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大餅!
- 華娛:2010從甄嬛傳開始
- 我佛糍耙
- 2313字
- 2024-12-30 23:50:00
《又一首廉價洗腦歌》
《廣場舞新曲目誕生》
《超男季軍推出新單曲,一日登頂熱歌榜》
《流行音樂正在走向衰落》
《審丑與媚俗文化又制造出新“網紅”》
《從小蘋果爆火全面分析年輕人社交新寵——微博》
……
“別看了,這些樂評人誰不噴啊,老百姓喜聞樂見,他們算老幾!”
張禹壕強忍著怒氣:“尤其這個李伯源,之前在超級男聲突圍賽當專家評審的時候就盯著你不放。
“當時唱功不夠的又不只有你一個,不就是看你人氣最高,踩你罵你有熱度唄。”
姜黎笑了笑:“我又不生氣,不過這篇文章分析的其實挺有道理,畢竟他也是靠在微博上當毒蛇樂評人火起來的,看來對互聯網營銷這套認識不淺。”
【……如果說此前《兩只蝴蝶》的走紅靠的是日積月累的口口相傳。
《忐忑》走紅靠的是電視媒體的廣泛影響力與大眾的獵奇心理。
那么《小蘋果》與前兩者都不同,它的走紅完全憑借的是網絡上的病毒式營銷。
微博第一次成為了一首爆火歌曲發酵的主陣地,且速度快的驚人。
在微博靠發照片日志吸引了大批無腦粉絲的新生偶像,依靠粉絲實現了鏈式傳播……
……無論是《兩只蝴蝶》還是《忐忑》,在音樂上還是有一些突破創新或值得肯定的地方,但《小蘋果》就音樂本身來說乏善可陳……
有互聯網平臺加持的偶像明星,再加無底線的媚俗,完全可以批量制造出廉價神曲……華語樂壇將走向何方?】
“除了最后一點‘批量制造神曲’的私貨,其他方面說的挺有道理的。”姜黎點點頭。
他前世生產制造的微短劇完全符合李伯源口中的“媚俗產品”。
但凡深耕下沉市場還能做出點成績的,輿論的批評,主流的審美鄙視那都是日常了。
這樣的批評力度對他來說跟微風拂面一樣,甚至還有點懷念。
跟后世網民的嘴毒相比,現在的批評也太溫和了。
而實際上,跟李伯源批評分析的一樣。
對《小蘋果》能否火起來姜黎是有信心的。
但能火的這么快也有些超出他的預料,也確實跟微博有關。
剛剛微博運營也跟他打了電話,不僅邀請他參加2010年的微博之夜,而且還透露了點內幕,多少有點邀功的心態。
姜黎其實早察覺到了微博對他賬號的支持。
畢竟現在入駐微博的明星并不算多。
而他是其中發博最多,與粉絲互動最頻繁的明星賬號。
更是“創造”了新的網紅打法。
姜黎在微博的火熱絕對離不開微博的扶持。
只是沒想到平臺對他的重視還在他的預料之上。
微博運營一直在重點關注他的賬號,發現他在微博首發了新歌后,立刻便主動推流,甚至直接安排了熱搜。
“原來熱搜造假這么早就開始了……”姜黎心里不禁吐槽。
“不過也是,現在企鵝微博來勢洶洶,不怪微博這么無所不用其極的穩固日活,甚至免費主動配合明星營銷。
“不愧是互聯網企業,反應確實夠敏銳靈活的。”
當然在姜黎看來,終究還是《小蘋果》本身的素質過硬,有神曲潛質,再加上年輕網民愛湊熱鬧,愛趕潮流的群體特性。
君不見后世任何一個熱梗只要傳播開來就會自發引來許多人像趕集一樣密集刷梗套梗,生怕自己趕不上趟,好似是某種模因病毒一般。
某種程度上這也算是互聯網網民的一種群體屬性,愛造神。
恐怕微博也想不到只是加了把力,《小蘋果》就像火箭一樣發射了出去。
……
《小蘋果》上線第二天晚上。
姜黎便邀請了Turkey Studio工作室從上到下所有成員在京城一家高檔餐廳聚餐。
“華國人講老鄉、同學、師生。”
“段總監便是我在音樂這條路上的老師,王老師、徐老師……你們都是我的老師。
“沒有在座各位,沒有段老師的嚴格要求,《小蘋果》制作不出來。
“這首歌曲的成功是各位老師共同的功勞。”
姜黎這番話讓工作室所有成員都笑了起來,謙虛的謙虛,奉承的奉承。
雖然工作室不少人在外都是藝術家的身份,但要說他們不懂人情往來,社會交際那就大錯特錯了。
“小姜這句話就讓我慚愧了,我可沒盡多少老師的義務。”
段長林看著姜黎表現出的溫和謙遜和游刃有余,心中不由暗自慨嘆。
在這行數十年,他見過的少年得意的明星實在太多了。
一曲爆火的歌手數不勝數。
但在一曲爆火后卻看不到一點驕傲自得,差距不到其待人接物的一點膨脹,這是段長林從未見過的。
完全超出了這個年齡該有的表現。
“這小子將來前途遠大啊……”段長林暗道。
想到這里,段長林正待說話,突然見姜黎放下杯子笑道:“趁各位老師都在,正好跟大家商量一下關于這首歌的運營。”
所有人包括段長林都是一愣。
姜黎神色如常:“我準備和咱們工作室一同運營《小蘋果》,大家共同成立一家公司,擁有《小蘋果》100%的版權。
“其中Turkey Studio占50%,我個人占40%,禹壕哥占10%。”
整個包廂都安靜了下來。
段長林神色嚴肅:“小姜,你知道你在說什么嗎?”
你知道《小蘋果》這樣一首準神曲能帶來多少利益嗎?
姜黎斬釘截鐵道:“我當然知道,我說的咱們兩方共同運營的這家公司同樣也包括100%《小蘋果》將來的彩鈴受益。”
段長林瞳孔一縮,呼吸都有些不穩。
工作室其他人也都緊接著明白了過來,哪怕是再遲鈍的人也都激動了起來。
只有一旁的小胖張禹壕還有點懵逼。
一首神曲在現在這個時代能帶來多大利益?
曾經《兩只蝴蝶》光彩鈴收益就有2.4億。
當然,其中大部分都被運營商拿走了,歌曲版權歸屬方大概只拿到了30%,而真正的創作者演唱者則只分得了5%。
那還是幾年前!
彼時國內一年彩鈴總收入才不到70億。
而到了去年,也就是2009年,彩鈴收入已經超過了200億。
今年甚至有望能突破300億大關!
作為新神曲,未來幾年《小蘋果》的彩鈴業務分成收入將能達到什么數字?
段長林只是稍微想象了一下就心跳加速。
當然,彩鈴收益的盤子大了,分食者也比以前多得多。
《小蘋果》再火也達不到當年《兩只蝴蝶》的盛況了。
“5億?至少也有5億吧……CP方有30%分成的話也有1.5億了!京視中心至少能分其中一半……”
“何況現在的分成比例也比幾年前高了!”
彩鈴分成比例是按照不同銷售價格走的。
以8元/月一戶為基準,CP(內容提供方)是30%。
10元/月、15元/月分成比例都會逐漸提升。
20元/月一戶的分成比例則能達到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