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蒸餾
- 大唐:我一個貪官懂點科學怎么了
- 小二拿筆
- 2148字
- 2025-03-01 00:01:00
秦淮將陶甕放在鐵架子上,下面放上省油燈,將玉液酒倒進陶甕。
這陶甕秦淮特意讓楊潛處理過,上方可以密封,側面挖出一小口,作為接口。
從樂器上取下的銅管已經在秦淮的大力掰扯下,前端約半米取直,尾端呈螺旋形垂直向下,如此形狀也是為了加長蒸汽的冷凝時間,增加接觸面積,同時避免堆積,影響氣流暢通。
銅管螺旋部分放在搗衣砧上,澆上冷水。
銅管尾部直接銅罌,用于裝酒。
點燃省油燈,置于陶甕下方。
趁著加熱的功夫,秦淮取出一尾馬毛,以繩系于陶甕正上方,打開陶甕蓋子。
“關鍵是溫度控制。”
看著已經初步搭出來的簡易蒸餾設備,秦淮喃喃自語。
雖然知道酒精與水的沸點不同,但是溫差不大,酒精的沸點在78°C,水的沸點是100℃。
這個時候沒有溫度計,如何控制溫度就成了關鍵。
加熱、汽化、冷凝、收集,四步完成蒸餾提純。
說起來簡單,但是即使溫度控制無錯,也會有一部分水蒸氣混入其中,所以憑借現有的設備,秦淮不可能得到純酒精。
撐死就到95%。
不過秦淮也不需要這種濃度的酒精,75%即可。
沉思之際,陶甕里已經傳出了水汽翻滾的聲音。
秦淮忙將馬毛扶正,以固定角度和距離懸于上方,觀察分叉的角度。
當蒸汽使馬尾呈140度展開時,即達到最佳蒸發狀態。
這是他以前大學時期聽到的土方法,那個老教授就喜歡鼓搗這玩意兒。
為了驗證這個土辦法的準確性,秦淮昨天特意試過一次,他先是用純水燒開至沸騰,開水的水蒸氣能將馬尾毛展開180度。
這也側面說明140度的展開角度是有一定道理的。
秦淮根據勾股定理,用硬紙片制作出了簡易角度測量器,雖然只能測量30度及其倍數,但是對于這種簡易設備也是夠用了。
60度。
90度。
120度。
150度。
“溫度高了,看來還是太近了。”
他隨即調整了鐵架子的高度,離火焰遠了一些。
隨著火源的遠離,蒸汽立時減少。
就這樣,秦淮一邊測量著馬尾毛展開的角度,一邊調整火焰的距離。
他的手也被蒸汽燙的通紅。
“好了,差不多了。”
“先蒸餾一波,看看效果。”
“如果測試結果可以,以后就按照這個酒量和鐵架高度。”
秦淮扔掉馬尾毛,蓋上蓋子,用水封住,將銅管直線端接到陶甕側口。
“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吧。”
秦淮看了眼天色,不知不覺已經到中午了。
第一甕玉液酒已經停止了沸騰,蒸汽大幅減少。
銅罌已經滿了,這銅罌口小腹大,還能密封,特別適合盛酒。
他將廢液倒出,重新加入等量的新的玉液酒。
然后往省油燈注入花椒油。
換了一個銅罌。
拍了拍手,離開了試制廳。
卻不料,門口早有人等候,竟是高橋鄉的李玖。
“李玖,你一直在這里等著?怎么不讓人通稟一聲。”
李玖憨憨地笑著,說道:
“等會兒無妨的。”
“何事找我?”
“秦縣令,我們磚窯在三郎君的指揮下,昨日就已經開始燒制了。”
“哦?效果如何?”
“特意請您去看看。”
大關磚場。
一條長約十米的土方上,依次擺放著數量壯觀的青條磚。
秦淮拿起一塊,形制跟樣品磚一致,邊角清晰,堅硬異常,就是好像重了一些。
“燒得很好,你們辛苦了。就是,是不是重了點?”
“秦縣令,這磚昨日剛剛燒好,現在重點正常,等晾曬幾日后就可以用了。”
秦淮哦了一聲,隨即問道:
“上次說的空心磚?”
李玖神情略顯緊張,搓著手,拘謹說道:
“就是想請您看看這空心磚的,您請這邊來。”
說著,就把秦淮領到了土方的盡頭,上面擺著一綹空心磚。
邱三正聽到聲音,也從磚窯里面小跑著趕了過來,肅容道:
“秦縣令,我辦事不利,這空心磚沒燒成,請您責罰。”
“不關三郎君的事情,是我技藝不佳。”李玖忙解釋道。
土方上的空心磚,正中間被挖空,像是一個方形水杯的樣子,只不過大多磚的邊緣都已經有缺損,更嚴重的是,側邊都已塌陷。
哪怕是用于非承重的墻體,這磚都是不能用的。
秦淮沒有埋怨二人,而是笑著說道:
“這種情況我已經有心理準備了,試驗嘛,總歸有失敗的,跟你們二人無關,無需自責。
李玖,你燒磚多年,是不是早就知道這空心磚燒不成?”
李玖以為秦淮是怪他沒有提前提醒,驚慌道:
“秦縣令,我是知道空心磚不好燒,不過我們這里的黏土質量高,還含有細小的礦粒,我自己也想嘗試一下。
而且,這次燒出來的空心磚,幾乎就要成型了,已經遠遠超出我的預計,按照以往的燒磚經驗,怕是成型都困難。”
秦淮聞言,隨即腦筋一轉,笑道:
“你無需緊張,我并無責怪之意。
按你所說,如果我們適當增加邊緣厚度,或者改成蜂窩狀的空心磚如何?”
秦淮說著,比了比手勢,解釋了一下什么是蜂窩狀空心磚。
李玖聞言,略作思考,還是搖了搖頭。
“哦?為何不可?”
“不管是增加邊緣厚度還是掏出圓心空,解決的都是側邊倒伏的問題,可是邊角太多,缺損問題恐怕難以避免。”
秦淮早就料到會是這樣,隨即指著遠方正在冒煙的高爐,拋出心中早已有的方案:
“如果把高爐的礦渣、殘炭和爐灰都加進來呢?”
邱三正和李玖聽到這個方法,都是眼前一亮,尤其是邱三正,他最近幾日一直跟李玖討論工藝,如今受到秦淮點撥,瞬間心明腦亮,對著李玖大喜道:
“李公,可以一試,可以一試呀。”
李玖也是非常興奮,他浸淫此道多年,沒人比他更清楚,空心磚一旦燒成,對于房屋建筑的營建,會帶來多大的改變。
“秦縣令,您真乃神人也。”
秦淮微微一笑:
“等到以后有煤...”
秦淮本想說洗煤的事情,想了想,還是作罷。
他有更好的方案,只不過,還不到時候。
多說無益。
咽下想說的更好的方案,秦淮說道:
“既如此,你二人就此開始,再做嘗試吧。”
“對了,燒好的磚,就晾放在渡口那里,那里最顯眼,能讓所有路過的人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