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還是更喜歡紅薯。
口感更好一些。
而且,他發(fā)現(xiàn)自己吃完玉米和紅薯之后,似乎已經(jīng)有了六分飽。
他辰時起來,也就簡單地吃了點。
所以,這玉米和紅薯絕對是上好的糧食。
很能頂餓。
“這紅薯的口感更好一些。”
“而且,不管是玉米還是紅薯,都能頂餓,僅僅是一個玉米和一個紅薯,已經(jīng)有了飽腹之感。”
李易卻道:“大哥,你可知道現(xiàn)在為何還是把小麥和稻米作為主食嗎?”
李世民搖了搖頭。
李易解釋道:“因為玉米和紅薯雖然吃起來頂餓,但是很快就會被消化,飽得快,餓得也快。”
“所以,到現(xiàn)在,主食依然還是小麥和稻米。”
“而且,我們已經(jīng)生產(chǎn)出來了雜交水稻,產(chǎn)量很高,南方還有三季稻。”
“一年可以耕種三季,也就是有三次收獲,一畝田的稻米產(chǎn)量,比玉米、紅薯等更高一些。”
“而像是這玉米、紅薯,我們都是直接拿來喂豬,當(dāng)做是豬的飼料。”
李世民有一些不太相信地看著玉米和紅薯,如此美食,如此高產(chǎn)的農(nóng)物,竟然拿來喂豬?
豬乃賤肉也!
其味并不好吃啊。
“御弟,豬乃賤肉,其口味比較差,現(xiàn)在的人怎會吃之?”李世民不解地問道。
李易解釋道:“嗯,因為我們現(xiàn)在養(yǎng)豬,是用了一點兒技術(shù)。”
當(dāng)即,就開始給李世民科普起來。
“有好幾位依靠養(yǎng)豬發(fā)家致富,成為了一方首富。”
“豬肉的價格,也趨向于平民化,也就是普通百姓都能夠買的起,吃得起。”
“不過嘛,在大唐不太可能,因為人都沒得吃,更別提養(yǎng)豬了。”
李世民卻道:“御弟所言有理,不過,我還是想要把這個技術(shù)帶回去,昭之于天下,讓百姓們也能學(xué)會,這樣,他們養(yǎng)的豬肉會更好吃一些。”
“如此,也能讓更多的人去養(yǎng)豬,就算是到了年關(guān),一頭很小的豬,那也是肉啊。”
大唐的百姓們想要吃上一口肉,是真的很難。
就算是這豬肉乃是賤肉,就算是口感不好,做出來的味道有一點兒味道。
普通百姓們還是會去吃,還是會養(yǎng)著豬,到了年關(guān)宰殺了,吃上一頓好的。
要是把這個技術(shù)帶回去,告訴世人,可以通過那個技術(shù),讓豬肉好吃一些。
也算是一件大功。
李易點了點頭,擦了擦手,直接在茶桌上的電腦前,打了幾個字。
在事件一欄。
除了帶李世民去縣城,講解日心說,科普知識等等。
如今又多了兩項。
那就是請李世民啃玉米。
以及給李世民講解了《母豬的產(chǎn)后護(hù)理》知識。
做完這些。
李世民已經(jīng)自己給土豆剝好了皮。
蒸土豆的口感和蒸紅薯的口感又有一些不一樣。
帶著一點沙沙的、綿綿的。
“嗯,這土豆之口感也很不錯。”
第一次吃。
總之三樣食物的口感都很不錯。
李易走過來坐下,說道:“現(xiàn)在是三月,可以耕種的是玉米和紅薯。”
“我今天出去轉(zhuǎn)了一下,買回來兩大袋玉米種子。”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青菜種子。”
“大哥可以先拿回去耕種青菜種子,等到四月中旬,天氣更暖和一些,就開始種玉米種子。”
“一天帶回去一些,一個月下來,也應(yīng)該可以種上好幾畝地吧。”
“到時候,每天帶回去一些,每天種一些,玉米最遲可以在七月之前,都能耕種呢。”
李世民擦了擦嘴。
“還是要多謝御弟。”
“此番,我前來,也是帶來了一些薄禮。”
“御弟買糧食種子,必然是要花錢的,以后用錢的地方也很多。”
“我這一次帶來一袋金葉子。”
“你拿去換成錢,先用著。”
李世民說完,起身從背簍那拿出一袋金葉子。
李易一看,估計了一下,應(yīng)該有個三四斤左右。
接過來一掂量。
果然!
這他嗎可以換很多錢吧?
現(xiàn)在的黃金,可是論克賣。
而他手中有著三四斤左右!
這得多少錢?!
“多謝大哥,那我就不客氣了。”李易把一袋子金葉子放在了旁邊。
也沒跟李世民客氣。
畢竟,他想要幫助李世民,確實是需要很多錢。
不然,就是這每天的糧食種子,后期可能都買不起了。
李世民笑著道:“你要是跟大哥客氣,那就是不把我當(dāng)做你大哥了!”
兩人相視一眼。
都笑了。
隨即,李世民又說道:“御弟,我按照你所給我看到的電視上的指點,然后開始了考核百官。”
“以電視上的指點,屆時,裴寂等人可能會有所阻攔。”
“你以為,該如何是好?”
李易一聽,直接打開了電視。
播放著貞觀之治。
從24集開始。
“大哥,以這上面的劇情來看,裴寂雖然有所阻攔,但是他畢竟也不過是一臣子。”
“雖然制造了一點兒輿論,可最終還是大哥你表態(tài),讓考核得以繼續(xù),并且有了不錯的成效。”
李易一邊講解,一邊加速播放,開始逐步分析。
李世民也不時地點頭。
李易繼續(xù)道:“裴寂等人能夠制造輿論,大哥你也可以。”
“考核百官,任人唯賢,不讓貪官污吏損害了官府的名聲,更不能損害了百姓們的利益。”
“我想,百姓們必然會支持大哥你考核百官。”
“如若大哥獲得了百姓們的支持,那就是獲得了民心,而民心所向,裴寂等人更無法阻攔了。”
李世民立馬問道:“御弟,該如何獲得民心?”
李易直接就教了李世民三招。
第一招,那就是用紅漆在城墻上寫宣傳標(biāo)語。
比如一些很直接的標(biāo)語。
貪官污吏、嚴(yán)懲不怠。
又比如,考核百官、肅清朝政。
第二招,自然是讓人散播輿論,傳出朝中有一些貪官污吏,行欺壓百姓、官商勾結(jié)、官官相護(hù)等惡行。
陛下有意想要肅清朝政,故此考核百官,卻被一些官吏阻止。
這就說明,他們心中有鬼!
第三招,一懲一獎。
直接昭之于天下,凡是不合格的官吏,都將會被清退,有著重大過錯的,還要受到懲罰,而那些清白之胥吏,會被重用。
再把考核標(biāo)準(zhǔn)公布出去,讓官吏們有一個心理準(zhǔn)備。
凡是沒有逾越的,便可全力支持。
凡是逾越了的,可以允許他們主動辭職,以前之過,既往不咎。
如此一來。
便可順利推行考核百官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