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田雄之死
- 挽明1645
- 楠木為冠
- 2051字
- 2024-11-12 10:18:23
第十九章田雄之死
不等方國安開口。
一直沉默的陳先生厲聲說道:“不可,萬萬不可。方將軍,這可是天降的功勞。你如果錯過了。貝勒爺那邊,也不好交代。”
陳先生是田雄的幕僚,跟隨田雄一起降清。
他知道他自己主子心病是什么?
獻弘光帝給大清朝廷,這一件事情,既是田雄的功勞。也是田雄的煩惱。
沒有這一分功勞。田雄就沒有現在的高位。
但是問題是,有人暗暗嘀咕叛主之臣,不能重用云云。
這就讓田雄有些煩惱了。
如果能讓方國安獻了這位魯監國,自然是好事一件。
也替自己主人分些流言。
陳先生不說還好。一說話,氣氛頓時有些不同。
方國安固然是一刀一槍拼殺上來的。但是親臨一線作戰,已經是好些年前的事情了。
這幾日田雄攻得狠。方國安身邊的親衛,也多次派到前線支援,死傷慘重。
軍中最重袍澤之情。
畢竟戰陣之上,死生之地。
在戰場上戰友相互扶持,那可是過命的交情。
方國安與田雄在鳳凰山大戰十幾日。方國安部的傷員都不知道多少,臨陣戰死的更多。
朱以海負責傷兵營。這些士卒也都知道的。
很多人都送過傷兵回城。
這也是朱以海軍中人望來源之一。
而這邊方國安,根本沒有將兄弟們的死傷放在心上,韃子殺了他們這多人,說投就投了。
本來,很多人還不知道,方國安與皇帝在鬧哪一出的。而今卻是知道了,畢竟金錢鼠尾太明顯,也太惡心了。
“誰敢動?”馬漢說道:“諸位兄弟,誰敢動手,就不要怪我不念袍澤之情了。”
馬漢在方國安軍中,素有威名。此刻他在這里。
本來就心有怨言的士卒,更不愿意動手了。
朱以海看著圍攏過來的將領,立即說道:“俞老倌,你是來殺孤的嗎?”
老頭俞玉目瞪口呆。
他只是想來看看發生了什么事情。卻被朱以海點名了。
一時間,心思千百轉。
俞玉忽然想起了,他前日中了箭,本來自己包扎一下就行,不過聽說傷兵營待遇很好,他就裝模作樣的回去混幾日清閑,卻不想到了傷兵營中。王妃親自給他包扎。
朱以海見他愛抽煙。
也給他親自卷了一支煙。說是一種新抽法。
用上好的白紙,將煙絲卷成卷。然后再抽。
味道太沖,俞玉不喜歡。但皇帝能與他一個老丘八如此說話。讓俞玉十分感動。
此刻,忽然熱血上頭。
說道:“臣是來護衛殿下。”
俞玉就帶了兩三個人。他本部沒有帶來。就這樣站在了朱以海身邊。
來了之后,俞玉頓時后悔了。
“老了,老了。卻昏了頭。”
大抵是朱以海對俞玉的尊重,是俞玉在亂世中從來沒有遇見過的。
俞玉的動作還僅僅是開始。
方國安在軍中,遍插方家子弟。
這就不免將軍中分成兩派。
一是方家,一是外姓。
方國安以下,方家小輩有十幾人。但是比起全軍其他人,還是少的。
這些人一個個身居高位,占了誰的位置?
平時也就罷了。
這個時候,馬漢一個軍中第一猛將。俞玉一個軍中老油條。他們都是外姓將領中混出頭的代表。
特別是俞玉,誰不知道俞玉老奸巨猾,不見兔子不撒鷹。
連俞玉都站隊了。
其他外姓將領心中難免有了傾向。
方國安心中的火,騰得一下燃燒起來,說道:“元龍,元科,速速動手。”
方元科將所有人反應都收入眼底,心中暗道:“今日不能善了了。”
“是免不了一場火并的。”
“這一場火并之后,又能帶多少人去清廷,再加上,殿下在這里-----?”
投清,已經是權衡忠孝,最后的選擇了。
而朱以海不僅僅是君。
他只有一個念頭。
當今之世,能補天裂,挽天傾的人,只有朱以海。
他無法拒絕叔父,卻無法讓自己下手殺朱以海。
不僅僅是大明皇帝,而是天下漢人的希望。
“我該怎么辦?”
方元龍卻沒有多想。父親一聲令下,他帶人沖了出去。他身后的士卒,卻不知道怎么的落后他兩步,于是他身先士卒直接沖到了馬漢前面。
馬漢一刀下去,就抹了方元龍的脖子。
方元龍滿眼不可思議。
馬漢固然是軍中第一高手,但是他方元龍多次與馬漢較量,也都是不分勝負的。今日這是怎么了?
從來不知道,馬漢陪太子讀書這差事,辦得有多憋屈。
方國安大驚失色,厲喝道:“馬漢,你敢。”
這一瞬間,方元科忽然嘆息一聲,整個人好像老了很多,說道:“叔父,小心了。”
方國安還不知道怎么回事,方元科已經長刀出鞘,一刀刺進方國安胸前。
方國安萬萬沒有想到自己侄子,會對自己下手。
方國安的眼睛中,閃過無數神情,不可思議,憤怒,殺意,最后反而是釋然,口中斷斷續續的說道:“好----,好投名狀。”
方元科咬著牙,渾身用力,不住的顫抖,說道:“叔父,對不起。”
“就一會兒,一會兒就不疼了。”
方元科出手又快又狠。說話間,方國安就沒有聲息。
方元科將方國安的尸體輕輕放在地面上,隨即跪在雨水中,說道:“罪臣方元科,拜見殿下,請殿下恕罪。”
這一幕,朱以海也嚇了一大跳。
朱以海一力想讓方元科倒戈,卻萬萬沒有想到,方元科用如此酷烈的手段。
不過,這不重要。
方元科如此做,鳳凰山上算是穩住了。
“方卿,大義滅親,何罪之有。方卿就接替方國安大都督之位,為孤執掌軍機。”朱以海說道。
而今一切求穩。
方元科在軍中有威望,他代替方國安,可以最大的降低軍中動蕩。
“罪臣犯下滔天大罪,不敢當此官職。只求殿下念微臣寸功,答應微臣三個條件。”
“講來。”
“請殿下保全叔父身后之名。說他死于韃子之手。”方元科看向了田雄的使臣陳先生。這位陳先生此刻已經渾身顫抖,一股尿騷味傳出來。
他知道,自己必死無疑。
朱以海說道:“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