巴結魏忠賢的侄子魏良卿,知道魏良卿喜歡吃豬蹄,時不時親自下廚給魏良卿做,得了個‘蹄髈總憲’的‘雅號’。
為了討好魏忠賢,因為年紀太大,不能拜魏忠賢為干爹,讓他兒子拜魏忠賢為干爺爺。
周應秋的兒子,還比魏忠賢大幾歲!
只是,周應秋是魏忠賢的‘股肱’之一,執掌吏部,乃是‘隱相’,為什么要他一個小小禮科給事中去復查?
“公子,”
趙常從外面急匆匆回來,急聲道:“那公公說,一定要謹慎。是不是,有危險?”
趙凈一怔,旋即回過神,道:“老爹,之前是刑部抓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