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贏家
- 大明靈氣革命
- 大街H小巷
- 2148字
- 2024-11-21 09:52:01
“記住,你想當好人,當救世主,就要做好這個心理準備。
我們華夏上千年的愚民政策令我們的民族養成了等、靠、要的弱者習性,這不是簡簡單單幾句話,普普通通幾件事可以彌補的。
你要做驚天動地的大事,就注定孤獨,注定撞得頭破血流,注定要在你一個人、一代人的努力下成功,要不就會前功盡棄。
因為他們不會繼承、傳承你的遺志,他們不會為了美好的事物搏命。
因為他們是弱者,沒有強者的思想和魄力,他們極度怕死。
因為在他們心中,他們什么都沒有,只有一條爛命才是他們能左右的。
沒了這條爛命,他們的人生將沒有任何價值,對他們來說活著就是最大的價值。
所以他們格外惜命,格外怕死。”
喜子被朱雄英一席話震住了,不自覺說道:“那我們就不愚民。”
“不愚民?那憑什么你高高在上!我要上去,你下來,你不想下來就殺了你。
我管你是不是好人,我要高高在上,上面的人都要死。
若一兩個人這個思想還無所謂,若人人都這樣,世道將永無寧日。”
蔣瓛問道:“殿下,既然如此,你為什么還要讓那么多人動手殺人,還教他們怎么對付將來可能回來的人?”
“宋朝滅亡的時候,蒙元騎兵一共就那么點,而我們漢人有幾千萬。一個城市可能就分到幾千、幾百蒙古人,而每個城鎮最少有幾萬幾十萬漢人,反抗者卻寥寥無幾。
哪怕漢人們看到蒙人燒殺搶掠,侮辱姐妹,他們依然乖乖跪在地上。等、靠、要,希望蒙古人化身王者之師,希望宋朝的王者之師來救他們。
最終什么結局?城里面幾萬、十幾萬、幾十萬,乃至上百萬漢人無一幸免,全部成為蒙人予取予求、肆意殺戮的三等人、四等人。
他們依然什么都不做,依然麻木看著同袍被屠殺、欺凌,麻木等著自己被殺。
一直到天下反,一直到我皇爺爺出世,一直到他們看到另一個贏家,他們才改換門庭,成為我大明子民。
換過來,若我大明將來再次遇到異族入侵,你覺得百姓會反抗嗎?
不會的,要不然那么多朝代里哪來的屠城之事,若百姓人人敢反抗,誰還能屠城,誰還敢屠城。”
蔣瓛說道:“所以殿下讓江南人人都知道什么是漢奸?”
“不錯!當今天下,千年大變革出現,哪一個民族先學會反抗,就可以走得更快,走得更穩。
我華夏民族以前一直位于各民族之巔,但若繼續渾渾噩噩,將被其他民族拉下馬,將遭遇前所未有的苦難,我華夏人就必須更懂得反抗。
蒙元入關就是老天給我華夏的一個警示,若再不振奮,繼續沉醉于天朝上國的美名之中,將來會有比四等人更悲慘的命運。”
喜子說道:“可是殿下你說,老百姓學會反抗會天下大亂。”
“所以這份反抗不是無限的,要有限度,只要比其他民族強兩分、三分就夠了,否則我華夏等不來變革,首先就要內爆。
我華夏民族不比其他民族那般愚昧,天生就有反抗的基因,所以這個度就很難把控。
我不是完人,并不能永遠勝利,永遠成功,需要更多強者幫助。
希望你們當這個強者,助我成功。”
蔣瓛說道:“臣愿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喜子還沒有反應過來,繼續問道:“殿下,臣愚鈍,怕做不好,不知道該怎么做?”
“民族與國家。”朱雄英說道,“若所有大明國民都知道、認可民族與國家,認清民族利益與國家利益大于一切,就不會再發生漠視屠城的事,也不會為了個人爬上高位不惜一切。”
喜子說道:“殿下,臣明白了。”
朱雄英扶起蔣瓛說道:“蔣同知,把我的話告訴皇爺爺和父王吧。”
“殿下?”
“這是你的本職工作。”
“殿下恕罪。”
“不必道歉,我與皇爺爺和父王本就一條心。”
分田正常不能讓老百姓動手,這樣地主、士紳怪不到老百姓頭上,怨恨的是朝廷。
可朱雄英在江南分田就要老百姓動手,這樣才能把老百姓綁上朝廷戰車,綁上他改革的戰車,讓老百姓堅決支持朝廷對抗士紳。
而不是等士紳返回鄉村,老百姓拱手投降,乖乖讓出分得的土地。
京師
朱元璋看著蔣瓛送來的書信,笑道:“看來小子收心了。”
朱標也笑道:“這小子原來不是不懂。”
“你派人協助雄英做事吧,本來說好了農事歸你管的,把江南好好整頓整頓。”
“是,父皇。”
很快朱元璋就給朱雄英寫了封信,上書一個字——好。隨信一起到來的還有一批戶部官員,以及國子監讀書的貢生數人,以茹瑺為首。
這些官員是幫助朱雄英處理雜事的,倒是貢生按照朱元璋和朱標的說法,讓他們學習朱雄英的理念,好將來輔佐朱雄英。
茹瑺這些人讀了那么多年圣賢書,顯然不可能立刻轉過彎來,見朱雄英不斷懲處食人案涉案之人,有擴大打擊面的想法,茹瑺當即勸諫:“殿下,國初陛下均田,江南富戶有助暴元的,有助張士誠的,皆有罪,奪其田有理。而今江南上下皆我大明子民,奪其田無理。”
“有理,怎么沒理。”朱雄英笑道,“他們有些人與食人案有瓜葛,還有些人與方孝孺有瓜葛,都該殺。”
“請問殿下,方孝孺何罪?”
朝廷到現在都還沒有公布方孝孺的罪名,知道的人不用說,不知道的問了也沒人說。
“私相授受,謀逆,里通蒙元,漢奸,該不該殺?”
“謀逆?漢奸?”
“他們覺得我這個皇太孫干得不好,要結黨罷免我,事發后畏罪,竟然外結蒙元,夠不夠得上謀逆?夠不夠得上漢奸?”
這下茹瑺沒話說了,涉及到皇位之爭,不是謀逆也是謀逆,就算沒有勾結蒙元也是死路一條,況且之前京師確實謠傳皇太孫不忠不孝。
朱雄英說道:“父王派你們來不是來給我指手畫腳的,多學多看多做,少說。”
“是,殿下。”
幾天后,蔣瓛匯報:“殿下,那婦人有消息了,有人認得她在王府中出沒。”
“哪個王府,浙江沒有分封親王啊?”
“不是親王府,是王袆的王府。”
“又是浙東文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