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印象主義
- 回到二零零三
- 已是寒冬
- 1559字
- 2014-12-27 09:24:59
一切都還沒塵埃落定成為現實,杜毅也不好指望太多,他只能在內心里祈禱,孔明遠最好是能去成婺市做區委副書記。
飯后自然是休息時間,其他人打牌的打牌釣魚的釣魚,杜毅則是拿出了畫架顏料,準備寫生。
剛擺弄好畫架,杜毅就看到沒什么事做的呂歆,慢悠悠地向他走了過來。
一邊從紙筒中拿出畫紙夾到畫架上,杜毅一邊側頭看著走近到他身邊的呂歆,笑道:“是不是無聊了?”
“嗯?!眳戊c點頭,問道:“你還會畫畫?”
從小就喜歡畫畫,又經過多年的專業繪畫培訓,即使畢業忙于工作后鮮少在紙上作畫,杜毅的繪畫水平相對于十五歲這個年紀絕對算的上出類拔萃。但人要謙虛,總不能黃婆賣瓜自賣自夸,杜毅笑道:“會點?!?
“哦,那我看你畫畫,反正我無聊?!?
學習成績好的人,在其他興趣方面有專長的可不多,再看杜毅用的顏料是成罐成罐的,而非常見的管狀顏料,看著頗為高端,還從沒見過有同齡人會使用這種顏料作畫的呂歆,對杜毅的畫畫水平充滿了好奇。
“好,你去拿個椅子吧,我要畫好一會呢,站著累?!?
“嗯?!?
……
當無數凌亂的條狀色彩,交織成斑駁到極致的絢麗,每一筆落下,都會帶出一種充滿張力的質感,就好像粼粼水波之下的倒影,又好像雨中玻璃窗外的風景,它們明明是靜止的,卻又似乎在流淌,內心里滿懷驚嘆的呂歆,實在找不到合適的詞匯,來描述杜毅手下漸趨成型的畫稿。
她本以為杜毅會畫出一幅像蒙娜麗莎一樣的寫實畫,可實際呈現在她眼前的,是一幅光影闌珊,用色濃重,能夠明辨出其中風景,和眼前的那水那山一致,但絕非寫實的抽象畫。
在對繪畫沒多少了解的呂歆看來,這幅畫,就跟她在書中看到過的很多西方畫家名作相似,透露出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高深和恣意,水準之高,遠超她之前對杜毅繪畫水平的想象。
沒想到杜毅的繪畫水平,居然高到了大概很多學畫的成年人,也比不上的程度,呂歆對杜毅的印象,是一日千里的拔高,隱隱還有些崇拜。
不只是呂歆注意到了杜毅的畫作,有種遠超年齡的非常出色,垂釣間隙驚訝于自己女兒,竟然會安靜地在對她而言,算不上有多熟悉的杜毅身邊,一坐就是好久,近乎紋絲不動,不時湊到杜毅身邊看一看的呂復興,也被杜毅的繪畫水平給驚到了。
和呂歆一樣,他對杜毅的繪畫水平到底有多高,完全說不出個之所以然來,他只知道光是杜毅的大膽用色,就帶給他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尤其,他還是從遠到近地過來的,比呂歆看得更全面些。
從他的角度看,杜毅的畫更適合遠觀,因為遠遠的看,那些越近看就越雜亂的色彩,會用奇妙的形式組合成特定的物事。
比如那草木婆娑的山,比如那隨風晃動的水,比如那布滿了石子延伸向遠處的河灘,這些物事,都用某種弧度在扭曲著,可偏偏卻又是如此鮮明,意有所指。
而近看的話,雖然也能看出杜毅畫的是什么,但失了幾分靈動的感覺。
呂復興覺得好,其他人當然也湊熱鬧似的,到了杜毅身邊看了看。
除了杜建城外,都是些門外漢,眾人的反應,基本和呂復興一樣,覺得好,很不錯,但這種好和不錯,只是一種感官上帶了那么點先入為主觀念的主觀感受。
唯有早就見識過杜毅畫的油畫的杜建城,能夠看出杜毅繪畫手法之老到,以及對色彩敏感的把握,已經連他這個浸淫于丹青多年,平時也總會湊空畫上那么一會的老畫手,都自愧不如。
當然了,他專精國畫和杜毅的西式畫法差異很大,硬要比的話,也沒多大可比性。
能夠聽到眾人對杜毅繪畫水平的稱贊,最高興的當然非杜建城莫屬。
俗話說的好,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他是把杜毅帶到繪畫世界中的引路人,以杜毅現在的繪畫水準看,以后不排除有成為大師的可能,能夠引領自己兒子走上一條明路,挖掘出杜毅的潛在天賦,他是相當洋洋自得。
機不可失,趁著大家都認同杜毅的畫技,杜建城立即在胡秀芳面前,炫耀起自己慧眼識人的得意。
能得到大家的稱贊,杜毅當然也是喜悅的,其實他本來是打算用寫實手法的作畫的,但一想到身邊有呂歆看著,其他人絕大多數也不知道他到底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