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朝堂爭吵,賈瑀上任
- 我在紅樓,吃瓜成帝
- 宋元333
- 2104字
- 2024-11-23 21:55:52
“咱們這陛下,還真是疑心病重,又剛愎自用啊。”韓澤感慨道。
“他是不是也太急了,我這才是鄉(xiāng)試,就開始打壓我了?”
韓澤苦笑道:“呵呵,所以這才是太上一直不太放心當今的主要原因,做事太急躁了,這十幾年下來,還是沒點長進。”
“這不就是當年,賈政的翻版嗎?記得他那時也是打算參加科舉,可還是被授官了,最后十幾年沒能提拔!”
“這是準備對我也這樣吧!還別說,這招數(shù)還挺管用的。”
“主公,請放心,明日我聯(lián)合文臣們上書弊端,定將你的封賞給駁回了!”
賈瑀想了想,說道:“你不要出面了,舉人封翰林,呵呵,讓‘幽人’們在京內(nèi)稍微引導一下,引起波瀾,給當今一個難堪就行。”
“這當今,還真當自己是‘雷霆雨露均是天恩’!”
“至于我,我這舉人翰林,也是可以做得的嘛!”
“是,主公!”
賈瑀通知了死侍,去接手當今賞賜的宅子,還需要打理一下,才能搬進去住。
“這貼身丫鬟,到底是要找一個!系統(tǒng)居然不提供女官!”
晚上賈母居然沒有擺宴,也不知道想向誰表達不滿,總不能是府內(nèi)的探子吧!
賈璉和王熙鳳,薛寶釵,還有幾個小的跑到賈瑀的院子里,道賀送禮。
賈璉半開玩笑道:“瑀哥兒,以后咱們可是同朝為官,哥的品級可比你高,你得向哥行禮了。”
這話可把王熙鳳給激惱了,想起白天的場景,她明明是管家的主子,結(jié)果卻沒有資格迎接天使。
“就你那捐來的五品虛官,能跟瑀哥兒這正兒八經(jīng)的解元郎比?”
“也不說給我掙個誥命來!”
“何況我聽說,那翰林院出來最低都是知府,許多尚書、閣老啊,都必須從翰林院走一遭。”
“我看以后啊,咱們家也出個閣老。”
賈瑀很是無奈,也懶得和王熙鳳解釋。
賈璉應該是懂得這里面的門道的,所以也很無奈的看著王熙鳳。
現(xiàn)場除了賈璉,小黛玉也是懂的,畢竟他父親林如海是一甲探花出身,蘭臺寺大夫轉(zhuǎn)任揚州巡鹽御史。
她擔憂的看著賈瑀。賈瑀搖了搖頭,示意她不用擔心,也不要多說。
熱熱鬧鬧了一晚上。
第二日,賈府的謝恩折子大模大樣的遞進宮內(nèi),當今表示收到了,可文武百官卻一片嘩然。
六科給事中基本都是沒事都要噴三噴的人,這下可好,當今這一封賞,那可以大噴特噴了。
“陛下,區(qū)區(qū)一舉子,怎能入翰林?那讓我等進士,有何臉面站在這朝堂之上?”
“陛下,舉人為官者,最高至八品,這是歷朝歷代的傳統(tǒng),哪有舉子任六品官的!”
“陛下,那賈瑀小兒,經(jīng)史子集估計都未讀全,稍微生僻一點的字都可能不認識,怎么可能當好侍讀一職!”
給事中噴完,翰林院噴,翰林院噴完,吏部噴,反正吵吵鬧鬧的沒完沒了。
當今看的樂呵的不行,因為他的目的達到了。
到最后大家都把矛頭直指賈家,直言賈府種種問題,這樣的賈家,不值得陛下這么優(yōu)厚對待。
“各位愛卿,榮寧兩公,對朝廷是有大功的,他們的子孫自是享點福,不為過吧?”
“他們家如今出了麒麟兒,咱肯定是要重用的,爾等無需多言。”
這下賈家更是成為文官的了眾矢之的。
“陛下,前有賈家女入宮,后有賈瑀入翰林,這賈家我看現(xiàn)在也就是一個幸進之臣。”
“陛下,臣聽聞那賈家奢靡異常,不思教誨,那一等將軍整日在家飲酒作樂,哪像是能出麒麟兒的地。
想來賈瑀這解元,考的也是有水分的!”
這還不算,戶部尚書居然親自下場,開始人身攻擊了,“他不是太上的人嗎?這么搞我干嘛,我欠你錢啊?”
“emmm,貌似賈家確實欠著國庫不少銀子沒還。”
韓澤看的是一臉苦澀,要不是空間里,賈瑀叮囑他不要出聲,他都得斬了這幫人。
賈瑀默默的在空間里面吃瓜,一邊去上任咯。
大順朝翰林院位于南薰坊,工部以南,戶部以東,近鴻臚寺,坐東朝西,其衙署后為御藥庫。
轎子來到翰林院門口,通稟之后,侍衛(wèi)放行,卻無人接待,好似沒有賈瑀這人一樣。
進入門廳,內(nèi)堂五楹,堂西為讀講廳,東為編檢廳。
左廊圍門內(nèi)為狀元廳,右廊圍門內(nèi)有二祠,朝南為昌黎祠,朝北為土谷祠。
堂之后為穿堂,左為待詔廳,右為典簿廳。
再后為后堂,該堂朝南,中有寶座,特為皇帝臨寺而設。
后堂東西屋為藏書庫。
院內(nèi)偏東有一井亭,西有一柯亭。
自劉井而東為東齋房,堂前是瀛洲亭,亭下方有鳳凰池。
賈瑀第一天上崗,自然是要找主官報道,翰林院主官為翰林學士。
可巧了,翰林院的典籍說學士今日生病告假了,讓賈瑀大后日再來,學士的病大后日就好了。
典籍是負責翰林院的內(nèi)部事務的,從八品,下屬有侍書、待詔、孔目協(xié)助,共同掌管翰林院的章奏、文移之事,并負責管理翰林院的圖書。
“你家人生病還能預知什么時候好啊!”
“還有,特么的,大后日是休沐日好吧!”
翰林院咱可是有人的,除了編修蔡彥君外,五經(jīng)博士曾平就是其中之一,還有幾名筆貼式,是邵炎彬留下來的。
編修蔡彥君,已因浙江鄉(xiāng)試有功,升任湖州知府,帶著一批賈瑀支援的官員和死侍,開開心心的上任了。
有順一朝,也就翰林院的官員能以七品官職,直接升任四品知府。
曾平是一五十來歲的老頭,也是翰林院的老資格了,別看五經(jīng)博士官職不高。
可人家在經(jīng)學研究方面那可是大佬級別,不然也輪不到他來給皇帝以及皇子皇孫們講經(jīng)了,關鍵是這個職位還是世襲制,這崗位就硬了,畢竟前世鐵飯碗還不能世襲。
曾平走到賈瑀面前,用蒼老平穩(wěn)的聲音:“五經(jīng)博士曾平,見過賈侍讀!”
轉(zhuǎn)頭向典籍說道:“還不給賈侍讀安排位置!”
曾平囑咐這名典籍,別看兩人級別僅僅相差一級,可典籍完全不敢炸刺。
一個單位部門,最不能惹的就是這種能世襲的老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