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考驗
- 封神:北海大圣袁福通
- 仿生薯條
- 2257字
- 2024-12-16 18:11:11
那童子落地引路,殷郊身上的氣運(yùn)使得他難以駕云帶其覲見人皇。
路途不遠(yuǎn),殷郊倒也虔誠,低著頭盯著腳尖默默跟上。
若是普通孩童,不可避免的便要被火云福地美輪美奐的仙境吸引。
但聞仲不僅是子受的老師,也是他的老師,學(xué)的是帝王之道,自然心性不同于其他九歲孩童。
走到有些腳軟后,殷郊抵達(dá)火云洞外。
高聳的洞門刻畫人族先賢們的諸般功績,伏羲定八卦、神農(nóng)嘗百草、軒轅定禮法……
即便不是人族的女媧,也有補(bǔ)天之景被刻畫得活靈活現(xiàn)。
滄海桑田的感覺撲面而來,殷郊有些站不穩(wěn)。
他知道,自己將見到僅存在于傳說中的人物,那些過去歲月里,得天地認(rèn)可的皇者。
“轟隆……”
大門緩緩敞開,發(fā)出雄渾如雷的悶響。
仙光乍現(xiàn),紫氣升騰,火云洞內(nèi),是一座五行生生流轉(zhuǎn)的小世界。
童子側(cè)身示意:
“太子請進(jìn)。”
殷郊定了定神,略有局促地走入火云洞內(nèi)。
踏入洞中那一剎那,一步似有千萬里,周圍的場景迅速模糊。
下一刻,視線清晰。
他來到一座金碧輝煌的大殿之內(nèi)。
周遭云霧朦朧,神柱聳立,萬人的功德歌頌聲縹緲,漸行漸遠(yuǎn)。
下意識抬眼,卻見丹墀之上,端坐著三位圣人。
當(dāng)中一位,頂生二角,乃天皇伏羲。
左邊一位,披葉蓋肩,腰圍虎豹之皮,乃地皇神農(nóng)。
右邊一位,帝服威武,乃人皇軒轅。
殷郊不敢像在朝歌那般,以太子身份越階行禮,站在原地倒身大拜:
“殷商太子殷郊,恭問三位圣人恭安。”
伏羲看著他,微微頷首:
“年紀(jì)雖小,但見我等三人卻也不畏手畏腳,心性頗佳。”
神農(nóng)也是許久未見人族后輩,贊同道:
“天命玄鳥,氣運(yùn)濃厚。”
軒轅似乎只是一道靈體,玄門道蘊(yùn)在身軀波動,時而潰散,時而凝聚。
他面無表情,緩緩道:
“在可強(qiáng)行操控的天命之下,即便是玄鳥,也不過是三界牢籠中的寵物罷了。”
此話一出,另外兩位皇者沉默了。
這是冒著巨大的風(fēng)險,在刻意提醒,一場劫數(shù)將摧毀大商。
可下方的殷郊再怎么樣也不過九歲,如何聽得出其中深意?
良久,伏羲心底微嘆,打破寧靜道:
“殷郊,你來覲見人皇,有何事便講吧。”
說罷,他與神農(nóng)消失在圣座之上。
殷郊不知他們走了,依然跪著,只是微微抬頭盯著地面,將聞仲讓自己背下的話說出來:
“九黎舊部大舉入侵,所用邪術(shù)皆無視煞氣阻礙。人間未經(jīng)此等戰(zhàn)事已久,千百年來盡是凡人與凡人的廝殺,未有充足武備應(yīng)對。晚輩代父而來,恭請三圣老爺出手,以解人間之危。”
軒轅垂眼,輕聲道:
“后生,九黎也屬人族,正如當(dāng)年涿鹿之戰(zhàn)般,此時彼時,皆是人族內(nèi)斗。當(dāng)年吾之部族不僅吸收了九黎的人口,也吸收了九黎的巫術(shù),今時九黎殘部將巫術(shù)化為邪術(shù)襲來,爾等巫術(shù)全然忘卻了嗎?”
殷郊頓時緊張不已,這個問題太師沒教過怎么回答。
他思索片刻,壯著膽子道:
“回稟圣人,人間巫術(shù)不存,但太師聞仲十年前便開始準(zhǔn)備應(yīng)對九黎,符紙丹藥皆有儲存,只是沒想到九黎來襲竟如此之快。”
軒轅沒有繼續(xù)言語。
九黎?一群手下敗將罷了。
走上邪路,甚至不需要殷商動武,百年內(nèi)自然會因天地的厭棄而消亡。
敢以舉族之力入侵,說明背后有人告訴了他們什么,并作為他們的依仗支持他們進(jìn)攻。
這一舉動,無異于是對軒轅的挑釁。
九黎卷土重來,若打贏了,他曾定下的禮法,與長久被歌頌的人族先賢,都將歸于虛無,被抹黑成賊子。
三界之內(nèi),有哪些勢力敢這么不給火云洞面子呢?
屈指可數(shù),軒轅甚至能篤定是某個大教。
他看向殷郊的眼神很失望,非是對個人,而是對人間。
當(dāng)年他給人族留下了不少手段,為的就是讓人族能夠靠自己,不借助方外之力,不做任何人的棋子,成為天地間真正的主角。
可沒想到,全忘了。
甚至連他下了死命令,九黎工藝必須傳承一事,也早已被歷史的洪流淹沒。
九黎走上邪路沒錯,至少是在走。
可他的部族,卻一直在遺忘,倒退。
凡人軍隊與凡人軍隊的廝殺,天皇、地皇、人皇時代都從未有過。
金仙便不怕煞氣壓制法性,天地開辟至今,寰宇星河不知誕生了多少金仙,以軍隊煞氣去壓制一切超凡之物這條路早已走不通。
大殿內(nèi)寂靜,便是若有若無的歌頌聲也消失。
殷郊感受到上方傳來的審視,與目光中的壓迫,身軀微微發(fā)抖。
忽然,軒轅說道:
“南方蜀國內(nèi),有一秘境,位于岷江中游,其內(nèi)有爾等先民居住。你且告知聞仲,那秘境內(nèi)有一株扶桑銅樹,凝聚巨大的人族氣運(yùn),若能取出,可定人間局勢。”
頓了頓,他提醒道:
“那神樹有靈,其靈智乃無數(shù)年來所有人族的意志投影所凝聚,只有凡人能去取,若有修行者接近,必遭大難。”
殷郊聽完記下,知曉自己的任務(wù)已完成,叩頭道:
“多謝圣人老爺!”
“呼——”
一陣清風(fēng)吹過。
殷郊抬起頭,自己已至火云洞外。
今日種種令他難以消化,只想趕緊去找太師。
可左右環(huán)顧,那童子不知去了哪里。
再看,火云洞大門已經(jīng)關(guān)閉。
見狀他只好自己返回。
離開洞府,他一邊回憶,一邊走入奇花異草間。
可火云福地實在太大,來時只顧悶頭走,沒多久殷郊便迷失在福地之中。
兩個時辰后。
殷郊走得口干舌燥,面色焦急。
福地自有日月星辰流轉(zhuǎn),天色漸漸黑了下來。
這讓他更加緊張。
叢林中,周圍時不時有窸窸窣窣的聲音響起。
偶爾還能看到不遠(yuǎn)處的樹上,掛著條能吞成人的白蟒,猩紅的目光盯著殷郊,吐著信子。
終于,緊繃到極點的他,那條線終于斷了。
他瘋跑起來,在林中哭喊:
“太師!太師!”
“太師你在哪里!”
“太師我迷路了!”
話音剛落。
原本的夜色蕩然無存。
艷陽高照,他沖出林間。
只見聞仲牽著墨麒麟,就站在來時的位置等待著他。
見到殷郊,他還有些驚訝:
“半個時辰都沒有便出來了?”
殷郊張嘴,可關(guān)于迷路的記憶迅速被抹去,而后愣了一下,點頭道:
“太師,圣人說蜀國有一處秘境,里面有……”
他將扶桑銅樹的事娓娓道來,與聞仲一同離開。
火云福地內(nèi),一聲若有若無的嘆息響起,緩緩消逝于風(fēng)中。
一場無關(guān)緊要的考驗,依然給人皇帶來了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