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血染朝歌
- 封神:孤兩界穿梭無限火力
- 血色烈焰
- 4321字
- 2024-11-06 11:00:00
中軍大帳內(nèi)。
坐在首座上的是一位臉龐上還帶著稚嫩的青年,年歲應(yīng)該不足二十歲,他嘴角有一顆黑痣,極具辨識度。
此子正是微子啟的嫡長子武原,也是未來爵位的繼承人。
在其旁邊還站著一位老者,乃是其軍師。
武原身份高貴,是此次五十六家族聯(lián)軍的統(tǒng)帥,他接過情報看完上面的內(nèi)容后,臉色一變,繼而勃然大怒:
“這背棄祖宗的無道商王,好生歹毒。”
“主帥,詔令上寫了什么?”中軍大帳內(nèi)的其他家族繼承人們,紛紛好奇道。
武原把情報交給眾人觀閱。
“商王無道!”
“商王太兇殘、暴虐了!”
“商王欺人太甚,簡直不把我們這些貴族和神職家族的人當(dāng)人看!”
他們看完情報后,忍不住破口大罵起帝辛。
“主帥,我們現(xiàn)在應(yīng)該怎么辦?”
而后,眾家族繼承人們都看向武原。
那情報里將商王要凌遲處死五十六位家主、以及
“大軍加速前進(jìn),定要在商王行刑前趕到朝歌,救下我們的長輩與族人!”武原果決道。
“我等遵命。”各家族繼承人們抱拳道。
不多時,原本要駐扎在此地休整的五萬多族兵聯(lián)軍,來不及休整便再次啟程,旌旗獵獵、浩浩蕩蕩朝著朝歌城方向而去。
救人如救火,萬分火急。
……
翌日,距離正午時分,還剩下還不足一個時辰之刻。
朝歌城午門城頭上,商王帝辛正威嚴(yán)無比的端坐一張王座上,給人一種宛若巨岳矗立的錯覺。
商王人皇之氣,端的濃郁、可怕。
周圍站立著一眾文武大臣們。
比干王叔、商容等皆在其列。
滿朝文武臉上神色,都異常凝重,現(xiàn)場的氣氛亦是壓抑無比,幾乎要令人窒息。
在朝歌城高大、宏偉的午門前方有一片異常開闊的空曠地帶,黑壓壓的跪拜著一排排穿著囚服的罪犯。
他們乃是以微子啟、微子衍為首的違逆王詔進(jìn)行活人、奴隸祭祀者。
微子啟、微子衍等主犯則是被捆綁在一個個十字架上,在他們面前站著五十六位膀大腰圓、煞氣驚人的劊子手。
是的,微子啟等五十六主犯要進(jìn)行凌遲。
“帝辛,你違背祖制,廢除活人、奴隸祭祀必定會惹怒神明、族中的,你是要遭報應(yīng)的。”
“帝辛,你現(xiàn)在知錯改正還來得及,快給我們松綁。”
“帝辛……”
微子啟、微子衍兩位兄長,對著城頭上威嚴(yán)而坐的商王破口大罵起來。
即便是快要被凌遲處死了,他們似乎也不慌。
因為,他們身后還有一張王牌。
距離微子啟等囚徒數(shù)百丈外的大地上,有一支軍隊存在,各大家族的旌旗不斷招展、槍戟森森。
這支大軍有五萬余人,簡直可以用鋪天蓋地來形容。
他們乃是以武原為帥,五十六戶權(quán)貴、神職人員的族兵組成的聯(lián)軍,今日到此目的就是要跟商王對峙、讓其改變成命的。
而這正是微子啟、微子衍們的王牌,也是滿朝文武心緒無比緊張、凝重的原因所在。
眼前的困境,看起來根本就無法解決。
無論大王怎樣處理,都對大王極為不利。
若大王略施小懲就放過微子啟、微子衍等貴族和神職人員,大王顏面掃地,動搖其王位穩(wěn)固。
若大王大開殺戒,即便鎮(zhèn)壓了這股叛亂,那么殷商內(nèi)服也是元氣大傷。
比干、商容等老臣,一顆心都緊緊的揪了起來。
他們不禁在心里感慨大王太沖動了。
另外,大王之前在御書房中說有應(yīng)對今日局面之策,卻是沒有明確告知是何應(yīng)對策略。
如此,令這兩位國之柱石心中頗為氣惱,但無論如何他們都會站在大王一邊。
微子啟、微子衍等權(quán)貴與神職人員的違逆叛亂,就是大錯特錯。
帝辛眸中滿是冰冷銳利之芒,遙看了一眼遠(yuǎn)處來王都給自己施壓的貴族、神職聯(lián)軍后,盯著被捆綁在木質(zhì)十字形架子上的微子啟、微子衍二人,騰地站立起身走到一座特大號喇叭錢,沉聲道:
“殷商祭祀之舊禮,用人牲、奴隸以奉神明、先祖,血腥殘酷至極,孤心實憂。
人皆為天地所生,生命皆有其貴重,無論貴賤,皆當(dāng)以仁待之。
活人祭祀、奴隸祭祀之舉,雖為舊俗,然其殘虐不仁,實非敬神之正道,反增世間戾惡之氣、亦使奴隸等心存反抗之意尤烈。
活人、奴隸祭祀,根本就不適合如今天下大勢。
孤廢除之,有何之錯?
微子啟、微子衍你們二人身為王族,本應(yīng)該服從孤、并助力孤治理好殷商,唯有如此方才對得起你們的王族身份、對得起列祖列宗。
但你二人卻背道而馳,竟然聯(lián)合其他貴族、神職階層,公然違逆詔令,意圖顛覆孤之統(tǒng)治。
爾等對不起孤、對不起列祖列宗,罪該萬死!”
帝辛的話語,字字鏗鏘落地,通過特大號喇叭傳出簡直是猶如雷霆之音般,直接敲擊在眾人心靈上。
在近處的人們,耳膜被震得嗡嗡作響。
微子啟、微子衍等囚徒滿臉怒火。
在數(shù)百丈之外的聯(lián)軍亦是清晰聽到商王帝辛的言語。
大量的族兵們?nèi)滩蛔⌒÷曌h論起來。
“這活人和奴隸祭祀,確實太殘忍了。”
“奴隸和下層百姓也是人啊,為什么要把他們當(dāng)牲口一樣宰殺祭祀?”
“可不是……”
這些族兵大都是普通底層人民,還有一大部分奴隸,他們都是活人、奴隸祭祀的受害者。
現(xiàn)在聽到商王如此說,自然共情,深有感觸。
武原等權(quán)貴聽到族兵們的議論,臉色有些難看,立即下令道:“督軍聽令,如若誰再敢妄議活人、奴隸祭祀之事,斬立決。”
武原明白,如果讓這輿論發(fā)酵,那么軍心大亂必不可免。
所以,在有此苗頭之刻,便是鎮(zhèn)壓之,極為必要。
“是。”頓軍領(lǐng)命。
伴隨著凄厲慘叫聲響起,有幾名大嘴巴還在議論的族兵,便被砍了腦袋。
在督軍鐵血殺戮下,貴族、神職聯(lián)軍們不敢再開口議論,即便心中有再多不滿。
武原派出一名甲士,前去朝歌城頭前對帝辛傳話。
甲士來到城下,朝著城頭方向傳話道:
“我方五十六路族兵聯(lián)軍主帥鄭重告知:
大王逆改先祖之制,本就是錯誤,五十六路權(quán)貴、神職人員反對逆改祖制、進(jìn)行祭祀,乃是為維護(hù)殷商之長久統(tǒng)治。
今日,五十六路大軍前來朝歌,是為糾正大王之錯誤。
請大王莫要再錯下去,及時改正,收回王命,無罪釋放先前被抓之貴族、神職人員。
如若大王拒不改正,那五十六路聯(lián)軍只能攻城,強(qiáng)行讓大王糾正。”
帝辛聽到此話后,簡直肺都要氣炸了。
見過不要臉的,還真沒有見過像微子啟、微子衍和自己侄子武原這般不要臉的。
顛倒是非黑白、倒打一耙,他們真是玩的順溜無比啊。
帝辛盯著遠(yuǎn)處旗幟下的戎甲青年,在次站在了大型擴(kuò)音器喇叭后,眸光睥睨,沉聲道:
“武原,你一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屁孩,竟然也敢跟孤大放厥詞。
如果現(xiàn)在你下馬到城前跪下來叩首認(rèn)錯,孤可以念你年少無知,又是孤的侄兒,可饒你一命。
如若你執(zhí)迷不悟,跟孤對抗,那今日你就陪你那不成器、糊涂、而又野心十足妄圖叛商的父親微子啟,一起去死!”
帝辛的話,再次清晰傳入所有人耳中。
微子啟聽到其如此羞辱自己的兒子,氣得咬牙大罵。
“帝辛,你……你休要張狂……”
“帝辛,你瘋了!!!”
站在帝辛身側(cè)的比干王叔和商容,也紛紛出言。
“大王,切莫沖動。”
“大王,處置微子啟等人之事,還是再好好從長計議。”
帝辛擺擺手,堅決道:“二位無需再勸,孤自有打算。”
比干、商容兩位重臣,只能無奈的嘆氣。
正跨坐在戰(zhàn)馬上,一襲戎裝的少年將軍武原,臉色亦是一陣青一陣白,他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感覺周圍士兵們看自己的眼神,都有些不一樣。
武原緊緊握住了劍柄,怒火熊熊燃燒,道:“帝辛,欺人太甚!!!”
他目光看向周圍其余家族將領(lǐng),又道:
“諸位,帝辛這無道暴君,今日是絕不會改邪歸正、收回成年放過我等父輩了。我等只有攻入朝歌一途了。”
“我等聽從主帥號令!”眾家族將領(lǐng)齊聲道。
他們已然在同一條船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開弓沒有回頭箭。
原本,微子啟、微子衍、武原等人,都認(rèn)為帝辛剛登基稱王,王位未穩(wěn)固,面對十五六族兵聯(lián)軍兵臨朝歌,肯定會選擇妥協(xié)的。
外服四鎮(zhèn)八百路諸侯雖然向殷商稱臣,但是其中不乏心懷叵測、不軌之徒。
如果帝辛真用內(nèi)服王師跟五十六路聯(lián)軍火并,即便能打敗聯(lián)軍,但是王師也會損失慘重。
如此,還如何以武力壓服外部的各路諸侯,屆時定將狼煙四起。
只要帝辛不是腦子有病,都不會選擇跟五十六路聯(lián)軍硬碰硬,會委曲求全的略施小懲就釋放微子啟、微子衍等。
帝辛強(qiáng)硬無比的態(tài)度,讓這些叛亂分子沒有其他選擇了。
只能夠?qū)⒃旆创髽I(yè),干到底。
武原得到一眾家族將領(lǐng)支持后,“鏗”,他一把抽出佩劍,沉聲大喝道:“前軍出擊,攻打朝歌,將我們的族人營救回來!”
隨著主帥一聲令下,戰(zhàn)鼓轟鳴。
咚咚咚~
叛軍前軍一萬五千余人便在將領(lǐng)率領(lǐng)下,浩浩蕩蕩朝著朝歌城沖去。
殺殺殺~
喊殺聲震耳欲聾。
看起來,這些叛軍氣勢頗為強(qiáng)大。
“將犯人全部押解回城。”
巋然屹立在城頭上的帝辛,王劍出鞘,劍指叛軍,聲若驚雷道:“鎮(zhèn)國武成王、聞太師,出擊迎敵!!!”
兩道王命下達(dá),以微子啟、微子衍為首的一眾囚犯,盡數(shù)被快速押解回城內(nèi)。
隆隆隆~
鎮(zhèn)國武成王黃飛虎手握金鏨提蘆杵、騎著五色神牛,帶領(lǐng)神炮營將士把一架架霹靂大炮快速推出來,一字排開來。
霹靂大炮數(shù)量,已經(jīng)達(dá)到80架,黑洞洞的粗大炮口對準(zhǔn)正朝著朝歌沖殺來的叛軍。
武成王一揮大手。
轟轟轟——
震天動地宛若炸雷般的轟鳴聲,不斷響起,大地震蕩,猶如發(fā)生大地震。
一顆顆被烈焰包裹的大炮彈,狂風(fēng)驟雨般朝著沖殺來的叛軍前軍傾瀉去。
炮彈落入敵軍中,猛然炸裂,大量族兵被炸的血肉模糊、殘肢亂飛。
第一輪炮襲剛過,第二輪炮彈再次傾瀉而下……
叛軍前軍被炸的鬼哭狼嚎,慌亂不已。
他們哪見過這樣的架勢。
站立在城頭上的比干、商容等大臣,看到炮彈狂轟濫炸,也是震驚不已,一個個都瞪大了雙眼。
大王讓武成王推出來的到底是什么武器,威力竟恐怖如天威?!
坐鎮(zhèn)中軍的武原跟一眾家族將領(lǐng)們,看到了霹靂大炮的驚人威能,呆愣在原地,被深深的震撼到了。
那是何物?
是神器?
回過神來,武原等臉色狂變。
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前軍已經(jīng)大亂了,領(lǐng)兵將領(lǐng)直接被炸死,根本就無法再維持進(jìn)攻型態(tài),族兵們被霹靂大炮嚇得魂飛魄散四散而逃。
神炮營釋放完預(yù)定炮彈后,便快速往兩邊撤去,讓出一條通道來。
轟隆隆——
大地再次劇烈震蕩起來,一支鋼鐵洪流般的恐怖軍隊,從朝歌城門洞內(nèi)沖出。
那是一支騎兵,一支從腳趾頭武裝到牙齒的重裝騎兵。
戰(zhàn)馬身披鱗甲、騎士身著精鐵鎧甲、手握長槍、腰間懸刀、背負(fù)弓弩。
人與馬皆是武裝到極致,在日光照耀下折射森冷之芒,如同自九淵殺出的一騎騎冰冷殺戮魔騎。
每一匹戰(zhàn)馬,都配備了馬鞍、馬鐙、馬蹄鐵。
為首的那人,則是一位頭戴九云冠、身著金霞繚繞絳綃衣外加重甲、額頭有第三只眼、手持雌雄蛟龍金鞭的大胡子老者,威風(fēng)凜凜如天神下凡。
此人正是太師聞仲,他率領(lǐng)龍虎騎殺來。
站立在城頭上的一眾文武大臣,再次被深深震撼。
大王手底下,居然有這樣一支鐵騎!!!
他們是聽也沒有聽說過。
聞太師率領(lǐng)龍虎騎如同虎群撲殺入羊群,將原本潰散的前軍打得更加七零八亂、落花流水。
這一切的發(fā)生,只是用了極短時間。
前軍被徹底擊潰,再無法構(gòu)成威脅后,忽的從四周響起雄渾的號角聲。
只見又有數(shù)支大軍從山腳下沖出,朝著朝歌城午門方向而來。
聞仲率領(lǐng)龍虎騎暫時停止攻擊,黃飛虎率領(lǐng)神炮營對著叛軍中軍、后軍方向再次擺開架勢。
中軍、后軍的族兵們,面對好似天威般的霹靂大炮、如同天兵天將的龍虎騎,心驚膽顫,握著武器的手都止不住地在顫抖。
這時,殷商之主帝辛那宛若雷霆般的聲音,再一次響徹天地。
他祭出了殺手锏,這一招將釜底抽薪,以最小代價徹底瓦解叛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