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位匯編語言程序設計(第3版)
- 錢曉捷主編
- 615字
- 2024-10-29 18:49:55
1.1.1 16位80x86處理器
1971年,Intel公司生產的4位處理器芯片4004宣告了微型計算機時代的到來。1972年,Intel公司開發了8位處理器8008芯片;1974年,生產了Intel 8080;1977年,Intel公司將8080及其支持電路集成在一塊集成電路芯片上,形成了性能更高的8位處理器8085。從1978年開始,Intel公司在其8位處理器基礎上陸續推出了16位結構的8086、8088和80286(也可以表示成Intel 286,本書采用80286這種形式)等處理器,它們在IBM PC系列機中獲得廣泛應用,被稱為16位80x86處理器。
1.8086
1978年,Intel公司推出16位8086處理器,這是該公司生產的第一個16位芯片。8086的數據總線為16位,地址總線為20位,主存容量為1MB,時鐘頻率為5MHz。8086支持的所有指令,即指令集(Instruction Set)成為整個Intel 80x86系列處理器的16位基本指令系統。
為了方便與當時的8位外部設備連接,1979年,Intel公司推出準16位處理器8088。8088只是將外部數據總線設計為8位,內部仍保持16位結構,指令系統等都與8086相同。隨后的80186和80188則分別是以8086和8088為核心并配以支持電路構成的芯片,但它們在8086指令系統的基礎上增加了若干條實用指令,涉及堆棧操作、輸入/輸出指令、移位指令、乘法指令、支持高級語言的指令。
2.80286
1982年,Intel公司推出仍為16位結構的80286處理器,但地址總線擴展為24位,即主存儲器具有16MB容量。80286設計了與8086工作方式一樣的實方式(Real Mode),還新增了保護方式(Protected Mode)。在實方式下,80286相當于一個快速8086。在保護方式下,80286提供了存儲管理、保護機制和多任務管理的硬件支持。為支持保護方式,80286引入了系統指令,為操作系統等核心程序提供處理器控制功能。
- ASP.NET Web API:Build RESTful web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 on the .NET framework
- Learning PostgreSQL
- OpenShift開發指南(原書第2版)
- 華為HMS生態與應用開發實戰
- Raspberry Pi for Secret Agents(Third Edition)
- Podman實戰
- 21天學通C++(第5版)
- Learning Hadoop 2
- Qlik Sense? Cookbook
- 零基礎學Python編程(少兒趣味版)
- Python商務數據分析(微課版)
- IBM Cognos TM1 Developer's Certification guide
-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with Parse using iOS SDK
- Python GUI Programming Cookbook(Second Edition)
- Android編程權威指南(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