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大哥,你怎么看?
- 盛唐合伙人
- 余秦唐
- 2064字
- 2024-11-20 15:49:44
太子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是為了和他的父親爭奪皇位嗎?
不!
是為了繼承他父親的皇位,是為了守住這江山社稷。
世家大族都知道需要挑選一位可以挑起大梁的下一代為家主,希望他可以保住偌大的家業。
皇帝為何就想不到呢?
這其實不是他想不到,而是他想得到,但是不愿意放棄自己手中的權力。
不愿意挪動屁股下面的位置。
古往今來,沒有一位帝王是活著的時候,主動退位讓賢,把自己的皇位讓給自己的兒子來坐。
都是死了之后,才由皇帝的兒子來坐上皇位。
又或者,像是李淵這種,被自己的兒子逼宮,奪了他的位置。
有甚至是像隋煬帝,被大臣們給殺了,皇位直接被諸侯指定了好幾個孫子來坐。
李世民說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
可是他卻又只愿意看到自己看到的內容,學會自己想要學的內容。
有一個人就曾說過:我們從歷史中學到的教訓就是——我們從來沒有從歷史中得到過教訓。
這并非是和那種解決問題的關鍵就是關鍵問題這種廢話文學。
而是事實。
是真理。
秦始皇一統六國,奠定了大秦基業。
他從歷史中得到過教訓嗎?
有。
他摒棄了分封制,施行了郡縣制,為的就是防止分封之后的諸侯王再一次割據天下。
可他也就得到過這么一點教訓了。
似乎,所有的皇帝從歷史中得到的教訓也就這些。
李易打開了貞觀之治。
還是以這個為基礎,聊一聊治國理政吧。
總不能真的就一直沉默下去,什么事兒也不干,實在是浪費李世民穿過來的六個小時。
這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一大半了。
貞觀四年有一個大豐收。
這對于大唐而言,也算是苦盡甘來。
貞觀元年的一場動蕩,再加上突厥的頡利可汗南下,一路燒殺搶掠。
貞觀二年的一場蝗災,貞觀三年的一場北伐。
大唐這三年,百姓們確實是承受著非常大的壓力。
要不是李世民手底下有著那些誓死追隨他的文臣武將,要不是這天下百姓也不想回到隋朝末年那個戰火不斷的生活。
恐怕,還是會出現一些亂子。
而貞觀四年的大豐收,算是極大地緩解了大唐這三年來發生著的一些變故造成的矛盾。
豐收就意味著有了更多的糧食,有了糧食,也就意味著有了吃的。
百姓所求不過是溫飽。
“好一個百姓是水,朝廷是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李世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又是一個幡然醒悟。
激動地叫好。
這本就是他說的話。
現在是提前從另一個‘李世民’的口中聽到。
其意義多少又有一些不一樣。
不過,這時候的李世民已經知道了很多很多,不管是心境、還是他的眼界、還是他的思維,都是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李易則是解釋道:“大哥,這句話其實就是你說的,歷史上,你有言,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李世民點了點頭。
“原來,這句話乃是我所言,難怪聽了之后,會有如此大的感觸,總覺得,這句話應該由我來說。”
李易解釋道:“這個電視本就是演義,乃是按照史冊上的唐史來找真人表演出來的。”
“這上面也并非是真正的歷史,也并非是這個時代歷史上的大哥。”
“他的名字叫馬躍,乃是一位演員,專門演義這些電視,讓我們這些人閑暇的時候,看看電視,打發無聊的時間。”
李世民一邊看著電視,一邊問道:“現代的人……都很閑嗎?”
李易抿了抿嘴。
“那肯定不是,不工作,就沒有工資,沒有工資就沒有收入,沒有收入,寸步難行。”
“只是說,如今的百姓們可以從事各行各業,只要是愿意付出勞動,就會有收獲,就是這個所得會有高低,勞動的價值也有高低。”
“就比如……。”
李世民聽了,也對千年之后的世界有了一個更全面的了解。
原來,就算是這千年之后的盛世,百姓們依然還是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聽御弟的意思,甚至是還不知,還有一天工作16個小時的情況。
很快,劇情就來到了泰山封禪。
李世民也就再一次見到了大唐的眾生相。
對于這些人而言,李世民這位大唐帝王泰山封禪,對于自己的好處,還是非常多的。
然而,魏徵的一席話,給李世民潑了一盆冷水。
魏征徐徐道來:“陛下在這六個方面都沒話說。然而如今承接隋末大亂,國家人少財匱;若東巡泰山,千車萬騎隨行,所耗費的開支將不容小覷。”
“同時,陛下封禪,諸夷君長按理都得陪同;但如今西起關中、東至海濱,仍舊人口稀少、灌木叢生;這等于是引戎狄入腹地、示之以虛弱,將會產生難以預估的不利后果。”
最后他還說:若目前封禪泰山,將會“崇虛名而受實害”。
魏征的一席話,點出了唐王朝當時的窘境:軍力雖強,但國力仍未恢復。當初在隋煬帝前半期,中原的人口是890多萬戶;而在貞觀初期,僅僅不到300萬戶,幾乎是隋朝巔峰時期的1/3。
還有就是大唐境內,處處人丁稀少、滿目瘡痍;再加上這些年,時常遭受洪、旱、蝗等自然災害,國家的財力并不豐裕。
李世民這時候要去泰山封禪,一路長途跋涉,百官相隨,其中的花費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
說白了,貞觀四年的李世民還沒有泰山封禪的實力。
31集的劇情也就在‘李世民’的郁悶之中結束。
而李易也就再一次按下暫停鍵。
“大哥,你怎么看?”
李世民今晚的心情就沒怎么好起來。
先是得到了攤丁入畝的良策,卻又因為世家大族的存在而可能無法事實。
后來又聊到了太子少師的問題,從而引出了太子存在的意義,以及歷史上李隆基一天殺三子的史冊,
現在,泰山封禪一事,直接揭開了貞觀四年的傷疤,直指國家之弊政,如一盆冰涼冰涼的冷水,從他頭上淋下來。
從頭涼到腳。
李世民表示:我只能躺著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