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戶,我求你了,我入伍三年,寸功未立,就這么退伍回去,我會被父老鄉(xiāng)親恥笑的?!?
“起來!快起來!我們明軍是硬骨頭,怎么能說跪就跪。你忘了殿下說的話,男兒膝下有黃金,跪天跪地跪長輩。”
“可我真的不能回去啊,參軍前我就發(fā)誓要立功,不立功不回去。百戶,要不你讓我再干三年。”
“你當這里是工廠啊,想進就進,想留就留!新兵三年未立功者退役,這是軍法軍紀,你想死別害我?!?
又一次士兵退役潮到來,大明參軍有各種各樣的好處,包括但不限于更低廉的靈石兌換價,分配開荒好的耕地、建好的房子,立功后可得勛章,勛章可以給自己、子女考試加分等等。
有國民追求土地、房子,有國民追求靈石,還有的國民追求軍中安排相親解決家庭問題,自然有國民追求勛章。
對朱雄英和大明而言,最重要就是三年退役和分配土地,這樣才能吸引更多人移民遼東,才能更快開發(fā)遼東,才能有足夠的主體民族讓遼東長治久安。
不是沒人提反對意見,尤其是軍中將領(lǐng),他們認為人員輪轉(zhuǎn)太快,會影響軍隊戰(zhàn)力,十分危險。
然而每年招新兵、退役老兵的比例都是固定的,戰(zhàn)力影響并不大,尤其是明軍修煉武功、內(nèi)功后,一漢當五胡都往少說了,當五十胡都很輕松。
早些年明軍還有機會碰上過來搶劫的蒙古騎兵,后面幾年真是一個敵人都碰不到。
隨著飛機產(chǎn)量增加,北方各地天天都有飛機巡邏,蒙古各部任何動向都逃不過明軍的眼睛。
大明在遼東開荒,與女真的爭端增加,現(xiàn)在就連遼東東部都有大量偵察飛機,雖然有時候因為森林遮蔽,偵察效果不好,但也阻止了女真大規(guī)模集結(jié)。
蒙古、女真各部沒有了兵力優(yōu)勢,別說與明軍打肉搏戰(zhàn)了,都沖不破明軍手里槍炮的火力網(wǎng),況且肉搏戰(zhàn)可能更慘。
女真是漁獵,并不那么依靠牛、羊、馬還好點,蒙古各部最煩心、最害怕的就是飛機。
此時的飛機雖然沒有更強的火力,但增加了鳴叫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很簡單,就是一個防空警報裝置,會發(fā)出巨大的鳴叫聲。
這種聲音對不適應的動物來說非??膳?,尤其這個聲音是由遠及近。許多時候蒙古部落的牛、羊、馬聽懂這個聲音就會恐慌,四處亂竄,完全不聽人類指揮。
牛羊馬的數(shù)量少點還好,人還能控制,一旦多起來,光這些畜生的奔逃都可能造成人員死傷。
明軍還會調(diào)正鳴叫聲音的頻率、音調(diào)等等,確保蒙古各部的牛羊馬不會有適應的可能。
自從北元覆滅,皇帝被人截殺,蒙古各部本來就陷入內(nèi)斗之中,自然再沒有部落敢騷擾明軍,反而怕明軍出賽打擊他們。
這就讓明軍內(nèi)部一些人很難受,不是所有人都沒有野心,不是所有人只單單為了那點耕地才參軍的。
特別是各級軍官,他們既然已經(jīng)踏出第一步就想更進一步,無奈沒有功勞無法升遷,只能熬資歷,但如今大明有了官員、軍官年齡的限制,熬資歷是最不可靠也最低級的做法,大概率一事無成。
“董千戶,馬上又要退役了,底下兒郎意見很大?!?
“我有什么辦法,我也想立功,我在這千戶位上待了五年了,連個蒙古人的馬毛都沒看到過,我能怎么辦?!?
顯然這位千戶董成桂的意見也很大,遼東各千戶官的想法都一樣,千戶位升到頂了最多上校,了不起退役時恩賜大校,可要是再升一級,就能有機會升為少將,真正意義上的將軍級別。
所以每個能升為千戶的軍官都十分迫切,期盼有立功的機會,可惜不是什么國家、民族都能趕得上大明如今的發(fā)展速度的。
只要趕不上大明的發(fā)展速度,就不會有國家敢胡來,就算有幾個愣頭青,也不一定輪得到董成桂。
“千戶,我有個兄弟在錦衣衛(wèi)你知道吧?!?
董成桂眼前一亮:“怎么,有軍情?告訴我,立了功絕不忘了你們兄弟?!?
“我也想,可惜沒有軍情。那些蒙古人一個個膽小如鼠,跑來的也都是來投奔我大明的。”
“那說個屁!”
“千戶,有些時候人要靠自己?!?
“你想做什么?”
“我兄弟在山(大興安嶺)西邊三百里的地方發(fā)現(xiàn)一個部落,這個部落首領(lǐng)有野心,時常攻伐周邊各部,或許可以利用一二?!?
“哦?詳細說說。”
“山腳各部都知道我大明威名,不敢胡來,他們與我們貿(mào)易也不用胡來。只有遠離山脈的部落才有愣頭青,才有機會誘敵深入。”
“誘敵深入?你不會是想……”
“沒錯千戶,沒有敵人我們就生造個敵人。我們可以先賣給那部落一批武器裝備,引誘他一路向東攻伐,到時候我們就能以擾邊、害民的名義起兵?!?
“不行!這是里通外國,這是出賣國家民族,這是漢奸?!倍晒饠嗳痪芙^,“我絕不當漢奸!”
“千戶,出賣國家利益才叫漢奸,我們這是在為將士謀福利。到時候我們將那個部落全殺光,就不會有利益流失,也不會有后顧之憂?!?
“還是不行,太孫殿下馬上就要來遼東了。要是殿下在的時候發(fā)生擾邊之事,豈不說我們遼東軍鎮(zhèn)皆無能之輩。”
“那就加快手腳,在殿下來之前解決,如此正好向殿下獻上這份軍功?!?
“你先回去,容我想想。”
董成桂并沒有自己想,而是偷偷來到燕王臨時駐地,并向燕王匯報了這件事。
姚廣孝建議道:“大王,太子、太孫近年來立功無數(shù),聲名遠播,邊關(guān)卻平靜寧和,對大王不利。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河套之地自古以來皆屬中原,我大明自不能例外。
如今遼東上下求戰(zhàn)心切,若能往征河套,大王必得人心?!?
朱棣說道:“此事非同小可,漠南河套幅員遼闊,想要奪取需無數(shù)輜重,必須父皇認可。”
“大王可讓董千戶謀事,那時必引燃全軍戰(zhàn)心,屆時大王上奏西征,陛下會應允的?!?
“可以一試?!敝扉D(zhuǎn)頭向董成桂交代一番,目光看向西方。
隨著蒙古人趁機,負責安守邊關(guān)的藩王也沒了聲音,若沒有野心也就罷了,正好休息休息,但朱棣想法不同,他可以屈居朱標之后,但除去朱標一定要輪到他,而不是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