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后續影響,崇禎的第一桶金
- 明末崇禎:從做昏君開始
- 遲來的路
- 2236字
- 2024-11-04 15:44:24
晚上正在家里吃飯的薛首輔,突然收到下人傳上來的一封密信,看過之后面色一變,通知下人立刻去請吏部尚書范復粹和禮部尚書王鐸來自己家里一敘。
一刻鐘后,焦急忙慌趕過來的二人就坐在薛首輔的書房內,一臉嚴肅的看向坐在首位的老人。
“范尚書,王尚書,宮中之事,應該已經傳到二位的耳朵里了吧,說說看吧,你二位有何看法?”薛國觀眉頭微擰。
“今日之事,頗為蹊蹺,據傳是因為王太監安插在皇后身邊的一個伴隨張國元,掌握了王太監的一些秘密,王太監借著去探望皇后娘娘的名義,偷偷想要質問張國元,沒想到卻引發二人互毆,最后兩人互相捅穿對方腹部致死,還是由皇后娘娘第一個發現。”
范復粹率先開口,只是滿臉的不可置信。
“而且更離奇的是,王太監一路進宮沒有人發現,好像是故意溜進去了,其中的內情就不為人知了。”
王鐸接著一臉愁容的說道。
“薛首輔,王太監死后,皇上如果讓王承恩接替司禮監的工作,以后我們想要得到宮里的消息可就不容易了。”
坐在上首沉思的薛國觀一臉冷笑的抬起頭,看向皇宮的方向,接著淡淡的說道。
“看樣子應該是皇宮內部的權力傾軋,我懷疑和王承恩這個閹臣有著不小的關系,不過不知道到的是他怎么能讓皇后給他作為見證者的。”
“雖然少了宮里的臂助確實是有點麻煩,不過沒關系,司禮監那里翻不起大浪,皇上那邊已經把政務都交了出來,那么下一步的目的就是將楊嗣昌一系盡量調出京城,到時候整個朝堂就只能有一個聲音了。“
忠實附庸之一的王鐸立馬轉陰為喜,“薛首輔,計將安出”
薛國觀抬手捻了捻胡須,一副一切盡在掌握的表情,從容的說道。
“沒有什么計謀,一切以堂堂正正的大勢碾壓而去,你們可知最近陜西,河南旱情如火,赤地千里,那些去年被按下去的流賊又在冒頭,而且湖廣之地,張獻忠之流已攻下房縣,又再有著尾大不掉的局勢”
“哦,”范復粹神色一動說道,“薛首輔的意思是,借流賊做大之勢將楊閣老引出去平賊,不過兵部尚書熊文燦不是正在湖廣坐鎮嗎”
“熊文燦的招降之計已失,想要重新組織起周邊衛所和城防軍已貽誤時機,又是追著這群流賊在中原各地亂竄,現在想要保下楊閣老一系的重要人物,唯有他親自出馬才可以,到時候再使一點小手段,他麾下一系的關鍵人物遷的遷,貶的貶,識時務的自然知道選擇誰來站隊…”
“哈…哈…哈”,薛首輔的書房里頓時傳來幾聲爽朗的大笑聲。
……
紫禁城,乾清宮。
“皇上,方正化在王太監口中審出他在東西城區各安置的幾處房屋,這些都是從里面搜出來的”,王承恩恭敬的遞上了一份花名冊。
崇禎在看完王承恩遞來的花名冊上,一行行觸目驚心的數字,不由暗自咂舌。
白銀八十七萬兩,其中現銀四十五萬兩,銀票四十二萬兩;
黃金二萬四千兩,珠寶玉石,古董珍奇無算,總計換算銀兩大概一百二十余萬兩。
現在的崇禎可不是剛穿越過來的崇禎,知道現在明末時期一兩白銀可是夠一家人三口吃上半個月的大米飯了,這還是因為明末白銀購買力大大下降的原因。
“王大伴,你看看,我朝一年賦稅足額收滿也就四百余萬兩,這個該死的家伙就能貪污百萬兩出來,若滿朝文武皆是這種人,明朝如何能不亡!“
崇禎表面上慍怒,但眼里卻無絲毫怒意,這是之前就知道的結果,不過真的看到還是忍不住感慨一句。
“既然司禮監無人坐鎮,王大伴,就由你前去接替這個位置,朕雖然不會理會一般的政務,但你要代替朕好好把關,若有異常及時給朕傳遞消息,莫讓那群閣老大臣們鬧到太歡了。”
“而且朕讓你組建的國家安全局的事也需要不少時間,再跟在朕的身邊就不合適了。”
王承恩雖然心里猜想會是誰來接替司禮監筆秉太監這個重要的位置,也猜想過可能是自己,但這個位置真的落到自己頭上還是顯得一陣激動。
“皇上,非臣不愿,老奴以后不能伴在您身邊,誰來給皇上您端茶倒水。”
崇禎一擺袖袍,玩笑的說道。
“朕離開了你還不能活了不成,何況以后每天還是會到朕這里來匯報一下每天的政務情況;
至于朕以后的伴隨,那個曹大伴的下屬方正化不錯,聽說他武藝高強,手段頗多,而且忠心耿耿,把他調到朕的身邊,朕也可以放心以后出宮的安全。”
想起和這個方正化打交道的情況,王承恩不由點了點頭。
“方正化是曹太監和老奴都仔細觀察過了,跟著曹太監也有了近十五年,忠心自不必說,武藝也是極強,確實是個不錯的人選;
那老奴明日就去宣旨將他調來,曹太監那老奴也去知會一聲,想必也會很高興的。”
“這批銀子除了之前答應你的十萬兩,再撥出三十萬兩用作全國建立分支機構,朕也要你在兩年之內將情報網鋪滿全國,剩余的部分除了答應曹大伴的三十萬兩以外先存在朕的內庫之中”
崇禎一臉嚴肅的望向王承恩。
“老奴遵旨,定不負皇上所托。”王承恩低頭應是。
“對了,這里還有兩個人給朕找來,告知他們朕找他們有事,讓他們務必盡快前來”
崇禎低頭在宣紙上寫下兩個人的名字,宋應星,湯若望。
看著這兩個人的名字,王承恩思考了一下便說道。
“湯若望老奴倒是聽過,是個夷人,年初皇上您為了表彰他們在修改歷法、募造火炮還給了他不少的賞賜,現在此人應該是在天津衛一帶研究火炮的改良,具體就不是很清楚了”
“至于宋應星,老奴倒是未曾聽說過,明日便派人去查探”
崇禎指著宋應星的名字說道。“具體的情況朕也不是很清楚,不過你可以派人到吏部查閱一下,此人應該在福建府一帶為官,找到他后,直接下中旨傳召,不要經過吏部。”
“臣遵旨,皇上,您看今晚去哪里安歇”
王承恩低頭躬身一禮后問道。
“額,去袁淑妃那里吧,馬上要給朕生下公主了,是要去安慰一下”
崇禎思索一下開口說道。
“是,老奴這就去安排”
王承恩退出門后心里卻一陣詫異,“皇上剛剛說什么,袁淑妃生的是女兒,皇上是怎么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