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刀光血影 玉面孟嘗
- 武當,宋青書
- 黃連山客
- 2086字
- 2024-11-06 07:18:42
宋青書、少林三僧、鄱陽四義頓感不妙。立刻運轉(zhuǎn)輕功,飛檐走壁趕往前院。
而闖入眾人眼簾的場景,更是令人目眥欲裂!
一大隊騎兵自中門沖闖進來,見人就殺,口中高喝:“宋青書,宋青書在哪?快快出來受死!”
宋青書聽到騎兵的叫喊,雖然不明就里。
但哪里還猜不出,是自己連累了這些可憐人。
當即心底怒火中燒,怒極反笑:“哈哈哈!好膽!都給老子死!”
沒有絲毫猶豫,如猛虎下山,蛟龍入海。
宋青書拂塵一卷,將一名騎兵打落下馬,探手奪過佩刀。
刀光乍現(xiàn),刀鋒如霜。氣勢如虹,籠罩四面八方。
刀光血影之間,立殺三人!
宋青書再奪一刀,雙刀在手,身如游龍,徑直朝中門撞去!
中門大開,也不知外面到底有多少兵馬。
宋青書只感覺面前之敵,連綿不斷、殺之不絕。
好似無窮無盡!
鄱陽四義、少林三僧接連出手,快速誅盡院內(nèi)四散殺人的騎兵。
再看宋青書,手中雙刀早換了數(shù)次。
雙刀連斬,一連將幾匹戰(zhàn)馬斬斷前蹄。戰(zhàn)馬悲鳴一聲,帶著背上的騎兵,轟然倒地。
幾名騎兵尚未來得及起身,便被一刀梟首!
不斷有血霧爆開,四散飄揚。
宋青書硬頂著騎兵沖勢,竟是堵住中門!
鄱陽四義、少林三僧,見狀立刻越過院墻,撲殺而出!
宋青書左手一揮,滿是豁口的長刀脫手而出,將面前最后一名敵人活活釘死!
一把抹掉臉上的粘稠血跡,宋青書吐氣換息。
自中門大踏步而出!
道袍浸滿淋漓鮮血,行走間嘀嗒墜地,綻放梅花朵朵。
院門外。
鄱陽四義結(jié)陣沖殺,勢不可擋。往往是沖殺到哪里,哪里的騎兵便出現(xiàn)潰散。
少林三僧亦是如此,每一擊都能將一名騎兵打落下馬。
只是那些騎兵顯然未死!
或是三人慈悲為懷,或是他們不想給少林惹禍上身,刻意為之。
宋青書縱身一躍,登高遠望,只看見外圍不過只有幾十騎罷了。
頓知,此次前來殺人的騎兵,應(yīng)該是一支百人騎。
百余騎兵,若是在平原荒野,一同沖鋒。
宋青書避無可避,逃無可逃,必死無疑!最多臨死前多拉幾個墊背的。
百余騎兵,若是指揮得當、進退有度。
宋青書打不過、跑不了,必定會被憋屈至極的活活耗死。
可今日,這支百人騎的表現(xiàn),根本毫無戰(zhàn)術(shù)可言,更像是馬匪流寇之流。
大元朝,軍備廢弛,可見一斑!
宋青書這邊,有幾位成名高手在此,自是不懼他們!
唯一擔憂的,此乃臨安府。時間久了,敵人必然會有援軍。
還有一點,宋青書很是疑惑。
為何這些騎兵要追殺自己?又是如何得知了自己的行蹤?
今日,自己一下船就直奔龍門鏢局,沿途更是繞著巡邏騎兵走。
按理來說,不應(yīng)如此!
“三位大師慈悲為懷,還是退入院中,帶他們逃生去吧。這些騎兵就交給晚輩了?!?
宋青書一路補刀而來,路過少林三僧時勸道。
少林三僧并不言語、只是分出一僧退入院中。
眾人合力,直殺的幾十騎人仰馬翻。
最外圍的騎兵,眼見情勢不妙。紛紛彎弓搭箭,支援戰(zhàn)局。
嗖嗖嗖!
十幾根箭矢劃破長空、來勢極快。
宋青書、鄱陽四義、少林二僧應(yīng)對不及,只得側(cè)身躲避。
只聽得耳邊一聲呼哨,戰(zhàn)局中的騎兵紛紛調(diào)轉(zhuǎn)馬頭,撥馬便逃。
少林二僧停下腳步,并未追擊。
鄱陽四義停住身形,看向宋青書。
“追!一個不留!”
宋青書飛身上馬,一抖韁繩,一夾馬腹。戰(zhàn)馬嘶鳴,人立而起。
宋青書無奈,自己終是不會騎馬。
當即就勢一拍馬背,運轉(zhuǎn)輕功,身若飛燕,飛上路旁的茂密垂柳。
鄱陽四義紛紛上馬,策馬疾馳!
正追趕間,忽的感覺頭頂一陣疾風(fēng)掠過。一道“火燒云“便出現(xiàn)在前方的垂柳枝頭。
一路向前,沿著路旁的護湖垂柳飛馳而去!
“這難道便是武當派,聞名天下、獨步武林的輕功絕技—梯云縱?”
鄱陽四義心中驚嘆,如此神速,又何止是疾如奔馬?
嗖嗖嗖!
騎兵們見宋青書追之已近,心中惶恐,紛紛在馬背上轉(zhuǎn)身回射。
只求阻敵活命!
箭矢射出,卻是沒了多少力道準頭。
宋青書一把攬過幾只箭矢,身形在樹上一個回轉(zhuǎn),動用暗器手法,驟然拋出箭矢。
嗖嗖嗖!
落在后面的幾名騎兵,盡數(shù)后心中箭,慘叫一聲、跌落馬下。
宋青書來勢不減,繼續(xù)追擊!
眾騎兵見宋青書如此威猛,猶如九天仙神、十地閻羅。被嚇得膽喪魂驚!
驚慌失措下,再不敢回身射箭,只顧得策馬揚鞭,抱頭鼠竄。
宋青書見狀,再沒有絲毫顧慮,全力施展梯云縱,化作一道奪目的紅云,直追而去!
衣袂飄揚,恰如天際一抹紅云翻滾。
轟隆隆......
蹄聲急促、煙塵飛揚。
一隊人馬,頭戴斗笠,一襲黑衣,黑巾蒙面,迎面撞來。
宋青書觀之,大生不妙之感。
此乃江湖做派,莫不是有江湖高手,做了朝廷的鷹犬走狗!
哼哼哼!
若是如此,一并殺了便是!
“敢問樹上的,可是玉面孟嘗——宋青書?”一道粗重的男聲,自黑衣人中傳出。
自百歲大宴之后,宋青書的名字便常與武當七俠掛鉤,因他是代替三叔俞岱巖出戰(zhàn)。
故而人稱——小三俠!
后來英雄大宴過后,江湖皆知宋青書之名,稱為宋少俠。
在解救鄱陽四義后,在水底金鰲——候擎天,大吹法螺下。
江湖中又稱宋青書為——玉面孟嘗。
玉面:英俊瀟灑、玉樹臨風(fēng),一表人才。
孟嘗:急公好義、助人為樂,救人危難。
此乃成名之兆!
只要宋青書還在江湖上廝混,不死、不隱居、不砸招牌。
“玉面孟嘗“這個名號只會越來越響,直到名傳江湖、名動八方。
等到成名已久。
或是成家立業(yè),開枝散葉,成為一方老英雄。
或是開門收徒、教導(dǎo)有方,成就一代名宿。
這便是成名高手的晉升之路!
若想成就武學(xué)宗師之位,非要得到六大門派掌門人的當眾認可。
至于武學(xué)大宗師,天上地下唯有——張三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