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大明天子朱
萬松書院,這個杭州最大的書院,已經被拆成一片白地了。
朱以海帶著麾下士卒沿著萬松書院留下的青石路,向鳳凰山而去,是不是看見,一些松柏在黑夜中迎接。
天上中,鳳凰山火光沖天。
朱以海越發焦急,加快了腳步。
過了萬松書院,就來到了戰場附近。
朱以海看見了尸體。
是兩具。一個明軍戰士抱著另外一個清軍士卒,從鳳凰山上滾了下來,鳳凰山山勢平緩,一股滾到山腳下,卻也同歸于盡。
再往上。
尸體越來越多。
朱以海看見幾個剛剛喝過血水的將士已經倒在山路上。
隨即朱以海腳下打滑,差點摔倒。
卻是上山的小路,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被血水浸泡,殷紅的血液,從鳳凰山上一點點的向下滲透。
這里距離戰場,已經一步之遙了。
鳳凰山上,早已沒有什么陣營了。混戰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這個時候,誰先能整頓兵馬,恢復組織,誰就能贏。
朱以海立即吩咐左右,將附近的一個帳篷給拆了。隨即尋了幾個韃子尸體,劃開傷口放血。
朱以海用韃子十幾根發辮綁在槍頭上,蘸著血液,在帳篷上寫下一行大字:“大明天子朱。”
隨即高高舉起,讓身邊人高舉火把,讓所有人看清楚。
讓齊聲大喊:“天子在此,向此地靠攏。”
此刻的鳳凰山上,誰也掌控不了局面。
杭州援軍來得太快。
快到了讓拜音圖吃驚的地步。
大部分時候,明軍援軍都是拖拖拉拉的。這邊都死光,那邊還沒有出營寨。
拜音圖根本沒有將杭州城中的兵馬算在里面。
哪怕兩者之間,就距離三四里。
但在戰場上,這一點距離,就是天塹。
當杭州援兵真到了時候。
拜音圖只能被動招架,在沒有清除張名振殘部的情況下,根本沒有辦法組織有效的反抗。
就形成了這樣的混戰。
朱以海的血旗,在鳳凰山上豎起來的時候,明軍上下都齊聲歡呼。
皇帝親臨戰場,對大明朝來說,是多少年沒有遇見過的事情。
御駕親征,從來是最鼓舞軍心士氣的。
拜音圖也將這一切看在眼里。
他瞬間找到了解決辦法了。
“皇帝,老子還沒有殺過。”拜音圖大喝兩聲,聚集自己的親兵,百余人,向朱以海殺去。
每一個人都披三重甲。是白甲兵。
所過之處,所向披靡。
明軍將士全然不是對手。
朱以海只見百余人,風卷殘云的殺過來。
有數百明軍,反身抵抗,片刻之間,就被沖散了。
高弘圖跟在朱以海身后說道:“殿下,那是世忠營。”
“黃孝子------”
黃孝子,就是黃宗羲。
他父親被閹黨迫害而死,黃宗羲在朝堂之上,手持長錐刺殺仇人。崇禎皇帝亦惻隱之。
天下人稱黃孝子。
朱以海更知道黃宗羲的成就。
明末三大家。
這也是今日之戰,如此混戰而不崩潰的原因。
方國安,王之仁,張名振部,朱以海用錢喂飽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浙南地區幾十萬兩銀子,全部砸進去,將領少則千兩,士卒多得百兩。
而浙南義軍,中心骨干都是讀書人。
張家,孫家,錢家,黃家,于家,等等。中低層將領都是讀過書的。
前世對清軍,并非沒有打過勝仗。但都消耗在內訌中了。
而且訓練不足,戰斗力薄弱,但是韌性十足。
死戰不退。
拜音圖殺透世忠營,就直面朱以海了。
王之仁大驚失色:
“殿下,臣在此當之,請殿下速速撤退。”
朱以海說道:“孤也未必不會殺人。”
是的。朱以海前世的武藝就不錯。好劍術。前世從死人堆里爬出來,豈能不用心武藝。
后世潦倒金門,能做的事情很少,不過是以武藝自況。
但從來沒有用過。
此刻亦持堅披銳。準備接戰。
忽然從旁邊沖過來一批人馬。
正是馬漢。
馬漢作為方國安部第一猛將是很有水平的。但是僅僅與拜音圖護衛交手,就已經暗暗吃驚了。覺得對手并不比自己差多少。更何況拜音圖,所過之處,沒有一合之將。
馬漢思忖,自己不是對手。
“不過,不是對手,未必不能殺了。”
戰場上,可不是比武場。
他心中已經有了定見。
馬漢以親衛開道,直沖到了拜音圖面前,拜音圖一刀劈在馬漢身上,馬漢根本不擋,直接抱住了拜音圖的腰。
拜音圖大吃一驚:“他是要摔倒我。”
拜音圖一身重甲,很有分量,一旦摔倒,是很難起身的。
而在戰場上,人員混雜。也很難有起身的時間。
拜音圖腳下用力,死勁站定,長刀找準馬漢盔甲的縫隙,一刀捅進去。
馬漢吃疼,他很明白。一旦拜音圖拔刀,鮮血流出,他一身力氣就再也使不出來。怒吼一聲。拼盡最后一口氣,硬生生將拜音圖摔倒在地,整個人壓在拜音圖身上。
“將軍,”馬漢所部,與拜音圖所部都大吃一驚,紛紛沖過來,要將自己主將扶起來。
但是雙方這一沖,更加混亂,根本收不住腳。
無數腳踩來踩去。
拜音圖剛剛開始還大罵,聲音漸漸微弱起來。
朱以海眼睜睜看著這一幕。
心中似乎響起馬漢的話:“殿下保重,臣去去就回。”
心中好像有什么東西被點燃了。
朱以海大喝道:“出擊。”
隨即帶著本部人馬沖了過去。
拜音圖一倒地,八旗還在堅持。
綠營兵卻依舊維持不住了。清軍降軍,經過十幾日反復論戰,仰攻鳳凰山,傷亡不小,今日夜襲,跟在八旗大兵后面,倒也信心十足。但是一旦發現,主將出事,信念全消。頓時有人撒腿就跑。
黑夜之中,很難有效監督。
有一個人跑,就起了連帶反應。
鳳凰山上,局面立變。
倒是拜音圖部下,拼命要搶回拜音圖的尸體,死戰不退。
因為拜音圖不僅僅是他的主將,更是他們的主子。他們全家都在拜音圖的管理之下,拜音圖戰死,他們已經是死罪了。
如果還不能將拜音圖的尸體搶回去,那更難以向上面交代,家屬還會被牽連。
他們寧可在此死戰。
戰死在這里,家屬還能得到撫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