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宋青書修行純陽無極功,一步步精進內功修為。
張三豐和武當六俠,沸騰了,震驚了!
宋青書的內功進展太快了!
已經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超過了張三豐年輕時的修行速度。
而作為當事人,宋青書自己更是有著更深刻的體會。
自己應該是占了年紀小,長身體這個大便宜!
也就是后世常說的黃金成長期。
那修行效果可以說是突飛猛進,身體素質和內力呈指數爆炸般增加。
這一點,在經過張三豐、武當六俠的嚴謹討論后。
認為事實應該就是如此。
因為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巖、張松溪這四個師兄弟,當初一起拜入張三豐門下的時候。
最年輕的張松溪都已經二十歲了,所以他們沒吃到這波黃金成長期的紅利。
而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是自幼上山,所以吃到了部分紅利。
只是因為,張翠山是張三豐親自教授,吃紅利的速度更快。
再加上張翠山本身天賦異稟。
這導致張三豐以為是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巖、張松溪四個人武學天賦不行。
而不是武當九陽功不行,所以就沒在這方面多費心思。
殷梨亭、莫聲谷又是大師兄宋遠橋代師授藝。
張三豐都沒搞明白的事情,宋遠橋上哪里能搞明白去?
好在殷梨亭、莫聲谷自幼上山,吃到了黃金成長期的紅利。
所以武學進展很快,成為少年高手。
與其他幾位師兄,一起闖下了武當七俠的名頭。
所以,你要是說純陽無極功和武當九陽功,到底哪個更牛一些。
武當派還真說不清!
除非是再來個小孩子,在張三豐眼皮子底下,修行武當九陽功。
一步步成長起來,不斷的反饋修行中的體悟、問題、進展。
再橫向和宋青書當年的修行數據,進行詳細的對比。
最后在張三豐這個武學大宗師思索判定下,才可能得出最終的答案。
于是乎,張無忌修行了武當九陽功,成功加入了武當派的創業大計。
當然,張無忌修行武當九陽功的,根源并不在這里。
而是張三豐在宋青書修行時,已經比較出了純陽無極功和武當九陽功的內力屬性、根源的不同。
也就是說,即便是純陽無極功更優秀,想要救治張無忌,還是只能修行武當九陽功。
而宋青書為了吃盡紅利,自六歲便日夜苦修純陽無極功。
一度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以至于忽略其他武學的修行進展。
十年苦修,這才造就了宋青書內功深厚、體魄強健,卻武藝不精、江湖經驗近乎為零的偏科情況。
實際上,莫不是貪圖張翠山身上的倚天屠龍功,宋青書都不愿意去破壞劇情搭救他。
因為這樣一來,就會打斷宋青書的修行計劃。
本來宋青書計劃在武當山上苦修青春期,最后23歲再往上竄一竄。
等到內功進展緩慢下來,再修行其他武功,增長江湖經驗,最后跟著一眾長輩參與主線劇情,去光明頂上走上一遭。
宋青書并不貪心,他給自己的目標是26歲上光明頂時,戰力能對標明教四大法王。
有此等戰力,再加上穿越客的優勢,不出意外,應該能助武當派扭轉局面。
然后再學習父親宋遠橋,窩在山上當宅男,爭取60歲成為小號張三豐。
而如今,張翠山、殷素素未死。
武當派即將陷入陰謀漩渦之中,宋青書只能放棄之前的計劃,另做打算。
好在,如今倚天屠龍功到手,三月苦修,宋青書戰力暴漲。
只需英雄大宴上,走上一遭。
便可江湖留名,一躍躋身到成名高手行列,自此登堂入室,無人再敢輕視!
屆時,誰人不道一聲:“少年英才!”
唯一的問題是,日后破了童子身,這個功力到底會不會受損吶?
宋青書感覺有點蛋疼......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武昌城,乃是三國時孫權為和曹操爭奪荊州,在今鄂城建都,并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國而昌”之意。
蛇山筑城,稱夏口;夏口西臨大江,江南角因磯為樓,名黃鶴樓。
唐朝時,黃鶴樓已頗具規模,乃是江夏名士宴飲之地。
然而朝代更替,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故有“國運昌則樓運盛”之說。
時至今日,武昌黃鶴樓,已有天下江山第一樓的美譽。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武昌蛇山黃鶴磯頭,翼角嶙峋,氣勢雄壯的黃鶴樓五層。
一位羽扇綸巾、相貌俊朗的少年郎,正遠望江上的煙波浩渺。
“世子當真好興致,不過老僧更喜歡前朝禪師所做的打油詩,正所謂,一拳捶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有意氣時消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哈哈哈,此詩方顯我輩武人本色。”
同處黃鶴樓五層,一位身披寶石袈裟的西域番僧出言笑道。
在其身側,還有三名同樣身披寶石袈裟的西域番僧,正在眺望遠處江面。
“世子,武當派的船被巫山幫給攔下了。”
“嗯?巫山幫的船隊竟然這么快,就被被打散了。”
“看來武當派這次來了個高手,就是不知道是武當五俠中的哪一位?”
“世子,可否要擒殺武當派?”
煙波浩渺的江面之上,宋青書一穿七,輕松擊敗了前來打探、攔截的巫山幫船隊。
“二叔、四叔,這些巫山幫幫眾該如何處置?”宋青書收劍回鞘,返回船上請示。
此番宋青書主動請纓,以高強武藝鑿穿巫山幫船隊,為的便是磨礪自身武藝,增加廝殺經驗。
但因顧忌撕破臉皮,所以宋青書所用的,乃是只傷不殺的神門十三劍!
“且任由他們自行離去,”俞蓮舟隨意的回道。
以俞蓮舟的江湖地位,巫山幫內,也只有幫主“鐵索橫江——梅石堅”,才能與之平等交流。
就如之前的賀老三,俞蓮舟最開始就不認識,提劍砍完才知道這貨叫賀老三。
這就不得不提,成名高手、英雄豪杰。這一行列的水有多深了!想要不翻車,江湖經驗很重要!
名聲分好壞,也分大小!
威名是好,兇名是壞。如俞蓮舟便是威名,謝遜則是兇名。
名震、名傳是大,因為這些是經過江湖認證的。不敢瞎說!
而大名鼎鼎,如雷貫耳,仰慕已久,這些則大多是小。多是客套恭維之言,需要根據情況具體分析。
賀老三就是這個小的層次,他只在東川有名,到了廣闊的江湖上,也便算不得什么要緊人物。
而俞蓮舟武功高強,這十年間與天鷹教鏖戰多次,闖下了好大的威名。
在當今江湖上,已隱隱有了當世一流的威名和呼聲。
在張翠山、殷素素、張無忌沒回來之前,連帶武當派在內,共二十一個門派幫會,與天鷹教激戰不休。
期間商討大事,其他二十個門派幫會派出的高手,皆隱隱以俞蓮舟為尊。
三個多月前,玄冥二老中的蒙古漢子搶奪張無忌時,正是因為俞蓮舟威名太盛,才會擔心俞蓮舟的內功會勝過他,
故而沒有全力施展玄冥神掌,這才讓俞蓮舟僥幸撿回一條命!
所以說,名聲這東西,其實是很有用的!
俞蓮舟、張松溪、宋青書三人此番提前下山,乃是為了籌備英雄大宴的一應事務。
俗稱,打前站!
俞蓮舟武功高強,威名遠揚,可以威震宵小,防止有人暗地里使絆子,阻擾破壞英雄大宴的召開。
張松溪為人機敏,且道法淵博,正適合與黃鶴樓呂祖道脈打交道,籌備英雄大宴的一應事務。
至于宋青書,一方面跟長輩出來長見識,一方面也是打打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