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我坐在書桌前,電腦屏幕上的光在昏暗的房間里顯得格外刺眼。手指懸在鍵盤上方,我卻遲遲沒有落下。心中滿是猶豫和掙扎。我知道,如果直接用以前的文字填充,或許能省去不少麻煩,但那樣無疑是對自己的作品、對讀者的一種敷衍。于是,我選擇了更為艱難的道路——親自創作。
窗外的夜色深沉,偶爾有幾聲夜鳥的啼鳴劃破寂靜。我深吸一口氣,試圖讓自己平靜下來,將所有的思緒集中在這篇尚未完成的小說上。腦海里不斷浮現出故事中的場景和人物,他們仿佛活了過來,在我的筆下呼吸、行動。然而,每當我想將這些想法具象化時,卻又感到力不從心。
“上學時,為了考試中的800字作文,我可以絞盡腦汁,反復推敲每一個字眼,”我在心中自言自語,“而現在,面對這還剩20000多字的簽約任務,卻怎么也找不到靈感。”我嘆了一口氣,目光落在了桌上那本泛黃的筆記本上。那是我過去幾年間積累下來的創作筆記,里面記錄著無數的想法和靈感碎片。但此刻,它們卻如同遙遠的記憶,難以觸及。
“早知道就不要答應接這么多事情了。”我不禁有些后悔。白天的工作已經讓我身心俱疲,而夜晚,又不得不面對這份沉重的創作壓力。兩份工作,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雙重疊加,讓我幾乎喘不過氣來。
但我不能放棄。這不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更是為了那份對文字的熱愛和執著。我告訴自己,只要堅持下去,總會有靈感閃現的一刻。于是,我再次將注意力轉移到屏幕上,一字一句地敲打著鍵盤,努力讓心中的故事流淌出來。
夜漸漸深了,房間里的空氣似乎也變得更加凝重。但我知道,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完成屬于自己的作品,哪怕過程再艱辛,結果終會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