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網上購物平臺——拼團!
- 重生2004:我的電商時代
- 愛要長久.
- 4061字
- 2024-12-30 21:08:40
其實對于“某公司”的報復,張陽早就有所預料了。
之前的“陷害”與“敲詐”,看似平息了,但只要雙方矛盾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對方的“小動作”就不會停止。
果然,這才不到一個月,對方就再次出招了。
這次,對方不再耍陰招了,而是直接使用“陽謀”。
什么“政策”,什么規劃“行業市場標準”,這都是表面套話而已。
他們真正要的是整個市場。
這就好比某些行業,他們既是“行業標準”的制定者,也是行業翹楚。
這樣一來,那些行業規范標準,就完全可以朝他們有利的一面去制定。
說白了,他們既是“裁判”,也是行業競爭者,自然而然,其他人便競爭不過他們。
就算你的產品比人家好,服務比人家棒,人家也會拿他們自己制定的“標準”來卡你。
這次,他們向上邊“施壓”,組成所謂的聯盟,打著“規范市場經營”的幌子,其目的就猶如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就是想通過“正規”手段擊垮他們的電視購物。
如果真讓他們把這事辦成了,那說不定他們的電視購物還真搞不下去了。
可是對方使得是“陽謀”,你單方面阻止肯定是不行的,只能見超拆招。
于是,接下來的幾天內,張陽和林覺明反復磋商,決定先按兵不動,看看對方耍什么花樣。
幾天后,魔都,某南韓公司總部與魔都的公司宣布,將針對電視購物“虛假宣傳”與“夸大宣傳”以及各種行業亂象,進行整理,報請有關部門,打算制定一部電視購物的行業標準。
這則消息,很快就被“有心人”傳遍了網絡各大門戶網站,之后,新聞報紙,也陸續對其進行了報道。
甚至一些相關雜志與魔都的一家本地報紙,還做了所謂的“專訪?!?
其專訪主題都寫的如此冠冕堂皇,什么“電視購物亂象頻發,是誰過錯?”
“整治電視購物行業,建設行業明天!”
“某某公司牽頭,行業標桿”。
這一看就是雇傭的“搶手與水軍”,在推波助燃。
其用意顯而易見,就是為了推動有關部門對這個行業“規范化”與“標準化”。
當然,對電視購物行業進行“規范化”與“標準化”,這本身是沒有錯的。
畢竟任何一個行業,如果亂象叢叢,事故頻發而沒有得到一個有效管理,那這個行業只會被烏煙瘴氣所籠罩,到頭來,國家就得花大力氣整治。
但如果及時出臺“行業標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那這個行業就能健康良好發展。
從這一點上來看,確實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事情往往并不會正常發展。
因為在大多數行業里,許多“行業標準”,都是一些所謂的“行業標桿與翹楚”聯合起來,再加上一些所謂的“專家與學者”制定的。
這樣一來,最后制定的東西,有多少能夠真正做到“公平公正”的,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數。
對此,張陽也不好說什么。
但是他還是決定,一定要阻止對方的“陽謀”。
所以,在對方出招之后,張陽與林覺明二人也跟著出招了。
只不過,他并沒有和林覺明拉攏其他電視購物公司,也搞一個對抗聯盟,更沒有向上邊申請,搞一個所謂的行業標準。
他直接“一刀切”,把電視購物,換一種經營模式。
改成網絡購物。
沒錯!你們不是要制定電視購物行業標準嗎?
那我干脆就把運營平臺轉移到網絡上。
反正,后世經驗也證明,電視購物到最后只會涼涼,網絡購物才是電商主流。
而且,張陽原本就有打算,將電商業務從電視購物逐漸轉向網絡平臺,現在他完全可以趁機從零開始,做出自己的“網絡平臺”來。
何況,在這之前,他已經有過“團購物”的成功經驗了。
如今,對方步步緊逼,不如干脆“轉移陣地”。
當然,這么做,雖然能夠避免與對方硬碰硬,但是即使讓對方出拳打在“棉花上”,卻也不能讓對方造成“致命傷害”。
而要想破壞對方的“陽謀”,還得從其他方面下手。
比如說“價格”。
后世“拼夕夕”之所以能夠殺出一片重圍,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便宜”。
這是最根本的。
畢竟國人“貪小便宜”的心理,無論哪個時代都是存在的。
便宜就是“大殺器”,你不買,他不買,但還是會有其他人買。
更何況,“便宜沒好貨”,是不會針對“窮人”的。
而這天底下,窮人有多少,富人又有多少,顯而易見。
…………
然而,當張陽把自己的想法跟衛迎松與林覺明二人說了之后,兩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張陽在異想天開。
先不說如何將電視購物運營平臺搬到網上平臺,就算能夠實現,他們也覺得,其賣貨效果,也肯定遠遠比不了電視購物。
畢竟看電視的人要遠比上網的人多。
現在各家各戶電腦有多少?電視又有多少,這不用說也知道肯定是前者遠超后者。
再說了,退一萬步講,就算網上賣貨與電視上賣貨能夠達到同樣的銷售額,那也不能打消兩人的疑慮。
因為張陽居然說,要在網上實現低價賣貨,這本身就不可能實現。
在他們看來,兩者的物流與其他成本都差不多,根本就沒法將價格降低至少“三分之一”,甚至是一半。
那豈不是要虧本嗎?
我們是“賣貨”,不是做“慈善”,哪能貼錢不是!
的確,在林覺明與衛迎松二人的觀念當中,張陽這做法完全是在虧本。
可是真的會虧本嗎?
顯然不會!
只要選品合理,科學規劃物流系統,前期雖然確實會虧錢,但最后肯定是能夠賺錢的。
只不過這種“低價策略”,必須要有大量的資金投入,且不能是短期的,得長期。
否則,就只能曇花一現。
而這也是為何后世“拼夕夕”會拼命融資與上市的根本原因。
說白了就是拿投資人與股市的錢,不斷搞“低價營銷”,擊垮那些小平臺,然后趁機占據低端網購市場。
“拼夕夕”的成功,是有經驗可借鑒的,但一時之間,張陽也有些猶豫。
因為他深知,一旦開了這個頭,就沒法“回頭”了。
不然前期的投入就會徹底打水漂。
“罷了!死就死吧!”張陽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準備豁出去。
即使林覺明二人不支持,他也準備做出改變,甚至是單干!
何況,他也不是沒有其他應對策略,等到堅持不住的時候再說。
于是,他再次將林覺明與衛迎松聚到了一塊,把自己的想法跟他們重申了一遍。
這一次,衛迎松動搖了,他直接開口說道:“抱歉!張總!恕我不同意你的想法,若是你真的一意孤行,那我就只能退出了!”
衛迎松是做電視購物起家的,之前就在魔都“老東家”那邊,后來被張陽挖了過來。
他雖然不是公司最大股東,但卻也是第三大股東,比張力的股份高了一大截。
最重要的是他在電商科技成立之初,付出了許多。
前幾次公司的公關危機,也是他親自帶隊處理的。
如果他退出了,不管是公司影響力還是其他,都將會是一大損失。
對此,公司的另外一大股東林覺明,立馬用手拍了拍衛迎松的肩膀,笑著說道:“衛總!先別說這話嘛?我們可以再商量商量!”
“張總!你說了!”
林覺明說完便把目光投向了正在思索的張陽。
此時的張陽見衛迎松不同意,倒是沒有生氣,他看向林覺明道“林總!我這還有一個選擇,那便是拆分公司,或者由我收購兩位手中的股份!”
“你……”
聽到張陽這么一說,林覺明也面露嚴肅起來。
他沒想到張陽竟然這么堅決。
這事難道就沒有商量的余地嗎?
“張總!那便拆分公司吧!林總,你和我一起干如何?”衛迎松說這話時,沒有絲毫猶豫,甚至都沒有給張陽面子,他直接當面看向林覺明說道。
這下,林覺明瞬間尷尬了。
他想不明白張陽為何如此堅持要做網絡平臺,更想不通衛迎松為何會如此決絕,甚至不惜跟“張陽”翻臉。
而作為“中間人”的他,在想不通之余,也十分苦惱,按理說他應該支持張陽的。
畢竟他是林雅堂哥,就私人關系而言,自然是要站在張陽這邊的。
而且張陽也幫了他許多。
可是從個人想法的角度,他是傾向于衛迎松的。
然而,他斟酌再三之后,不出意外還是選擇了相信張陽。
因為在他心中,張陽的每一次選擇,都成功了。
他說電視購物賺錢,最后賺錢了。
他說要加大彩鈴廣告投入,彩鈴廣告業績暴漲。
他創辦了“拍拍網”,拍拍網最后買了一個億。
他創辦了“桔子視頻”,現在視頻網站成了互聯網的香餑餑。
現在他還創立了“影視公司”與“支付系統”,這些他都跟著投了錢,雖然占的股份不多,但總的來說,他與張陽二人,已經是密不可分的合作伙伴了。
如果這時候跟張陽“分手”,勢必會得不償失。
所以,他只能選擇張陽,也不得不選擇張陽。
“衛總,我相信張總的判斷,這樣,你把你的股份轉給我和張總,你拿著錢成立新的公司,至于物流這一塊,你也投了錢,那物流,你那新公司也可以繼續沿用,至于具體期限,張總,你覺得呢?”
“一年吧!后期,物流這一塊,我還會繼續投錢進去!”張陽想了想,說道。
對此,林覺明也跟著附和點頭:“那就一年,物流系統這塊,張總你投多少,那我就投多少!我相信你!”
不得不說,林覺明確實是豁出去了,他把所有的“賭注”都壓到了張陽身上。
反觀一旁的衛迎松,他深深的看了林覺明一眼,心中暗暗嘆了口氣,在沉思了片刻后,隨即對張陽說道:“那好吧!張總,咱們便好聚好散!”
此話一出,張陽眼眶一縮,似乎早有預料,他對著林覺明點了一下頭,說道:“可以!既然如此,三天后,我們便把手續給辦了!”
“好!”衛迎松沒有猶豫,直接答應了。
很快,衛迎松便率先離開了。
待他離去之后,張陽率先站了起來,他先是嘆了口氣,說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去吧!他既然有了新的想法,咱們便留不?。 ?
“哎……就是可惜了!之前你跟我說他有回老東家的想法,我還不信,沒想到……”
“一碼歸一碼嗎?之前他確實幫了公司許多,可利益這東西,只要出的足夠多,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你覺得很難嗎?”
說到這,張陽把目光投向此時唏噓不已的林覺明。
林覺明苦笑一聲,道:“不難!一點都不難!”
“那就對了!與其藏個雷,不如好聚好散!這次……算了!就這樣吧!”
…………
三天很快就過去了。
隨著股權轉讓手續辦理變更,四只羊電商科技有限公司,其股份也重新洗牌,變成了張陽占股百分之六十一,林覺明占股百分之三十八,張力占股百分之一。
此時,張陽仍舊是絕對的大股東。
并且,公司CEO也將由林覺明來擔任。
而張力將不再管電商科技的事,而是擔任四只羊影視公司總經理。
在完成變更之后,衛迎松便離開了公司,返回魔都去了。
據說是準備成立新的電商公司,新公司將與魔都某南韓的公司合作,一同做電視購物。
而林覺明則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他根據張陽的計劃,將電視購物廣告制作改成了電視購物直播。
并且,與各大衛視臺也結束了續約合同的磋商,選擇了“京都衛視”簽訂了合約,打算推出京都“購物頻道”。
只不過,林覺明在和電視臺簽訂合同時,特意規定,他們買的貨不是“實品”,而是“購物劵”。
而這個購物券便是能在四只羊電商平臺——“拼團”上購物的“虛擬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