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半七介紹狀
書名: 幽靈棚子:岡本綺堂驚悚篇作者名: (日)岡本綺堂本章字數: 2229字更新時間: 2024-10-29 14:28:48
明治二十四年[1]四月的第二個周日,有個年輕的報社記者,去淺草公園弁天山的岡田熟食店吃午飯。正逢繁花盛開的周日,游人如織。店里也擠得客人們的餐具幾乎要碰到一起。
記者旁邊坐了個看起來很精神的老人,約六十歲,面前擺了幾樣菜。店里人多,女侍者忙著招呼等候多時的客人,疏于上菜。記者不喝酒。旁邊的老人面前擺著一個酒壺,但他并不多喝,只是打發時間的樣子,不時拿起酒盅抿一口。
正逢賞花時節,店里的其他客人興致很高。醉酒的男人、嬉笑的女人,簡直熱鬧過頭,有些亂哄哄的。不喝酒且一個人來店的記者,只好呆呆地傻坐著。旁邊的老人也是一個人來的,趁著等菜,同記者搭話:“真是熱鬧啊。”
“是很熱鬧。今天天氣好,花也都開了。”記者回答。
“你不喝酒嗎?”
“是的。”
“我年輕時還能喝點兒,上了年紀就不行了。擺這個酒壺不過是打發時間罷了……”
“平時就算了,賞花時節不喝點兒可不行呢。”記者說。
“或許吧。”老人笑了,“不過你看戲里,賞花時節喝得醉醺醺的家伙,多數是些被侍女厭惡的角色,涂白臉的美男子就不那樣。你也是個二枚目[2]般的美男子,喝得臉通紅可不行哪,啊哈哈!”
這樣一番寒暄,兩人熟識起來,老人開始講些淺草舊事。老人中等身材,頗為瘦削,風采雅致,說一口流利的江戶方言,毫無疑問是江戶下町[3]人。在那個年代,還常能看到這樣的老人。
“您住在下町嗎?”記者問道。
“不,我住在新宿附近……以前倒是在神田住過,十四五年前,搬到了山手地區邊上。唱馬子唄[4]的開啟了新時代,江戶子[5]也不見蹤影啦。”老人笑著說。
深入聊下去才知道,老人生于文政六年[6]末,時年六十九歲。記者見他很年輕的樣子,吃了一驚。
“哪里,已經不年輕了。”老人說,“畢竟年輕時就胡來,一點兒也不愛惜身體,越上年紀就越不行了。已經沒有那個精神頭兒了。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嘴和腳還算利索,今天沒拄拐杖,就從山手出發,徒步拜了觀音。其實是為賞花,順道拜了觀音。哎呀,這話若被觀音菩薩聽了,要遭報應的。”
邊聊邊吃完飯,兩個人一起走出店,老人仰頭看著明媚的天空。
“啊,真是個好天氣,這樣春和景明的賞花日不多見。我現在想去向島轉一圈,如果你不介意,要不要一起去?偶爾也陪陪上了年紀的人。”
“好的,請讓我一起去吧。”
渡過吾妻橋去往向島,那里也熙熙攘攘的。兩人邊從繁雜人群中穿過,邊說著話向前走。記者什么也吃不下了,但老人似乎很想請年輕的同行者吃東西,于是就在言問團子[7]喝茶休息。老人的腿腳實在利索,記者跟著他一路走到了梅若。
“怎么樣,乏了嗎?和老年人一起更添一層累吧?我年輕時也這么想。”
從長堤折返,二人又回到淺草,老人邀記者去道別路上的鰻魚店。在奴鰻魚二樓,吃了蒲燒鰻魚。從店里出來時,寬巷中的春燈,已沉入薄薄的霧靄。
“黃昏的鐘聲已經敲響,接下來就是你們年輕人的世界了。老人家我就此別過了。”
“不,我也直接回家。”
老人家住新宿附近,記者家在麹町,兩人回去的方向一致,就在某寺廟前合乘一輛人力車。車上聊了一會兒,記者在半藏門附近和老人道別。
老人請吃了言問團子,又請吃了蒲燒鰻魚,末了還支付了人力車費,年輕的記者覺得過意不去,于是在接下來的周日,帶著伴手禮去拜訪老人。老人家與其說在新宿,其實更靠近淀橋,那時還完全是郊外的模樣。記者按照前幾日問來的地址,找到了老人的住處,庭院相當寬廣,住房卻僅有四間[8]大小。老人和一個老媽子在此過著閑靜的生活。
“哎呀,辛苦你過來。這地方一般除了去堀之內拜祖師[9],都不會有人來……”老人高興地迎著記者。
兩人就此結緣,記者時常去老人家做客。老人給年輕的記者講了很多過去的事情。老人自江戶時代以來久住神田,妻子去世后搬來此地。有個養子在橫濱做生意,如今靠養子給的錢過活。老人說他在江戶時代是做家具生意的,但對自己的過去說得不是很多。
老人有個朋友,在町奉行所做捕吏,即所謂的岡引[10],老人從朋友那里聽來很多捕物的故事。
“我不過是轉述他人的故事而已哦。”
如此聲明后,老人就講了些成為《半七捕物帳》材料的故事,年輕記者將其一一記錄下來。讀者諸君看到這里,應該能夠猜出我就是那個記者,只是老人本名并不叫半七。
老人講的故事,到底是他聽來的,還是假托他人之口講自己的事,恐怕只能任諸君想象了。只是他本人強調都是聽別人說的。老人于明治三十七年[11]秋天,以八十二歲的高壽去世。
我時常被人問起,《半七捕物帳》中的半七老人是不是真的存在。如前所述,我無法明確回答是,也無法說否。若真如老人所說的,他的故事都是聽來的,那半七的原型應該另有其人。但無論如何,我小說中的半七,是以這位老人為原型寫成的。至于書中的地點等其他信息,則視情況而定,有所變更。
《半七捕物帳》中的故事,并非全部是老人講的,也有一些從他人那里聽來的。因無法一一介紹都是誰講了這些故事,因此全都假托出自這位老人之口。
注釋
[1]即1891年。——譯者注(后文如無特殊說明,均為譯者注。)
[2]歌舞伎表演中的美男角色。
[3]商業、手工業者居住區,在東京特指下谷、淺草、神田、日本橋等老城區。
[4]勞動者拉勞作或馱重物的馬時唱的歌。
[5]江戶是東京的舊稱,江戶子指土生土長的東京人。
[6]即1823年。
[7]向島一家創業于江戶末年的糯米團子店,名字取自在原業平游東國時吟誦的一首和歌。
[8]日本古代長度單位,一間約為1.8米。
[9]在日本,祖師指各宗派的創始人,通常特指日蓮宗的鼻祖日蓮上人。日蓮宗的妙法寺位于今東京都杉并區的堀之內。
[10]江戶時代的捕吏,隸屬町奉行所,為與力(江戶時代的中下層武士)、同心(江戶時代的下層官員)的手下,負責搜捕犯人。
[11]即1904年。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長安的荔枝(雷佳音、岳云鵬主演影視劇原著小說)
同名實體書新鮮上市,馬伯庸歷史短小說“見微”系列神作!大唐天寶十四年,長安城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個任務:要在貴妃誕日之前,從嶺南運來新鮮荔枝。荔枝保鮮期只有三天,而嶺南距長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了家人,李善德只得放手一搏……古裝版社畜求生記,帝國夾縫中的小人物史詩。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奪嫡
【古風群像+輕松搞笑+高甜寵妻】【有仇必報小驕女X腹黑病嬌九皇子】《與君歡》作者古言甜寵新作!又名《山河美人謀》。磕CP的皇帝、吃瓜的朝臣、大事小事都要彈劾一下的言官……古風爆笑群像,笑到停不下來!翻開本書,看悍婦和病嬌如何聯手撬動整個天下!未婚夫又渣又壞,還打算殺人滅口。葉嬌準備先下手為強,順便找個背鍋俠。本以為這個背鍋俠是個透明病弱的“活死人”,沒想到傳言害人,他明明是一個表里不一、心機深沉的九皇子。在葉嬌借九皇子之名懲治渣男后。李·真九皇子·策:“請小姐給個封口費吧。”葉嬌心虛:“你要多少?”李策:“一百兩。”葉嬌震驚,你怎么不去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