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千古一帝的誘惑,朱元璋被忽悠了(求追讀)
- 大明:草民朱元璋,拜見永樂帝
- 神羅公子
- 2010字
- 2024-10-30 23:09:36
徐長風微微點頭,目光深邃地注視著眼前的投影:“此地,便是后世的日不落帝國——大不列顛王朝。”
他頓了頓,繼續道,“在后世,這個王朝的強盛延續了三四百年,巔峰時期更是掌控了三千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疆土,統轄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土地和百分之二十的人口。”
“即便是在大明鼎盛時期,這片島嶼所建立的帝國之廣袤,也難以匹敵。”
朱元璋第一次露出震撼之色,眼中掠過一絲復雜的情緒。
他看到畫面中,世界大半的疆土,都在那個日不落帝國的掌控當中,實在是被震撼到了。
在他眼中,普天之下唯有天朝為尊,竟未曾想到后世會有如此龐大的帝國。
徐長風語氣低沉,眼中透出幾分寒意:“然而,陛下,這個強盛的日不落帝國,也是后世打開神州國門、打破天朝秩序的始作俑者。”
“神州幾千年積累的天朝體系,正是從此國的侵入開始,一步步走向崩潰。后世的神州,正是因為這個帝國,才陷入了百年的動蕩。”
畫面流轉,如同展開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長卷。
自夏朝的禹王治水,商朝的盤庚遷殷,周朝的禮樂興盛,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秦朝的統一六國,漢朝的文景之治、武帝雄風,三國鼎立的英雄輩出。
兩晉的衣冠南渡,南北朝的烽火連天,隋朝的大運河貫通南北,唐朝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五代十國的紛爭亂世,宋朝的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元朝的鐵騎踏遍歐亞,明朝的鄭和下西洋……
五千年的歷史,濃縮在這光影變幻之中,看得朱元璋眼花繚亂,如癡如醉。
最后,畫面定格在一個讓他極為不適的場景:剃發留辮,身著古怪服飾的人們,麻木地在街上行走,他們的臉上寫滿了麻木和貧瘠。
“這是清,取代大明的王朝,也是女真人建立的王朝。”徐長風的聲音,不帶絲毫感情色彩,卻如同一道驚雷,在朱元璋耳邊炸響。
“女真?又是異族!”朱元璋猛地站起身,龍袍下的拳頭緊緊攥著,指節泛白。
他好不容易將蒙元韃子趕回漠北,恢復了漢家江山,結果后世子孫竟然又讓韃子入主中原?這讓他如何能忍?
畫面中的景象,更是讓他怒火中燒。街道骯臟不堪,房屋破敗低矮,百姓面黃肌瘦,衣衫襤褸,比起他治下的大明,簡直是天壤之別。
更讓他難以接受的是,那些人頭上拖著一條長長的辮子,穿著他從未見過的奇裝異服,怎么看怎么別扭。
“這……這像什么樣子!”朱元璋指著畫面中的人,怒聲斥道,“這還是我神州衣冠?簡直是胡服騎射,蠻夷之風!”
徐長風沒有接話,只是輕輕一揮手,畫面再次變化,這次出現的是一群骨瘦如柴的人,他們眼神空洞,神情萎靡,正吞云吐霧,吸食著一種白色的煙霧。
“這是鴉片,一種能讓人上癮的毒物。”徐長風解釋道,“因為大清的閉關鎖國和天朝上國的自大,從不列顛開始,西方列強為了平衡貿易,向大清輸送了大量的鴉片,導致神州子民深受其害,民不聊生。”
畫面中,一個官員模樣的男子正在焚燒鴉片,熊熊烈火映照著他堅毅的面容。
“這是林則徐,他力主禁煙,在虎門銷煙,打擊鴉片販子。”徐長風的聲音依舊平淡,“但這卻成為了西方列強發動戰爭的借口。”
緊接著,畫面一轉,出現了無數艘巨大的戰船,船上裝滿了火炮,朝著岸邊猛烈開火。清兵節節敗退,潰不成軍。
“僅僅47艘船,4000名陸軍,就打得大清毫無還手之力。”徐長風的聲音里,帶著一絲嘲諷,“而大清,動用了十萬大軍,卻依舊慘敗。”
朱元璋看著畫面中清兵的狼狽模樣,心中五味雜陳。他雖然痛恨清朝取代了大明,但看到神州子民被如此欺凌,心中也不免感到悲憤。
“這就是大清,一個腐朽不堪,任人宰割的王朝。”徐長風總結道,“這僅僅是其中一個片段,還有更多不堪入目的景象,你想看嗎?”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怒火,沉聲道:“不必了。朕……朕知道了。”
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后世竟然會落到如此田地。被異族統治,被洋人欺辱,這讓他情何以堪?
“陛下,您可希望大明被這樣一個不堪的朝代取代?”徐長風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試探。
朱元璋臉色鐵青,怒吼道:“豈有此理!朕好不容易驅逐蒙元,恢復中原,豈能容忍大明被如此不堪的朝代取代!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徐長風輕輕一笑,緩緩道:“陛下,這正是我來到大明的意義所在。”
“我并非只為指點江山,而是希望讓大明擺脫舊有的桎梏,借后世之經驗取長補短,走上更為穩固的基業之路。”
他停頓片刻,目光掃過殿內,像是要讓每一句話都深入人心,“這也正是我辦‘輔導班’的原因——教大明如何利用天時、地利、人和,在這世界轉折的時機中抓住機遇。”
朱元璋與朱標屏息凝神,生怕錯過一個字。徐長風繼續道:“大明如今占據天朝之位,四方敬仰,若能在此時銳意革新,發展興盛,三百年定律并非不可打破,甚至——四百年,五百年也未必沒有可能。”
聽到這句,朱元璋的眼神霎時一亮,眼中閃爍出豪情壯志。
這個目標,無論是延續江山的愿望,還是以千秋萬代之基讓后世子孫光耀千秋,都深深地打動了他。
徐長風看出朱元璋眼中的渴望,適時補充:“陛下,若能將大明打造成后世不可撼動的基業,那這份功績便不亞于任何一位開創盛世的帝王。”
“日后,這片神州土地上的人們會因您而自豪,奉您為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