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金土地合作社的組織與管理

一、合作社概況

在2017年我們調研時,塘約已經基本實現全民股份制,921戶農戶的全部或部分土地入了合作社,他們成為股民。合作社通過股東大會確定500元占一股,水田折價為700元一畝,旱地500元一畝,坡地300元一畝。

至2017年7月,塘約金土地合作社一共5800多股,全村占股份最多的一家有10股,最少的有2股。合作社全部是土地折價入股,不允許資金入股。股份可以繼承,但不能夠轉讓。2016年,有村外的人想投5萬元錢入社,合作社沒有接受,以防資金進來稀釋合作社的股份,把盈利分走。2017年,還有村外的人想購買塘約村的土地,合作社要抱團發展,也沒有接受。合作社現在一共有7個蔬菜種植基地和一個正在建設中的蔬菜大棚,面積加起來有1720畝。除了蔬菜基地,還有1600畝果樹基地,種李子、石榴、核桃等。

塘約村黨支部領導著金土地合作社的發展與治理。邱大海、張昌友、楊定忠和楊天勝四個村黨支部委員會委員分別兼任合作社的副理事長、理事和監事等。合作社主要從事蔬菜、花卉、水果和綠化樹木的種植銷售,也開展雞、鴨、魚、鵝等養殖銷售,為成員提供必要的農業生產資料等。在項目實施中,村“兩委”領導合作社理事會開展項目選址、入戶動員、協定協議、簽訂協議、協議具體實施等,監事會負責全程監督。

塘約村近年加強了基層組織建設,提高村“兩委”成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村“兩委”成員通常在每周五的下午5點鐘開例會,遲到會被罰款。在例會上,相關人員要匯報財務和賬目收支情況,當前各自工作完成情況,等等。另外,成員們還要一起討論和分配下周工作任務。之后,各成員就去田間地頭或工地腳踏實地地開展工作。成員如果連續3周都沒有完成正常的工作任務,就不能繼續擔任村干部了。

合作社還設意見箱和公示欄各一個,每周收集一次意見及建議,由村“兩委”監督執行,對發現違規的成員,給出處理意見;內部財務結算每月一次,項目進度及賬目收支情況每月公示,財務報表每季度公示一次,且上交合作社主要負責人及村委會分管領導。

二、合作社結構

塘約村金土地合作社下設有三個專業隊,分別是農業隊、運輸隊、建筑隊,還有婦女創業聯合會、紅白理事會等。不過,目前只有農業隊是獨立核算的經濟組織,村集體從中提取30%的經營利潤。村里的運輸和建筑業務會優先讓運輸隊和建筑隊承接,村集體還會給他們無償介紹村外的業務。婦女創業聯合會、紅白理事會等是公益性的組織管理平臺,村集體會給它們一些經費。塘約村只有一個會計和一個出納,實行賬目、資產和資金等的統一管理。

農業隊主要承擔種植蔬菜的任務。農業生產中的種植品種由村“兩委”召開會議討論決定,成員們會根據市場情況和本地土質等生產條件考慮種植哪些品種的蔬菜。他們還會根據以往經驗等考慮如何賣個好價格,如何規避市場風險,并規定每種農產品的畝產量、成本費用和保底收購價格等指標,下達任務時通常結合實際情況取中間數。目前,農業隊的日常管理主要由羅光輝、唐從富和張老五負責,他們負責對各個農業基地進行檢查考評。其中,羅光輝負責統籌管理,目前主要在抓山東壽光基地的建設。唐從富負責生產技術,他幾乎每天都要下地檢查各種農作物的生長和病蟲害情況。張老五負責銷售,掌握市場信息,對接20~30個經常聯系的客戶,開具收購、銷售票據。

塘約村金土地合作社的銷售團隊現在已經有十來個人,之前,合作社專門派人去貴陽蔬菜批發市場了解蔬菜買賣情況,學習如何銷售蔬菜。合作社在當地的種植規模是最大的,貨源有保證,旺季基本每天都有蔬菜銷售,可以降低收購方的運輸成本。現在合作社的蔬菜供不應求,基本不愁銷路,很多菜早就被搶購了,收購方經常買不到菜。合作社既可以把蔬菜賣到超市,也可以賣給學校等機關、單位。目前,收購合作社蔬菜較多的是貴州供銷社辦的貴農網和一個私人菜販,學生營養餐供應商的需求量不大。收購方一般對接批發市場和超市,不會直接賣給消費者。蔬菜流通的差價大,例如一種蔬菜的收購價是每斤7角,賣到批發市場每斤就是1.1~1.2元,消費者購買每斤就需要支付2.5元了。不過,目前合作社的一些蔬菜生產供應不穩定,只能供應當地市場,不能銷到安順、貴陽等地,也沒有條件直接對接批發市場或超市。合作社種植羊肚菌已經兩三年了,一直通過電商平臺賣給消費者。羊肚菌畝產200斤左右,新鮮的每斤賣100元,干的每斤賣1000元。合作社會烘干了再賣,提高其附加值。2017年,合作社平均每月銷售額10多萬元,一年中有兩個月沒有蔬菜銷售。合作社正打算通過輪作,調整種植結構等,使各種蔬菜有計劃地上市,解決蔬菜銷售存在空檔期的問題,保證每周都有新鮮蔬菜銷售。

目前,合作社下設七個農業基地。每個基地是按地片劃分的,每個村民小組都有一個農業基地,村民都有在所屬片區干農活的機會。每個基地面積為150~200畝,最大的蓮藕基地將近200畝。此外,還有香菇和羊肚菌的種植基地,后者有七八十畝。合作社對各基地實行統一用種、用肥、用藥等,并統一銷售和發放工資,但不統一管理。農業基地的日常管理承包給本村的村民,承包管理者與合作社簽訂協議,每人可以管理50~80畝基地,他們實行包產制,須保量完成任務。除村支書、村委會主任和年齡大的幾個村干部之外,7個村干部各負責一個基地的監督管理工作,監管基地的除草工作、病蟲害防治狀況、蔬菜銷售情況等。

農業生產基本實行的是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各個基地承包管理者一般自己承擔運送農資、壟廂等重體力活,種植、采摘等則請當地村民干,通常是按天計算報酬,如果需要加班,就得額外支付加班費。承包管理者每次記好干農活的村民數量、姓名以及所干農活的種類、時長等,上報給合作社,合作社每月會按相應標準發放工作報酬。在地里干活也不能遲到早退。男性一般操作農機、除草等,婦女一般負責種植、采摘蔬菜等。

農業隊的管理人員和基地承包管理者會經常碰面,統一思想。他們每周四晚上7點召開例會,討論和記錄農業生產中的問題,如有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可以在次日召開的村“兩委”會議討論。承包管理者必須嚴格按照合作社的要求組織開展蔬菜的種植、管護、采摘等工作。每種蔬菜的每畝種植株數都有統一的要求,施肥和噴灑農藥要根據技術員的要求做好相應記錄,劑量不能隨意變動,以保證農產品的安全。田間管理需要精耕細作,要及時除草、排灌水,準確反饋生長、病蟲害情況等。因為來塘約村的參觀者逐漸增加,合作社特別要求對觀光大道旁的蔬菜基地及時除草,以維護塘約形象。

農機服務隊成立于2015年,為合作社提供農機服務。土地集中之后,合作社需要平整土地,建設成片的農業基地。由于附近沒有大型農機,合作社先后購買了4臺大型拖拉機、9臺小型農業機械(旋耕機、開溝機、壟廂機等),總價值為五六十萬元。購買農機獲得了部分資金補助。

購買機器之后,合作社又召集村民學習農機操作。現在合作社一共有7個農機手,年齡都在35~50歲。大型農機由農機手負責操作,為各個基地服務;小型農機配備給基地承包管理者使用。農機手拿計件工資,翻挖一畝地得100元,油費和機器損耗費都由農機手承擔,以減少公家機器的不合理損耗。每個農機手每月要在合作社出工十四五次,凈收入大約2000元,完成任務之后也可以承接外面的農活,平均每月總收入3000元左右。

合作社統一為工作跟機器有接觸的農機手、裝卸蔬菜的村民等20個人購買了保險。農機服務隊隊長負責農機的維護和維修。今后,合作社可能還會考慮把農機按折舊價賣給農機手。

在合作社成立之前,塘約村的部分村民就購買了貨車搞運輸。合作社成立之后,村里搞建設帶來不少運輸業務。于是,合作社就組建了運輸隊,有車的村民可以參加運輸隊,承接村里的運輸業務。合作社現有大中型貨車50輛,運輸隊隊長會對運輸隊的車輛進行統一調度管理。村里的運輸費一般都按每立方米11元計算。為了保證公平,運輸隊一般會安排車輛輪流運貨。另外,運輸隊還可以以集體或個人的名義在外承接運輸業務。運輸隊沒有留存利潤,開中型貨車的月收入1萬元左右,開大型車的月收入2萬~3萬元。

此外,合作社現在正在與招商局引進的深圳的一個電子廠合作,在村里修建簡易廠房,承接該廠的來料加工。合作社還計劃開辦毛衣針織廠、木材交易市場、食用菌加工廠和養豬場,以解決村民的就業問題。合作社的婦女創業聯合會也嘗試著組織婦女們從事家政服務,卻發現難以組織起來,因為村里的多數婦女不好意思從事家政服務工作,也不愿意做。

合作社開展的項目較多,成員們在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干得熱火朝天。合作社一般會優先考慮讓班子成員或村民承接工程或施工任務,但也會把一些項目對外發包。相關負責人會預估工時、費用等,如果覺得請外村人更劃算,就發包給外村人。不過目前來看,合作社還是不能完全避免經營風險,比如2017年合作社200畝蔥的種植項目就虧本了。

三、合作社的激勵機制與盈余分配

兼顧公平和效率向來是管理中的難點,塘約村金土地合作社的激勵機制與盈余分配既注重了公平,又基本上兼顧了效率。注重公平,一是指村“兩委”班子成員與在基地干農活的普通村民的收入差距不大,他們的年收入為2萬~3萬元;二是幾乎所有人都面臨考評,而且是民主測評,相同崗位工作人員擁有同樣的機遇。兼顧效率指合作社對日常管理人員和基地承包管理者的激勵比較明顯,管理得不好的可能會被扣除部分管理費,管理得好的還可以額外分得超產收益的70%,這能夠激勵他們積極為合作社創造效益。

2016年之前,合作社多數工作人員領取每月2400元的固定工資,全體人員的獎金由村民民主評議,針對個人工作情況,投票表決,分上、中、下三等。2017年之后,合作社采取一些公司化的運作方式,開始實行成本核算,加大對工作人員的激勵,除運輸隊隊長等人每月領取2400元的固定工資之外,合作社日常管理人員、基地承包管理者等都按績效領取工作報酬,這激勵有能力的工作人員努力創造效益。通過成本預算,合作社可以計算出各個基地的種植成本和其他費用。比如一個面積為100畝的基地,合作社根據種植計劃估算出需要多少種子、化肥、農藥和人工支出等,年底再按照實際成本進行核算,節省部分歸基地承包管理者,超出預算的部分也要從其收入中扣除。

合作社的日常管理人員羅光輝和唐從富要對所有基地的運營負責。他們的基本工資是每月4000元,年收入上不封頂,獲得與效益最好的基地承包管理者一樣的收入。銷售人員在保底收入之外還有提成。

合作社要求各個基地承包管理者嚴格按照要求管理,一般會優先解決農業生產中的問題。如果合作社的計劃、決策等出了問題,由此造成的損失就由合作社承擔。如果基地承包管理者沒有嚴格按照合作社的要求管理,由此造成的損失就由基地承包管理者承擔。基地承包管理者領取績效工資,其收入與其基地的效益掛鉤。產量達到規定任務,就可以得到每月每畝40元錢的管理費;超產部分就和合作社按7∶3分成,即70%的超產收益歸基地承包管理者,30%歸合作社。例如,合作社規定每畝香蔥的產量要達到3000斤,超過3000斤的超產收益基地承包管理者和合作社就按7∶3的比例分成。

村“兩委”班子成員、合作社的日常管理人員和基地承包管理者每月最多可以預支2400元的工資,年末績效考核決算之后再多退少補。

基地承包管理者常常會邀請熟悉的村民來干農活,干活的村民一般不會偷懶,多數村民覺得不好意思偷懶。之前,請村民在基地上干農活是按天計算工錢。2016年村民每天勞動8個小時,工錢是80元。2017年村民每天勞動11個小時,工錢是90元。2017年之后,合作社可能會逐漸采取計件制等方式,例如,辣椒采摘就按采摘的重量算工錢。合作社也可能會按照土地面積(畝數)來計工,或采取定時包工的方法。總的來說,做工管理嚴格了,用工就減少了。

塘約金土地合作社的盈余分配比例是3∶3∶4。盈余的30%歸合作社,主要用于購買肥料、種子等生產資料,支付管理費、人工費用等,以保證其正常生產及擴大再生產。30%歸村集體,主要用于村里的公益事業,其中的2/3儲存起來用作風險保障基金,余下的1/3和統一納入集體收入的政府撥給塘約村四個村干部的工資,用于支付村“兩委”班子成員和聘請的服務人員的工資等。紅白理事會服務人員的年總工資為10萬~20萬元,6個保潔員每人每月工資1000元,每年工資總額為7.2萬元。合作社盈余的40%用來給村民分紅(二次分配),以保證他們的利益不受損。2016年,合作社盈利202萬元,年底分紅了80多萬元。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芬河市| 永泰县| 白河县| 扶绥县| 郑州市| 醴陵市| 沾益县| 陇南市| 凤城市| 宿迁市| 宁河县| 太谷县| 迁西县| 襄垣县| 台南市| 丘北县| 桑植县| 彩票| 甘肃省| 筠连县| 原阳县| 吉林市| 正安县| 罗定市| 项城市| 康保县| 宁国市| 班玛县| 台东市| 托克逊县| 景宁| 成都市| 清河县| 西城区| 珲春市| 两当县| 界首市| 德昌县| 志丹县| 田东县| 玛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