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世間有仙?震天七傷
- 武當,宋青書
- 黃連山客
- 2087字
- 2024-11-23 07:04:24
整個倚天世界,這個元末時代。
乾坤顛倒、黑白不分,善惡難辨,是非不清。
整個世界仿佛都在腐爛,烏煙瘴氣、魑魅橫行。放眼望去,滿目瘡痍。
所謂的名門正派,不過是沒爛的那么徹底罷了。
宋青書想要一展胸中抱負,救天下萬民于水火之中,建立一個嶄新的世界。
必將橫掃乾坤、蕩平宇內,扶天地正氣、驅鬼祟邪氣。
此等大事,非要大破大立不可!
實力!實力!還是實力!
沒有實力,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宋青書從沒想過做什么勞什子的皇帝。那太過無趣,也太過勞累。
宋青書只是想利用自己所知的劇情走向,醞釀一記殺招——人發殺機,地覆天翻。
從而攪動天下風云,做一次推動天下大勢走向的執棋人。
只是宋青書目前實力太弱,手中的勢力太弱,所以不得不以身入局罷了。
“青書,你撞見成昆與汝陽王府勾結,他沒有出手拿你?”
隨意打發了天鷹教,張三豐又問起了成昆和汝陽王府。
顯然成昆這個師奸徒妻、滅徒滿門的大壞種,引起了張三豐的極大不爽。
宋青書心里一動:“如果能請動太師父下山,成昆那廝必定插翅難逃。”
當即將自己與汝陽王府遭遇之事,詳細講了一遍。
宋遠橋聽到宋青書這一番驚險遭遇,不由驚出一身汗來。
只是師父當面,要事在前,一時不便關切詢問兒子罷了。
宋青書已然說明黑玉斷續膏和金剛血煉法門之事。
只是黑玉斷續膏是真是假,還有待時間驗證。故而張三豐和宋遠橋、宋青書著急也沒用。
而金剛血煉法門雖然重要,但與成昆、汝陽王府相比,卻相形見絀。
只可惜,張三豐遙望房外許久,最終也沒提親自下山抓捕成昆之事。
便是傷了三叔俞岱巖的阿三等人,張三豐也只是夸獎宋青書殺的好,
讓宋遠橋、宋青書日后再尋到,必殺不饒。
宋青書穿越到這個世界足有十六年之久,眼看就要十七歲。
卻總感覺自己的見識越來越回去,尤其是兒時在武當山下生活時的場景。
那時,無論孩童還是大人,都在講山上仙人的神話傳說。
所以,世間當真有仙人?
太師父張三豐是不是仙人?
天下之大,道門、佛門洞天福地,圣山圣地無數,又是否有其他仙佛?
為何太師父這么多年來,一直不愿下山?
甚至在原著中,太師父唯一一次下山,還是為了去少林求換少林九陽功,救回張無忌性命。
而且在路過漢水時,遭遇佛門、蒙古武官追殺常遇春。
一向教導武當七俠誅殺蒙古韃子的張三豐,也是一反常態。
只是嚇走了佛門和蒙古武官,并沒有將他們全部殺光!
這一切都太反常了,真相到底是什么?
宋青書一時間也想不清、理不順。
不過有一點,宋青書很清楚,即便太師父終其一生枯坐武當山。
自己亦要一展胸中抱負,還世間一個朗朗乾坤。
....
張三豐翻看著手中的金剛血煉法門,良久才嘆道:“此法門竟能令血肉之軀,堪比金鐵,著實玄妙無比。”
宋青書適時進言:“此法門得自成昆之手,真假難辨,還請太師父詳查。”
這部金剛血煉法門,宋青書自己早有參悟,乃是一門指上功夫。
這讓宋青書暗暗提高了警惕,只怕成昆的玄陰指中,暗藏金剛指力。
“嗯,太師父曉得。自你三叔被金剛指力所傷后,太師父便一直在鉆研金剛血煉之法。”
“今日得了這法門,倒是多受啟發,省去了數年苦思冥想之功。”
“青書你之前提及自己內力不濟,不足以世間頂尖高手相爭,故而模仿崆峒派的陰陽磨。”
“此法危險極大,并不可取。陰陽相合之道,剛柔并濟之理,太師父早已悟的。”
“只是你父親和幾位師叔都還沒走到那一步,所以一直都沒有傳授相應的武學。”
“如今既然你想學,太師父便傳你一套掌法,名喚震天!遠橋、青書你們父子隨我出來吧。”
宋青書全力運轉梯云縱,跟隨父親宋遠橋一起,追著太師父張三豐所化的白虹。
一路往往上攀巖,直至武當山主峰——天柱峰巔!
宋青書心中狂喜不已:“震天掌,莫非是震天鐵掌的前身?”
須知世間武學玄妙無比,各門各派各有所長。
如今江湖武林,單以內功勁力精妙而論。當屬崆峒派鎮派絕學——七傷拳,獨占鰲頭!
七傷拳,乃是崆峒派祖師木靈子所創。
因擔心后世之人,不清楚功法中的兇險,故而取名——七傷拳。
并留下了“一練七傷,七者皆傷。是先傷己,再傷人。“的警醒之言。
簡而言之,所謂“七傷“,乃指人體內有陰陽二氣、金木水火土五行。
若是內力雄厚,達到功得圓滿、臻至化境的武學宗師境界。
修煉七傷拳,便可護住五臟六腑,借著七傷拳的勁道,來不斷強健五臟六腑。
從而延年益壽,以內力勁道翻墻而出。成為一只腳邁進大宗師之境的絕頂強者。
而七傷拳一拳打出,內有七股不同的勁力。
或剛猛、或陰柔、或剛中有柔,或柔中有剛,或橫出,或直送,或內縮。
乃是當今江湖武林,勁力精妙集大成者。
總結一下,七傷拳是一本武學宗師配套,并能讓其更進一步的頂級功法。
宋青書稱之為——翻墻功法。便是翻遍六大派,也找不出幾本。
宋青書一度懷疑,華山派、峨眉派、甚至是自家武當派,
現如今這個時間段,都沒有能成就絕頂強者的翻墻功法。
而絕頂強者的出現,往往艱難無比,每個時代也就那么幾位。甚至有的時代一個都沒有。
七傷拳本無缺點,是崆峒派越來越沒落,好幾代沒出一個武學宗師。
導致后人急功近利,不顧祖師木靈子留下的警醒之言。
在內力境界不夠的情況下,強行修行七傷拳。
正應了那一句:“一練七傷,七者皆傷。是先傷己,再傷人。“
可謂是越練的快,用的越多,威力越猛,修煉者死的就越快!
便是金毛獅王謝遜,那也是被七傷拳勁力刺激的半瘋半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