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桓公繼位

桓公繼位的元年春季,延續上代國君的外交政策,與鄭國交好。鄭國請求完成許田和祊田的交換。兩國結盟。

宋國的華父督在路上見到孔父嘉的妻子,他目送她從對面走過來,又回頭從后面盯著她走過去,說:“美麗又光彩動人”。這場艷遇直接導致宋國一名重臣和一名國君身亡。

桓公二年春季,宋國卿大夫華父督直接攻打孔氏,殺死孔父嘉而奪取他的妻子。宋殤公發怒很生氣,華父督懼怕被處理,隨后竟然殺害了宋殤公,華父督擁立宋穆公的兒子公子馮繼位,是為宋莊公。華父督宋國公室子弟,官至太宰,很有勢力的大貴族。孔父嘉其實也是宋國國君的后代,但是傳承已經很多代,血緣關系已經很遠了,此時官至大司馬。宋國的朝政掌握在公族手里,他們幾乎包攬了國家所有重要的官職。這些貴族家族長期掌控著朝政大權,對宋國的政治局勢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這些公族就是一代代國君的庶子形成的,比如華父督和孔父嘉,華父督是宋戴公的孫子,孔父嘉是宋國第五任國君宋前湣公的五世孫,另外孔父嘉是孔子的六世祖。

宋殤公和孔父嘉直接被殺,其實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宋殤公繼位后十年間,發生了十一次戰爭,宋國主要和鄭國打仗,孔父嘉作為大司馬主管軍事,連年的戰爭,死傷慘重,國內民眾反戰情緒很高,苦不堪言。華父督對外宣傳都是因為大司馬孔父嘉的原因,導致連年戰亂。在我看來,這其實是宋國內部的政治斗爭,左傳一書記載中,唯一的一個例子,太宰級別的重臣大街上看到另外一個重臣的妻子,見色起意,引發政治血案。后面歷史記載來看,華父督輔佐宋莊公,給各國送禮,為他穩固君位,和鄭國講和,偃兵息鼓,休養生息。之后又輔佐宋莊公的兒子宋閔公,直至29年后的一場動亂,太宰華父督聽到變亂,挺劍登上戰車,起兵討亂的時候被殺。

這場動亂的原由可以追溯到宋宣公,也就是宋殤公的父親,宋宣公舍棄自己的兒子把君位傳給了弟弟宋穆公,而宋穆公為了回報恩情,又舍棄自己的兒子宋莊公,把君位又傳給了哥哥的兒子宋殤公。導致宋國權力結構不穩固,正是這種原因,宋國被衛國說服,一直和收留宋莊公的鄭國為敵,而此時的鄭國國力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

夏季四月,魯國從宋國取來郜國大鼎,置于太廟,這大鼎是宋國為了宋莊公穩固君位送的禮物,同時給齊國、陳國、鄭國都有送禮,見者有份。關于太廟置鼎,魯國大臣臧哀伯說:以前周武王攻克殷商,把大鼎遷到雒邑,還有人有非議。現在這個大鼎顯揚的是違法亂紀,以下克上,這怎么能放在太廟呢。魯恒公不聽,從這里來看魯恒公對周朝禮法沒有敬畏之心,根本不放在心上。

秋季七月,杞侯來魯國朝見,不恭敬。杞侯歸去后,桓公就策劃征伐他。這個時候魯恒公年齡還沒成人,魯國朝堂的話事人應該是公子翚,剛剛策劃政變后的兩人極度敏感,按說一個小國國君大老遠過來朝見,不太可能不恭敬,糾小錯為理由,殺雞儆猴倒是可以理解。

蔡侯、鄭伯在鄧地會見,開始畏懼楚國。蔡國和鄭國是緊挨著楚國的諸侯國。此時楚國已經開始向北拓展勢力范圍了。

九月,軍隊攻入杞國,聲討杞侯的不恭敬。小杞國還是沒有抵抗之力的。

桓公與戎國人在唐地會見,是為了重修友好,這也是繼承了魯隱公的外交政策,與鄭國、齊國交好,與四周小國保持友好關系。

接下來是插播的一段史料,記載晉國大小宗之爭的起因、過程,此時晉國小宗已經傳承到了曲沃武公這一代。

恒公三年,書接上文,曲沃武公進攻翼城,軍隊駐扎在陘庭。韓萬為武公駕車,梁弘作為車右。在汾水邊的低洼地追趕晉哀侯,由于驂馬被絆住才停下來。夜里,俘獲了晉哀侯和欒共叔。這里詳細介紹了幾個人,韓萬就是后期晉國大名鼎鼎的六卿家族韓氏的先祖,欒共叔是后期大卿族欒氏的先祖。

魯桓公和齊僖公在萊蕪會見,這是因為和齊女訂婚。萊蕪在魯國和齊國的中間。

魯桓公和杞侯在山東寧陽縣會見,這是由于杞國要求議和。寧陽縣在魯國和杞國之間。杞國是小國,基本是沒有還手之力的。

秋季,公子翚到齊國迎接齊女,齊僖公護送姜氏出嫁,到了山東肥城市,這是不符合常理的,周禮國君的女兒出嫁都是由下卿或上卿護送,就算嫁給周王室,也是大臣護送,沒有國君護送的規矩。這次嫁人的就是齊僖公的女兒,大名鼎鼎的文姜。齊僖公不僅以國君之尊,親自護送,而且一直護送到魯國邊境。那這場不合常理的婚禮有沒有貓膩呢?有,正是這場婚禮,讓魯恒公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芮伯萬的母親芮姜嫌惡芮伯的寵姬太多,因此把他趕走,讓他住到魏城。芮國和魏城在今天的山西芮城縣附近。芮國地理位置非常關鍵,是黃河溝通南北的交通要道。芮姜是個合格的女政治家,看到兒子不思進取,一怒之下把他兒子趕出了國都。

恒公四年春季,正月,魯桓公在郎地打獵。春秋時期,認為冬季狩獵是可以的。

秋季,秦國的軍隊襲擊芮國,秦軍戰敗,由于小看了敵人的緣故。此時的秦國,竟然越過黃河進攻芮國,進攻的路線大概率是從蒲津渡渡過的黃河。然后不同尋常的是周桓王的軍隊和秦國軍隊聯合找場子來了,包圍芮國,俘虜了芮伯。

恒公五年正月初六,陳侯鮑逝世,陳侯鮑的弟弟陳佗殺了陳侯鮑的太子,這是發生在陳侯鮑病危的時候。按照之前宋國、衛國、魯國內亂的例子看,陳國的權利架構相對穩定,為什么還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從后面的史料看,是鄭莊公背地支持陳佗作亂。鄭國使整個中原諸侯國政治環境的攪局者。

夏季齊僖公、鄭莊公去紀國訪問,想要乘機襲擊紀國。紀國人發覺了。紀國靠近齊國,是齊國拉著盟友鄭國一起干壞事。周恒王奪取了鄭莊公的權利,鄭莊公不再朝覲周恒王,雙方正式撕開臉面。

秋季,周桓王帶領諸侯討伐鄭國,鄭莊公出兵抵御。周桓王率領中軍;虢公林父率領右軍,蔡軍、衛軍隸屬于右軍;周公黑肩率左軍,陳軍隸屬于左軍。從陣容來看,主力是周王室的軍隊。參加者是蔡國、衛國、陳國,宋國因為親鄭國的宋莊公上位,所以沒有參加。但是陳國剛發生政變,此時的陳是親鄭國的,是鄭莊公支持的陳佗,只是表面上大家都不知道,這是背地的交易。蔡國前年和鄭國在鄧地會見,很難說明立場。只有衛國是堅定的反鄭勢力。

鄭國的子元建議用左方陣來對付蔡軍和衛軍,用右方陣來對付陳軍,說:“陳國動亂,百姓都缺乏戰斗意志,如果先攻擊陳軍,他們必定奔逃。周天子的軍隊看到這種情形,又一定會發生混亂。蔡國和衛國的軍隊支撐不住,也一定會爭先奔逃。這時我們可集中兵力對付周天子的中軍,我們就可以獲得成功。”鄭莊公聽從了。曼伯擔任右方陣的指揮,祭仲足擔任左方陣的指揮,原繁、高渠彌帶領中軍護衛鄭莊公,擺開了叫做魚麗的陣勢。

雙方在繻葛(今長葛市北)交戰,周王室的部隊已經深入到鄭國領土內了。鄭莊公命令左右兩邊方陣說:“大旗一揮,就擊鼓進軍。”鄭國的軍隊發起進攻,蔡、衛、陳軍一起奔逃,周軍因此混亂。鄭國的軍隊從兩邊合攏來進攻,周軍終于大敗。軍事是政治的延續,正如前面分析,如果沒有蔡、陳的參加,勝負猶未可知。左右軍在陳、蔡的奔逃下率先崩潰。導致鄭國三軍合擊周王室的中軍。激戰中,祝聃射中周桓王的肩膀,周桓王忍著傷痛繼續指揮軍隊撤退。祝聃請求前去追擊,被鄭莊公阻止,說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話“君子不希望欺人太甚,哪里敢欺凌天子呢?只要能挽救自己,國家免于危亡,這就足夠了”。夜間,鄭莊公派遣祭仲足去慰問周桓王,同時也問候他的左右隨從。

繻葛之戰導致周王室尊嚴喪盡,再無力制約各個諸侯國,王室力量加速衰落。春秋時期諸侯大國紛爭的局面從此拉開了帷幕。

桓公六年,楚武王入侵隨國,此時楚國開始向北擴張。楚國始封地在丹陽一帶,羋姓,經過一代代努力,吞并了很多小國,占據了江漢平原的核心區域,包括現在的京山、宜城、荊州這一區域。從這時開始,楚國開始向北擴疆,挑戰漢陽諸姬。漢陽諸姬是周王室沿著漢水分封的一系列姬姓諸侯,控制著南陽盆地和隨棗通道。其中隨國實力最強。

斗伯比為楚武王出謀劃策提出:楚國擴大軍隊,整頓裝備,用武力逼迫別國,致使他們害怕而團結起來,難于離間。在漢水東邊的國家中,隨國最大。隨國要是自高自大,就必然拋棄小國。小國離心,對楚國有利。少師這個人很驕傲,請隱藏我軍的精銳,而讓他看到疲弱的士卒,助長他的驕傲。熊率且比說:“隨國有季梁在,這樣做有什么好處?”斗伯比說:“這是為以后打算,因為少師可以得到他們國君的信任。”所以雙方在會談的時候,楚武王故意把軍容弄得疲疲塌塌來接待少師。

少師回去后,請求追逐楚軍,隨侯將要答應。季梁勸阻說:上天正在幫助楚國,楚國軍隊顯得疲塌的樣子,是引誘我們。季梁順便還對內政做了勸諫;小國之所以能夠抵抗大國,是小國有道,而大國君主沉溺于私欲。有道,就是忠于百姓而取信于神明。上邊的人想到對百姓有利,這是忠;祝史真實不欺地祝禱,這是信。隨侯一臉疑惑地說道:“我在祭祀時,所選用的牲口不僅毛色純正,毫無雜色,而且個個都長得膘肥體壯;所供奉的糧食也都是精心挑選的,數量充足、品質優良。如此誠心誠意地祭祀,為何還是不能得到神明的信任呢?”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絲不解。季梁無奈回答說:百姓才是關鍵的,是神明的主人。牲口又大又肥,說的是百姓的財力普遍富足;糧食品質優良、數量豐盛,說的是春、夏、秋三季沒有天災,百姓和睦而收成很好。君王應該修明政治,親近兄弟國家。隨侯采納了意見,修明政治,楚國沒有敢來攻打。

夏季,魯桓公和紀侯在成地相會。這是由于紀侯前來商談如何對付齊國滅紀的企圖。此時齊國也開始滅國擴展領土了。紀國在齊國的東部,同在山東半島,是齊國主要的擴張方向。

北戎進攻齊國,齊國派人到鄭國求援。鄭國的太子忽率領軍隊救援齊國。六月,大敗戎軍,俘虜了它的兩個主帥大良、少良,砍了帶甲戎軍三百人的腦袋,獻給齊國。此時的齊國和鄭國是盟友關系,鄭國有之前打敗戎人的經驗。可以說這是一場大勝,不僅砍了帶甲的戎軍三百人,還俘虜了主帥。

當時,諸侯的大夫在齊國防守邊境,齊國人饋送他們食物,讓魯國來確定致送各國軍隊的先后次序。魯國因依照周王朝所定的次序,把鄭國排在后面。鄭太子忽認為自己有功勞,很惱怒,所以四年之后在郎地和魯國打了仗。國際政治勾心斗角,上一次三國關于許國的領土就互相耍心眼。這次齊國又是擺了魯國一道,讓鄭國和魯國生了嫌隙。那魯國能不能把鄭國排在前面呢,其實也不合適,這就是個陽謀。此時活躍在國際舞臺的諸侯,宋國、陳國、虢國是公爵,齊國、晉國、衛國、蔡國、魯國、紀國是侯爵,鄭國是伯爵。按照周禮排名,此時軍功最高的鄭國,可能排在最后一位。所以鄭國此次的主帥太子忽很惱怒。

鄭國太子忽率兵擊退戎人,齊僖公很欣賞他,請求把宗室女嫁給太子忽,但是太子忽拒絕了。在這之前,齊僖公想把嫁給魯國的文姜許配給太子忽,也被太子忽拒絕了。第一次拒絕齊國,太子忽的理由是齊國強大,不是我的配偶,求于自己,多受福德,靠我自己就是了,要大國干什么。第二次拒絕齊國,太子忽的理由是,我為齊國沒有做什么事情,尚且不敢娶他們的女子。現在由于國君的命令急忙地到齊國解救危急,反而娶了妻子回國,這是利用戰爭而成婚,百姓將會對我有什么議論呢?很明顯第二次的理由是場面上的套話。從第一次的理由看,太子忽認為齊國強大,不想以后被齊國干涉內政。而且對自己的實力比較自信。但是吧,太子忽低估了江湖的血雨腥風啊。

冬季,紀侯前來朝見,請求魯國代紀國取得周天子的命令去向齊國求和。桓公告訴他說自己做不到。這個時候的紀國危機感十足,請求魯國去求周天子講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缙云县| 赫章县| 金塔县| 磴口县| 镶黄旗| 江永县| 张家口市| 广东省| 阿克陶县| 东海县| 肇庆市| 雅江县| 涿州市| 高碑店市| 阿巴嘎旗| 通许县| 衡阳县| 班玛县| 昔阳县| 浮梁县| 安吉县| 伊金霍洛旗| 沂南县| 资阳市| 和平县| 巴马| 色达县| 无棣县| 普兰店市| 宝鸡市| 大悟县| 政和县| 河北区| 郸城县| 安义县| 呼图壁县| 莱芜市| 民和| 丹寨县| 呼玛县| 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