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九字箴言《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 【求追讀】
- 三國:慢著,我爹袁術不是敗家子
- 鳳溪凰躍
- 2041字
- 2024-10-28 23:58:55
理清了南陽郡只能作為棋盤的作用,袁耀也開始考慮后續將在何處安家作為基本盤的考量。
思慮一番,袁耀的答案便是淮南之地。
沒錯,就是原史上袁術兵敗匡亭后的第二個根據地。
為何是淮南呢?
種種因素可太多了。
先從歷史大勢來看,后世唯一一位從南伐北并問鼎天下的明太祖朱元璋就是淮南為龍興之地從而開啟了問鼎天下的傳奇。
自古有“南不勝北”之說。
這都是由于江南政權往往偏安一隅于長江以南之地導致勢力過不了江難以進取中原。
長江是江南的天塹,護佑南方之地的周全使北方精銳步騎無有用武之地。
可凡事有利就有弊,滾滾江水阻攔北軍南下,也同樣令南軍受阻于江水以南。
故而歷朝歷代的南朝有為之主絕不會選擇偏安江南坐以待斃。
往往都會盡全力爭奪江北各個渡口駐軍,以為北伐之基。
而淮南,荊襄就是江北之要沖。
北軍得二地,則擁有防御南軍的主動權。
南軍若得,便能反攻北軍。
東漢之時,淮南之地分為九江、廬江二郡所囊括的地域頗大。
揚州六郡,其中吳郡,會籍郡,丹陽郡,豫章郡并為江東四郡。
江淮之地于長江以北,分為九江,廬江郡。
袁耀結合前世研究的經驗也能夠想明白,淮南毗鄰長江邊上,向北便與兗、豫,徐等腹地相鄰。
只要能立足淮南之地,便握有了先機。
到那時候,率眾渡江平定江東數郡,以江東屯田養民供給錢糧作為穩定的大后方,江淮則作為進攻中原的支點。
進能穩定爭天下,退亦能成一方霸主。
何況袁氏坐斷汝南周邊郡縣無不受袁家福澤,以揚州為起家根本將會更為容易的掌控地方。
這是其一,其二則是淮南之地三國時代遍地的精兵強將。
江表十二虎臣將近一大半都出自江北。
東吳四大都督更是三人皆乃江淮俊杰。
淮南多出英才,如此寶地豈能放過?
其三,那就是淮南與汝南毗鄰。
背靠家族也能迅速發展壯大。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淮南有利于積蓄力量。
由于這時候的江東四郡各個諸侯都不過是些臭魚小蝦輕易就能平定,到時擁有整個揚州之地便擁有十足的戰略縱深了。
“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
袁耀喃喃念叨著,心下愈發覺得淮南、江東之地十分有利于暗自積攢實力。
地緣與人和等種種因素下來,全據揚州怎么都比待在南陽中間成為眾諸侯嘴邊的夾心漢堡包好太多了。
“只是不能主動舍棄南陽,要不然必令骷髏王老爹不喜。”
袁耀沉吟半響,也皺眉沉思著:“南陽好歹是戰略要地就此輕易丟掉太可惜了,得讓這地發揮應有的價值才是。”
“讓四通八達的南陽郡為棋盤,吸引各方注意。”
“這樣短期之間就能獲得難能可貴的發展揚州契機。”
越想他胸間也愈發有底氣,神色自信。
“南陽為棋盤,那該讓誰能任棋子呢?”
袁耀輕輕撫摸了一下下巴,略顯青澀的思索著。
他做為執棋者對棋子的人選也十分鄭重。
南陽畢竟是兵家必爭之地,安排棋子可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
棋子能力強了,那就不受掌控了。
棋子要弱了,怕是地盤頃刻間就會化為烏有,被眾諸侯鯨吞了。
“這枚棋子該安排誰為好呢?”
袁耀一時也有些沒有頭緒,略顯煩心。
不過已經初步定下了計劃,稍作思索后袁耀倒也并不那么著急。
隨著時間一日日的過去,袁軍士卒的整體戰力與戰陣磨合也越發嫻熟起來,比之先前的軍紀散漫軍營里弄得烏煙瘴氣的情況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就在袁軍將士進一步磨合時,安插北邊的大批斥候也相繼傳回了最新軍情。
大帳之中。
一位位探子面對著案上正襟危坐的袁耀拱手匯報道:“啟稟公子,近日來中原局勢變幻,后將軍先是派遣大將劉詳率前鋒進駐匡亭。”
“然后令兗州刺史金尚攻伐兗州,后將軍則分兵一支屯封丘。”
“聽聞我等南下之時,后將軍還修書數封招撫并州郡縣的一眾黑山賊余部跟南匈奴單于于夫羅助陣。”
“另一邊,剛受兗州士族推舉為兗州刺史并降服百余萬青州黃巾賊的曹操已率眾疾奔陳留而來。”
“中原戰事要一觸即發了!”
耳聞著一位位斥候拱手如實稟告著詳情。
袁耀坐于席上,表面上不為所動臉色十分平靜,但心下卻早已心急如焚。
“時不我待呀!得盡快提軍北上救援了。”
“要不然就憑便宜老爹麾下這幫將領,指定要重蹈原史上的悲劇。”
暗自思忖之下,袁耀面上頓生出緊迫感。
就在他閉目沉思之時,此刻的軍帳可熱鬧太多了。
兩側屹立著的眾將校聽聞自家后將軍的排兵部署,皆是滿懷著大笑之色道:
“后將軍親率主力北伐中原,麾下兵多將廣實力超群,如今又有徐州陶謙、幽州公孫瓚互為協助,想來后將軍全據中原之日不遠矣!”
“區區中原算得了什么?”
“以后將軍的野望恐怕不僅僅局限于中原。”
“此番荊州兵被大敗,前線我軍也掌握著絕對優勢。”
“等后將軍全殲敵軍之時,便是全據中原一統之時。”
耳聞其聲,袁耀感受著諸將校的樂觀不由是眉宇緊皺。
眾人都在前番這一戰中或多或少有所膨脹。
又兼袁術兵力此番遠在曹操之上。
眾人皆以為,曹兵不堪一擊爾!
袁耀神情愈發緊繃起來,臉色頗為嚴肅。
唯有他心里最清楚,越是盛氣凌人之時越是危機四伏的時候。
“老將軍,近日來將士的操練如何了?”
“比之以前如何?”
隨著袁耀側首相問,從側的黃忠迅速拱手應諾:“啟稟公子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當中,各部士卒戰意昂然不似之前那般軍紀散漫。”
“好!還請老將軍傳令下去,命各部即刻準備行裝,隨時與本公子北上。”
一記高呼聲,袁耀揮手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