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不信每次都能賭對
- 華娛:2010從甄嬛傳開始
- 我佛糍耙
- 2240字
- 2025-01-22 01:46:55
“陳導!”
“王老師!”
“小姜,昨天我們還說起你呢,英雄出少年啊。”
“運氣運氣,主要功勞還是齊導……”
“我這早有準備,就等您簽名呢!”
包機里,《心迷宮》劇組跟《武俠》劇組的見面會更像是粉絲見面會。
導演陳可新,主演甄子單、金晟伍、湯薇都是兩岸三地的一線、二線影星。
還有客串的功夫皇帝王羽,更是整個華人電影界的傳奇人物。
可以說《武俠》之所以有目前的聲勢,還沒上映,版權就遭到國外片商蜂擁爭搶跟這位老一輩功夫巨星至少有一小半的關系。
別管認不認識,看沒看過人家的作品,《心迷宮》劇組來的所有演員也都要做出相應的姿態來。
《心迷宮》劇組這邊尊老的尊老,追星的追星,《武俠》劇組這邊也有些心情復雜。
畢竟《武俠》只是在展映單元,借著戛納的名頭做個首映。
而人家是真的入圍了主競賽單元的競賽電影。
因為《武俠》和《心迷宮》都要去戛納,興美和姜黎工作室索性就選擇了合伙包機。
雙方寒暄了一陣,就各自回到了座位上。
不過陳可新還是把齊裕坤拉了過去,幾人熱絡的聊了起來。
顯然,在武俠劇組和興美那邊對齊裕坤的關注更高。
這也不奇怪,畢竟這部電影的導演和編劇都是齊裕坤,顯然是電影最主要的創作者。
姜黎在更多人看來只是個幸運的掏錢的投資人——眼光這個東西靠個例說明不了。
電影也還沒公映,票房未知,雖說有了戛納的噱頭對宣發自然有加成。
但另一方面,從歷史上看能入圍戛納主競賽的作品票房也高不到哪里去。
藝術電影節的取向和電影觀眾的喜好通常是不匹配的。
對興美或者陳可新這樣的導演來說,顯然齊裕坤才是能下金蛋的母雞,是能制造好資源的人。
就算不導商業片,當個專業沖獎的導演也有很高的價值。
姜黎并未在意,趁著飛機還沒起飛,低頭微信上聊著天。
【真羨慕啊,我也想去戛納!】
柳施施對撒嬌是越來越熟練了。
不過羨慕也是真羨慕。
可惜《軒轅劍》正在緊要關頭,作為主演根本沒辦法中途請假,蔡宜儂也不會放走她。
【沒事,下回一定帶你去】
【下回……你以為戛納是什么,還說去就去。】柳施施無語。
【怎么還不相信你老公呢?】
柳施施對這家伙天天以老公自居已經習慣了,漠然打字【不相信】
【那咱倆賭一把吧,要是能做到下次帶你去戛納走紅毯,就算我贏,賭注就是我之前跟你說的試一次那個】
【……哪個?】柳施施裝傻
【昨天打電話剛說完啊,給我那啥的事……】
【……】
【好!要是你輸了,也得答應我一個條件】
姜黎立刻答應【行,不過你也得悠著點,條件不能太過分,我沒練過舞蹈,身體柔韌性遠不如你】
【……你小腦袋里一天天都在想啥?!】
【我都是用大腦袋想的,跟小腦袋沒關系】
【一言為定,不過不能靠品牌邀請,我知道你剛宣了dior的品牌大使,也不能是去戛納旅游,得有電影入圍,能走紅毯!限定時間三年內】
【三年太長了吧,一年吧】姜黎哼著歌,輸贏都是他占便宜啊。
房車里,柳施施看著手機屏幕,冷哼了一聲。
被懲罰對這家伙來說都是獎勵吧?所以才迫不及待。
不過要是他贏了……
柳施施臉頰有些泛紅。
不可能贏的,戛納又不是他家客廳。
突然門打開,經紀人蔡宜儂進了房車:“臉怎么這么紅?”
“有點悶熱。”柳施施連忙放下手機,“蔡姐,有什么事嗎?讓明明跟我說唄,還要你親自來?”
蔡宜儂沒在意,匆忙道:“我今天本來就打算過來探班的,剛剛路上卓導又跟我打電話催呢,《下一個奇跡》六月份就開拍了,你到底怎么想的?”
柳施施沉默了一下,語氣堅定了起來:“蔡姐,幫我推了吧。”
“要不你再想想?”蔡宜儂微微皺眉,“畢竟是部院線電影,你之前接的都是電視電影,而且這個角色又是女二號,在三番之內。
“制片方也是港城八大電影公司之一,要是能搭上這條線,將來也能爭取到更多港城那邊的資源。”
現在的華國電影圈,港城資源仍舊稱得上占據半壁江山,大部分名導也都出身港城。
柳施施嘆了口氣:“蔡姐,之前沒跟你說,姜黎正在寫一個電影劇本,我已經答應參演了,順利的話也可能會在年中開拍。”
蔡宜儂愣住了,嘀咕著:“這小子倒是會追女孩兒。”
不用問,那肯定柳施施是女主角啊。
前不久剛知道的時候,她是不太看好這段戀情的,畢竟對方是當紅偶像,又太年輕了,一旦曝光必然鬧得滿城風雨。
過于引人矚目的緋聞對柳施施來說未必是好事,畢竟走的是演員路線。
半個多月前《心迷宮》入圍戛納電影節后,蔡宜儂倒是有了些改觀,看來姜黎確實也想轉型。
而且轉型的第一步看起來相當成功。
不過蔡宜儂還是想再勸一下:“那小子在《心迷宮》這一步確實成功,不管是運氣還是眼光,都是一個人的實力,沒什么可說的。
“但據我所知《心迷宮》劇本不是那個齊裕坤寫的嗎?
“他不趁熱打鐵多接點好戲,怎么還開始自己寫劇本了,編劇可不是誰都能干的。”
蔡宜儂確實驚訝。
按理說,姜黎投資并出演《心迷宮》這步棋是很驚艷。
別管票房如何,有主演戛納主競賽電影這么一個資歷,去紅毯轉一圈,演員這個身份就一下立起來了。
很多之前不會給姜黎遞的本子現在也會嘗試給他過一眼。
演員這一行是標準的贏家通吃。
大部分靠譜一些的本子都會先遞給合適的一線演員、當紅演員。
二線演員就只能從一線演員的手指縫里撿劇本。
咖位名氣更低的演員就更別說了,只能撿人家不要的。
咖位越高,選擇越多。
有些演員也不是人家非要拍爛劇,而是好資源、好本子輪不到他。
如果蔡宜儂是姜黎的經紀人,那肯定會趁著戛納的加持,選擇的增多,挑一兩部質量好的本子。
如果一切順利,等這一兩部作品播出,這一個臺階就穩穩跨過去了,轉型也就成功了。
沒想到這個姜黎竟然又開始自己寫劇本了。
從初出茅廬就敢直接投資電影,再到投資完電影又開始自己寫劇本,這個年輕人的每一步都讓人大跌眼鏡。
但蔡宜儂真不相信有人每次都能賭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