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遇阻,四種合金
- 文明試煉:從長城守望開始鑄奇跡
- 討口子的小阿抄.
- 2064字
- 2024-11-01 19:05:09
聯指中心的建設速度非常快。
文明試煉之前,這里還是一個荒涼的邊緣研究院,周圍全都是草地和青紗帳。
如今十五天過去,數十座辦公樓拔地而起,無數施工吊車來往其中,甚至連那棟外面都剝了皮的大廈都被翻新了一遍。
當然,新蓋的辦公樓還無法投入使用。
平時的主要辦公場所,還是在聯指大廈里。
大廈下面的幾十層,平時是最熱鬧的樓層,各個部門的數千工作人員都在其中忙碌。
中間的兩層,是大型會議室和研討室,除了內閣和軍委來人,很少有人到這里來。
再上面的幾層,則是保密室和檔案室,除非拿到批文的少數人,這里可謂是人跡罕至。
當然,在這之上還有一層,那是陳星等人的辦公室和休息間。
但今天,陳星拖著疲憊的身軀返回聯指中心大廈時,看到了令他詫異的一幕。
原本人員寥寥大型會議室里,此時竟然人來人往喧嚷不息,時不時就有人拿著資料跑上跑下。
恍惚間,他竟然發現,這層1000平的會議室樓層,有些人滿為患的意思。
“小陳首席!您可回來了!”
就在陳星站在電梯口迷茫時,忙到形象管理都顧不上的徐指,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我給您說個好消息!”
將陳星拉到他的頂層辦公室中,徐指壓低了聲音說道:“奇跡計劃通過了。”
“什么!?”
“您先別激動。”
徐指親自給陳星倒了杯茶水,將手里密密麻麻的會議記錄交給了陳星。
“但您的計劃過于粗略,只提供了一個大方向。”
“為了完善奇跡計劃的具體實施方案,我們緊急請來了九名國家卓越工程師,還把主持過多項國家級重大工程的劉總工請出山了。”
“這幾位的意見很一致,先解決建筑材料問題。”
說著,徐指給陳星指了下記錄上的幾行話,繼續解釋道:“您提出的這個奇跡計劃過于宏大,用到的材料很多,幾乎每樣都是急缺。”
“但最著急的,是用量最大的四種合金材料。”
“硅鋁涂層的馬氏體不銹鋼,用來打造基站的外部主體。”
“軍工級2系、7系鋁合金,用來打造基站的內部主體。”
“優質奧氏體-鐵素體雙相不銹鋼,用來打造主體間的管道線路。”
“電真空級鎢錸合金,用來打造基站的元件接入與信號發射的控制主板。”
會議記錄上寫的很詳細。
這四種合金材料的總需求量,理論損耗量,國家戰略儲備量,緊急排產量,預計缺口量。
最讓人頭疼的是。
不管是這四種的哪一種,缺口量都無比巨大。
“劉總工的意思是,讓我問問您這些材料可不可以用替代品。”
“比如做管道線路的雙相不銹鋼,能不能用普通的奧氏體鋼替代一部分,這樣我們的儲備量就足夠了。”
“不可以。”
陳星否定了劉總工的這個想法。
之前他為了節省時間,把奇跡圖鑒里的金屬基配件改成了PHA樹脂配件,結果差點給他炸出內出血。
那只是個簡單到簡陋的干擾儀。
如今這個烽火臺基站,其原理之復雜,結構之繁多,幾乎有接近90%的內容都無法用現有的科技理論來解釋。
若是擅自更改了其中的某個材料,引起什么連鎖反應,那這座保護華夏血裔的烽火臺,怕是要當場變成一個毀天滅地的巨型核彈。
將之前干擾儀失敗的事情和徐指揮長解釋了一遍,聽得他滿頭冷汗,立馬將這件事記了下來。
“從國外進口吧。”
“已經在進行了。”
說完,徐指有些無奈的補充道:“內閣他們連經營了幾十年的隱蔽渠道都動用了,但我們的需求量太大了,怕是已經引起了其他國家的注意,不少都停止對我們出售了。”
“這豈不是說...奇跡計劃...光材料這第一項就把我們卡的死死的..”
聞言,徐指揮長沉默片刻,最后長嘆一口氣點了點頭。
揉著發脹的太陽穴,陳星眼前忽然一亮:“徐指揮長,我們也有能卡死他們的東西啊!”
“常規熱武器擊殺神明的方法,擊殺神明的真實錄像,實在不行把我帶回來的神明尸體切一部分出來!”
“這些,都拿去跟他們換!”
“您把神明尸體給帶回來了?!”
徐指震驚,他今天從睜眼開始,一直扎在奇跡計劃里,陳星把神明尸體帶回來的消息還在那一摞厚厚的報告里沒看到。
“嗯,全球唯一一具,就國外現在的情況,應該可以賣個好價錢。”
“太好了!”
徐指興奮地揮拳,當即撥通了內閣的保密電話。
片刻后,陳星看到他面露狂喜之色。
“成了!”
“知道您帶回來了神明尸體,外貿部門和運輸部門的幾千名同志當場立了軍令狀,三天內必定補齊四種合金材料的缺口。”
陳星舒了口氣,心中卻滿是感慨。
為了華夏,這些同志們這是打算拼了,三天的時間,完成接近年產量一半的戰略物資購入和發船離港,這是打算不眠不休也要完成任務了。
“第一項困難解決,繼續進行第二項。”
捧起徐指倒的熱茶,陳星猛地吸溜了一口,提起神,打算把所有的困難過一遍再去休息。
“第二項是科技難關。”
“除去四種主要合金材料,還有一些科技含量極高的稀有材料,我們到現在都無法量產。”
“納米級金-硅吸波新型陶瓷材料、精密鈀鉬電阻合金、高應力孿晶鋯合金、魔角扭曲雙層石墨烯等等..”
“這些...都不是支付代價就能拿到的。”
與之前的四大金屬合金材料不同,這些稀有材料都是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有的只有少量的樣品,根本無法量產。
“怎么不能!懸賞!”
陳星當即拍板,手指一一劃過工作記錄上的三十多種稀有材料說道:“這些材料我很多都有印象,其中的不少國內頂尖研究所就可以制備!”
“那些研究所不都一個個喊著窮缺經費嗎!”
“告訴他們!這就是國家的懸賞令!讓他們給我照死了堆量!誰達標了,下個月就給誰加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