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均賢真厲害,跨越萬里,這不跟唐三藏一樣,不知道他取回來了什么?”白元吉拿著報紙嘖嘖稱奇。
“行了,我們的任務是追查假鈔。”吉祥一把扯過報紙丟在一旁。
“急什么,等那什么沈城千戶回來了,人手充足了再動,否則打草驚蛇,我們人手不足,事情難辦。”
“那也不能悠閑度日。”
“不是悠閑,是我比你看得清。”白元吉說道,“偽造寶鈔什么罪?”
“以前斬首,現在夷三族。”
寶鈔靈石體系沒有建立前,寶鈔并不值錢,斬首就夠了。等體系建立,寶鈔值錢了,朱元璋小農思想害怕有人鋌而走險,跟自己搶錢,于是增加了刑罰。
“這就對了。”白元吉喝了一口手中的飲料,“那偽鈔十分精美,不,要不是沒有微雕印,它就是真的。普通賊人可沒有這個技術,也不敢冒夷族的風險犯罪,只有大賊敢,大賊能收攏那么多造幣工匠。
以我們兩人兩百多手下,抓大賊?找死還差不多。”
甘蔗大規模種植,白糖產業興盛后,各大城市出了許多飲料廠。其實大明本來就有小商販賣糖水,畢竟糖是人類共同的訴求。
“那就等著?”
“也不全是等著,費文清剛剛被我們查過,太孫殿下還親自回來了,這會賊人正警覺的時候,我們要是暴露,賊人必定斬斷一切線索。”白元吉說道,“讓費文清繼續跟以往一樣,等錢行舟的事傳揚開,賊人就會放松警惕,那時候沈千戶也回來了,正好繼續追查。”
“若賊人不再與費文清聯系了呢?”
“賊人要是懂得收手,他們就不會犯罪了。”
人的欲望是無窮盡的,收入越來越多看不出來,一旦收入降低,人就會有僥幸心理,做一些更大風險的事,就會為確保收入平穩、增加,不降低。
白元吉看準了幕后黑手不可能收手,只會越陷越深,事情果然如此,費文清那里稍稍停了兩個月,馬上有人找到費文清,不但要費文清繼續用偽鈔,還要繼續給他們搜集靈石,甚至要費文清把前兩個月短缺的補上。
“二位久候,沈某來遲了。”
“不遲,剛剛好。”
有了沈城的加入,人手立馬充足,沈城來時直接從松江府調了一個陸戰隊百戶。慶子那邊也知道朱雄英過問了偽鈔一事,暗中調派一批人與吉祥聯系,各個行業都有。
有了這些人,查起來很輕松。當然這也與寶鈔的材質有關,大明寶鈔和元朝紙幣都是用桑皮紙制造的,所以桑樹、桑皮紙都受到朝廷管控,只要追查原材料,很容易找到偽鈔窩點。
吉祥問道:“戶部直接流出來的?”
沈城說道:“不是流出,是有人故意用折舊、報損的名義偷出來的。”
吉祥說道:“里應外合,戶部內有賊人。”
白元吉說道:“貪官是殺不完的。”
“那就一直殺。”沈城說完抽出腰刀揮砍幾下。
“沈千戶似乎特別恨貪官,為什么?”白元吉八卦之魂燃燒。
沈城沒有理會白元吉,經過這些天的接觸,認識到白元吉什么樣。
“你們是什么人,竟敢夜闖官員之家!”
“張庫使別叫,后面有你叫的時候。”吉祥拿出一塊桑皮紙說道,“這東西張庫使應該不陌生。”
寶鈔由寶鈔提舉司負責制造,寶鈔提舉司下設鈔紙、印鈔二局和寶鈔、行用二庫,這個張庫使就是管理寶鈔庫的主官。
“你們竟敢盜竊寶鈔庫,偽造寶鈔,當夷三族!”
“張庫使怎么知道這是從庫里流出來的,又怎么知道我們要造寶鈔?”見庫使不敢回答,吉祥笑道,“這些桑皮紙可不是庫里出來的,是從戶部邊上的廢棄倉找到的,上面還有你的簽字畫押,是你批準將其廢棄,可我看這些桑皮紙可沒什么不好。
張庫使,你說,這是為什么?”
“這紙張晦暗不通透,我廢棄有什么問題!”
“有理不在聲高,張庫使大喊大叫是想要找人救你,還是想通知你的同謀啊。”說著吉祥又拿出一張偽鈔。
“什么同謀,你不要血口噴人。”
“這么說張庫使要一個人抗下所有罪責,仗義!”白元吉說道,“那我們就不用問了,你跟我們走吧,會有人去抓你三族的。”
“不要,與我家人無關!”
“那就供出幕后主使,到時最多死你一個,或許你還不用死。”
“我……我……不能說,說了他們會殺了我的家人。”
沈城抽刀筆在張庫使脖子上:“你的意思是我們殺不了?”
吉祥按住沈城的手,說道:“張庫使,只要你說出來,我們可以保護你的家人,直到所有罪人繩之以法。”
“沒用的,他們不會死,事情過去后死的只會是我和我家人。”
吉祥三人一愣,隨后面面相覷,因為他們已經聽出張庫使的意思。
在大明,任何人犯罪都會受到處罰,丞相、勛貴、大臣、外戚、小民都不例外,唯獨一類人可以免死,那就是藩王。
以秦王、代王為首的一些藩王,天天不干人事,害死無數百姓,依然活得好好的,名義上不能出王府,實則只是不能出金陵城。
沉寂片刻,沈城說道:“只要你說出來,我可以請太孫殿下調你去安南,你和你的家人在安南改名換姓當幾年縣官,升官更快。”
為刺激大明開疆拓土,朱雄英請求朱元璋修改吏部升遷考核標準,加入非本土治理經歷為重大加分項。
也就是說,只要去安南及以后吞并的非本土地區參與基層治理工作,將來可以優先升官。
朱元璋沒多做考慮就同意了,一并同意的還有朱標提出的,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于卒伍,有基層治理經歷的官員也會優先升官。
“好,我說!”庫使張載道知道這是他最后的機會了。
實際上張載道很清楚必須說,說了至少家人、族人沒事,不說朱元璋肯定把主謀定在他身上,以此給藩王推脫,到時候不殺藩王也就說得過去了。
“是誰?”
“是代王府管事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