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位匯編語言程序設計(第3版)
- 錢曉捷主編
- 1226字
- 2024-10-29 18:49:56
1.1.3 Intel 64處理器
隨著互聯網、多媒體、3D視頻等技術的發展,信息時代的應用對計算機性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32位單核處理器已不能滿足這一要求。
1.Intel 64結構
一直以來,80x86處理器的更新換代都保持與早期處理器的兼容,以便繼續使用現有的軟硬件資源。但是,Intel公司遲遲不愿將80x86處理器擴展為64位,這給了AMD公司一個機會。AMD公司是生產IA-32處理器兼容芯片的廠商,是Intel公司最主要的競爭對手。AMD公司的IA-32兼容處理器,其價格低于Intel,但性能卻沒有超越Intel。于是,AMD公司于2003年9月率先推出支持64位、兼容80x86指令集結構的Athlon 64處理器(K8核心),將桌面PC引入了64位領域。
2005年,在PC用戶對64位技術的企盼和AMD公司64位處理器的壓力下,Intel公司推出了擴展存儲器64位技術(Extended Memory 64 Technology,EM64T)。EM64T技術是IA-32結構的64位擴展,首先應用于支持超線程技術的Pentium 4終極版(支持雙核技術)和6xx系列Pentium 4處理器。隨著EM64T技術的出現,IA-32指令系統也擴展為64位,稱為Intel 64結構。這之后的Pentium 4處理器、Pentium E系列多核處理器、酷睿(Core)2和酷睿i系列多核處理器等都支持Intel 64結構。
Intel 64結構為軟件提供了64位線性地址空間,支持40位物理地址空間。IA-32處理器支持保護方式(含虛擬8086方式)、實地址方式和系統管理方式,Intel 64結構則引入了一種新的工作方式:32位擴展工作方式(IA-32e)。IA-32e除有一個運行32位和16位軟件的兼容方式外,還有一個64位工作方式。在64位工作方式下,允許64位操作系統運行存取64位地址空間的應用程序,還可以存取8個附加的通用寄存器、8個附加的SIMD多媒體寄存器、64位通用寄存器和64位指令指針等。
2.多核技術
單純通過提高時鐘頻率來增加處理器復雜度的傳統方法已經很難提升處理器性能,傳統方法還帶來功耗劇增、發熱量巨大的問題。于是,多核(Multi-core)技術應運而生。多核處理器是指在一個集成電路芯片上存在兩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核心,依靠多個處理器核心相互協作同時執行多個程序線程以提升性能。基于不同的處理器內部結構,Intel公司推出了多款多核處理器,目前主要是Intel奔騰E系列多核處理器、酷睿2和酷睿i系列多核處理器。
另外,SSE系列指令集繼續豐富,酷睿2補充了SSE3指令(即32條SSSE3指令),又推出增加了54條指令的SSE4指令集。其中,47條指令在Intel公司面向服務器領域的至強(Xeon)5400系列和酷睿2至尊版QX9650中引入,稱為SSE4.1指令,這些指令致力于提升多媒體、3D處理等的性能;其余7條指令稱為SSE4.2指令。
Intel酷睿2系列之后是酷睿i系列處理器,面向高中低端市場分成i7、i5和i3系列??犷系列處理器支持大容量三級高速緩沖存儲器(L3 Cache),內部集成主存控制器和圖形處理器(顯示卡)等,性能進一步提升。例如,2013年推出的第4代i7系列具有4個處理器核心,支持8個線程,時鐘頻率可達3.90GHz,L3 Cache容量可達8MB,集成Intel HD Graphics 4600圖形處理器。
為了滿足移動設備(筆記本計算機和智能手機)的低功耗需要,Intel公司從2008年開始推出Atom(凌動)處理器。
Intel公司充分利用集成電路生產的先進技術和處理器結構的革新技術,推出了多種Intel 80x86系列處理器芯片。支持64位處理器和64位軟件的個人計算機已獲得廣泛應用。
- LaTeX Cookbook
- 摩登創客:與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共舞
- 深入理解Django:框架內幕與實現原理
- Visual Basic程序設計實驗指導(第4版)
- ADI DSP應用技術集錦
- UML 基礎與 Rose 建模案例(第3版)
- Julia高性能科學計算(第2版)
- Access 2010數據庫應用技術(第2版)
- Yii Project Blueprints
- Java網絡編程核心技術詳解(視頻微課版)
- Spring技術內幕:深入解析Spring架構與設計原理(第2版)
- 計算機應用基礎項目化教程
- IBM Cognos TM1 Developer's Certification guide
- 基于JavaScript的WebGIS開發
- MonoTouch應用開發實踐指南:使用C#和.NET開發iOS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