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沒有圍墻的校園
- 酸野梨樹下回到父親身邊
- 芯子妍
- 1548字
- 2024-11-01 12:49:14
時光流轉到了初二!
我們告別了那用紅磚塊鋪就的、充滿陳舊氣息的教室,滿心歡喜地搬到了嶄新的教室。
到了初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每一個課程的授課老師,都換成了新的面孔。
說實話,一開始,我并不是特別適應,這種教師的更替,尤其是數學老師的授課方式,讓我無法理解。
數學老師的講解節奏很快,思維跳躍性強,那些復雜的公式和定理,在他口中如同連珠炮一般,讓我應接不暇。
課堂上,我常常一臉茫然,看著黑板上密密麻麻的數字和符號,感覺自己仿佛置身于迷霧之中,找不到出路。
課后做作業時,更是難題重重,每一道題都像是難以跨越的溝壑,讓我感到無比的沮喪和焦慮。
說實話,我還是比較喜歡在那略顯陳舊的教室里上課。
在陳舊的教室里,斑駁的墻壁、吱呀作響的桌椅,似乎都有一種特殊的魔力。
在那陳舊的教室里,我仿佛能找到一種獨特的寧靜和專注。
每當上課鈴聲響起,我便能迅速進入狀態,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
而如今裝修精美、設施完備的教室,反而會讓我感到眼花繚亂,分散我的注意力,使我的意識不自覺地神游在外。
或許是因為簡單純粹的環境,更能讓我回歸學習的本質,摒棄外界的干擾和誘惑。
后來——
機緣巧合之下,我換了一個同桌……
我在同桌的耳濡目染下,我對老師所講解的知識,竟然比之前有了更多,更深入的理解。
課余時間,我意外地開啟了一項特別的“業務”
——幫同學寫作業。
有些不愛寫作業的同學,總會想方設法地找我幫他們完成任務。
當然,我寫作業可不是免費的喲!
他們會給我一點珍貴的菜票作為報酬,以此來換取我幫忙寫作業。
在我們當時那個年代,菜票相當于錢。
同學們抄作業得到的一張張菜票,能夠讓我在食堂里多一些選擇。
“叮鈴鈴......”
放學鈴聲響過之后,我和同學總會興致勃勃地在校園里閑逛。
學校里有一個簡陋的后山,后山上有許多鍛煉器材。
每當夕陽西下,金色的余暉灑在后山,同學們便會三五成群地來到這里。
有的同學在單杠上展示著自己矯健的身姿,輕松地上下翻轉;有的同學坐在秋千上,悠然地蕩來蕩去,笑聲在空中回蕩。
學校里有一個對我來說,難得一見的依山傍水的好位置。
這里有一個規模頗大的水池。
水池旁不遠處矗立著一個山頭,山頭和學校緊緊相依。
學校四周并沒有圍墻環繞,站在水池邊能夠清晰地看到山上那郁郁蔥蔥、繁茂生長的樹木。
學校四周都沒有圍墻!
這種極度自由的放養式模式的學校,是我在小學里從來沒有看到過的。
回想起我的小學,校園總是被高高的墻嚴嚴實實地圍起來。
堅固的圍墻仿佛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將校園與外界清晰地劃分開來。
而如今這個初中學校,沒有圍墻的束縛。
我替那些一直被圍墻保護習慣了的同學,感到深深的擔憂!
怕他們一旦脫離了那熟悉的束縛,就會被外面充滿誘惑的世界所纏繞,從而無法再安心地投入到學習之中。
就好像學校里面,無形之中,給同學們設下了,種種潛在的陷阱。
全靠同學們自身強大的意志力,才能戰勝這些潛在的陷阱,進而心無旁騖地好好學習。
然而,這對于很多同學來說,無疑需要很強的自控能力。
畢竟,年少的我們心智尚未完全成熟,面對新奇和誘惑,難免會有心動和動搖的時候。
所以,學校里有很多同學經常從后山逃學。
水池里面干涸得不見一滴水,只有叢生的雜草肆意生長,明顯被荒廢了。
水池和學校里的水溝,簡直就是鮮明的對比,水溝里面一年四季都流淌著清澈的水。
水池的旁邊是老師們的辦公區域。
辦公區的一旁,有一個老師宿舍,看起來特別破舊。
門窗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損壞,甚至還有老師住在那破舊的宿舍里。
這讓我感到特別詫異!
——
日子一天天過去!
我的成績開始逐步提升。
我自己都對我的變化感到驚訝,只有我自己知道,這一切都是為了父親。
在初二這一學期里,我懷著激動與憧憬的心情,鄭重地申請參加了少先隊員,并經過一系列的考核,最終榮幸地成為了一名正式的團員。
那胸前飄揚的團徽,時刻提醒著我要以身作則,努力奮進。
轉眼,初二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