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磚窯
- 大唐:我一個貪官懂點科學怎么了
- 小二拿筆
- 2571字
- 2025-02-24 00:03:00
隨后的兩天,秦淮在等待大關營建的過程中,去了一趟織坊,看到現在紫色綾紗的紡織工作一切順利,而且李施群對這個工作十分上心,不僅派來重兵把守,一有機會就到現場監工。
這讓秦淮非常放心,這個李施群和他雖然算不上朋友,但是不愧為李翛重用的人,十足一個‘抓落實’的好手。
織坊有他的參與,當不會再出什么大的問題。
這一日,秦淮正與高歷本商議一處爭議案件。
驛站來人了。
“報,句容縣來函一封、丹陽縣來函一封、延陵縣和金壇縣各來函一封。”
“這么多?我們的鄰縣為何紛紛同時來函?”
高歷本疑惑看向秦淮,秦淮卻是微微一笑,示意驛使將幾封公函交予高縣尉。
高縣尉一封接一封打開,眉頭也是越來越皺。
“秦縣令,你給他們都發了什么函?怎么全是婉拒之言。而且句容縣還特意提到,希望我丹徒主政官多將精力放在本職工作上,少做些離經叛道的事。”
“句容縣縣令張佑?”
“是的。”
“也對,張縣令出身高貴,自是看不慣我這做派。”
“秦縣令,您到底給他們發了什么函?”高歷本再次出言詢問。
“也沒什么,就是希望他們能準我率領丹徒眾官吏去他們縣參觀一番。”
“參觀何物?”
“磚瓦窯。”
“啊?”高歷本聽到這個東西,嘴巴直接張大,顯然是又驚又疑。
“為什么突然想到要參觀這等污...場所?”
“燒磚砌瓦,何談污穢?”
“秦縣令,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文人官吏,一般都不會去這樣的地方。”
“磚瓦乃我朝極為重要的營建材料,事關官家土木營建以及民生大事,我等自當了解周詳。”
高歷本一下子沒轉過彎來。
磚瓦重要與否,跟參觀磚瓦窯有什么關系?
難不成你參觀一下,百姓們就都能用得起磚了?
秦淮看到高歷本臉上仍未釋然的表情,心中嘆了一口氣。
“封建觀念的入心入腦之深,遠超我的想象。哪怕是高歷本這樣的人,依然深陷四書五經的框架里,一身的腱子肉也遮不住骨子里舊文人的腐朽之氣。”
“來人,通知劉縣丞,還有二堂、六房主事,明天一早,起身高橋!”
“喏。”
...
高橋鄉。
秦淮領著除了顧主簿之外的丹徒各官吏、小廝,二十多人浩浩蕩蕩,縱馬經驛路來到此處。
提前到達的小廝,攜一老者,在鎮口等待。
“秦縣令,我是高橋鄉的耆老李方濟。諸位官家一路辛苦,可前往驛站歇息一番。”
“耆老,我等來此處,只為高橋磚窯而來,就不歇息了,煩請耆老帶路。”
“磚窯?”李方濟聽到此處,頗感詫異,只是想到自己鄉里的情況,還是硬著頭皮說:
“還是請您稍息,容老兒去收拾一番,妥當之后再來請您,如何?”
“既是參觀,當看實情。現在就去吧!”
秦淮說完,直接下了馬,見老者欲言又止,笑了笑,出聲安慰道:
“耆老不必擔心,今日只看實情,不管如何,都不會牽罪于任何人。只管放心領路即可!”
見秦淮如此堅持,李方濟也不好再推脫,領著二十幾人往鄉南邊走去。
縣丞劉傳之緩了緩腳步,悄悄離秦淮遠了一點,用胳膊拱了拱高歷本,小聲說道:
“高縣尉,這是搞哪一出?”
“高橋磚窯咋了?燒出金子了?”
高歷本搖了搖頭,表示他也不知道。
劉傳之剛想說話,就聽到前方一道聲音傳來:
“到了!”
他連忙看向前方,只見在這座鄉鎮的邊緣,矗立著一處外表頗為破敗的磚窯,地面上散落著一些破碎的磚塊和陶片。
整個窯洞只有一處還有煙氣冒出,寥寥幾個人穿梭其中。
劉傳之見狀,快步走到了前面,怒聲道:
“你這磚窯,何至于破敗如此?是官雇還是民雇?”
所謂官雇,指的是整個產業都是官家的,這些工人就是雇傭過來干活,工資微薄,可以免除部分稅賦。
而民雇,指的是磚窯由私人建設,走的是燒磚賣磚的從商路子。
聽到縣丞的斥問,李方濟明顯有些惶恐,不安地說道:
“最開始是官雇,后來因為牙匠們不夠,改為了民雇。”
“既是民雇,為何荒廢至此?”
李方濟剛準備回話,突然想到了什么,話到了嘴邊又咽了回去,僅僅吐出幾個字:
“經營不善。”
秦淮看著里面還在忙碌的幾個人影,說道:
“耆老,讓牙匠們停了工,都喚過來休息一下。”
不一會兒,幾個光著上半身、皮膚黝黑的枯瘦漢子,就集中到了磚窯的門口,看著這些著官衣、牽駿馬的大人物,全都是低頭不語,看都不敢看一眼。
獨有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眼睛不時地好奇張望。
“小郎君,你叫什么名字?”
“八娃。”
“你學燒磚多久了?跟誰學的?”
“一年,就跟著我阿爹和哥哥們。”
八娃指了指身邊的幾位。
原來是一個家里的人。
“看來你們的燒磚技術很差呀,這里都快倒閉了。”
秦淮指了指這已經瀕臨荒廢的園子,調侃道。
少年八娃一把推開想要攔著他回話的人,急切道:
“誰說我們技術差,我阿爹給長安燒過磚,蓮花紋都會燒。
要不是燒一塊就被搶一塊,我們怎么會倒閉?”
“哦?這么說是有人搶你們的磚嘍,誰搶的?”
耆老李方濟頓時咳嗽了一聲,想要攔住八娃回話,卻被秦淮喝止了。
八娃指了指秦淮身后,大聲答道:
“就穿這種衣服的人!”
秦淮往身后看去,幾個身著統一黃色圓領袍衫的衙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甚是慌張。
高歷本趕緊回道:
“秦縣令,我的手下不可能做這種事情。”
“高縣尉莫要緊張,你的人品我是信得過的,只不過,你能保證我丹徒縣每一個里正、坊正,都不會干這種事嗎?”
高歷本想了想,搖了搖頭。
秦淮沒有繼續說下去,也沒想要查是哪些人搶了民雇磚窯的磚,害得他們無以為繼。
他其實對這種情況早已知曉。
最近,他一直在思考手工業的發展。
從‘官雇’到‘民雇’,看似給了手工業者更大的自由度,本質上還是官家沒有錢去經營手工業。
但是用磚的需求是不會減少的,所以開放民雇之后,所謂的官家,便以減少莫須有的徭役為由,光明正大的搶過來用,分文不給。
這就導致這個時期的手工業,囿于小作坊,難有發展。
他前兩天特意發函給幾個鄰縣,說要考察一下磚瓦窯,除了想要立一個‘重視手工業’的荒誕人設,為自己接下來投身大關鋪墊之外,也是真的想看看其他地方的手工業情況。
結果毫不意外的全部拒絕了他的參觀。
可見,各地情況基本一樣。
...
耆老李方濟看到這些官家神色頗為難看,心道闖了大禍,連忙領著眾人跪了下來,說道:
“秦縣令,小兒口言無狀,沖撞了官家,還請您大人大量,莫要與他們一般見識。”
秦淮看著跪在地上的幾人,臉上枯瘦見骨,無一絲血色,擺了擺手,示意他們站起來。
“八娃,你們家是不是已經沒了田地?”
“是的。”八娃以為闖了禍,抹著眼淚說道。
“何以為生?”
“我們自己去山里撿點柴,挖點黏土,偷摸燒幾塊磚,換點米吃。”
秦淮上前摸了摸他的頭,帶點寵溺地說道:
“想不想換個地方燒磚?有大米飯吃,還能給你娶個親。”
八娃眼睛一亮,說道:
“想,只是,我哥哥們都還沒娶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