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趙天明的目標
- 電影大亨從在倩女幽魂做武師開始
- 西門不是大官人
- 2051字
- 2024-11-02 21:23:33
《電鋸驚魂》上映到第四天,單日票房突破200萬港幣,刷新了金公主院線和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1987年推出影片單日票房紀錄的時候,趙天明已經從小透明,成為港島電影圈的新貴。
現實就是這么現實。
在沒有任何能拿得出手的成績之前,沒人知道趙天明是誰。
《電鋸驚魂》上映第一天跑宣傳行程的時候,和張國容、王竹嫻站在一起的趙天明,全程被無視。
從上映第二天開始,周圍所有人對趙天明的態度,都越來越好。
等到上映第五天,也就是宣傳行程的最后一天的時候,記者提問的目標已經換成了趙天明。
張國容和王竹嫻,都是正當紅的明星,大家對他們已經很熟悉了,炒不出什么熱點。
身為男女主角,在《電鋸驚魂》里他們兩個都沒有對手戲,連緋聞都炒不了。
還是趙天明這個突然冒出來的新人編劇、新人導演,能挖出來一些新東西。
《電鋸驚魂》的宣傳行程結束之后,張國容和王竹嫻終于不用再雙線操作。
王竹嫻正在拍的《標錯參》還好,張國容正在拍的《英雄本色2》,進度非常趕。
趙天明和他們約好有空請他們吃飯,也開始忙自己的事情。
現在的趙天明,已經不再是之前寂寂無名的小武師,成為炙手可熱的新銳導演,事情也多了起來。
為了爭取《電鋸驚魂》的導筒,趙天明答應徐科,要給電影工作室寫五個劇本。
雖然徐科沒有限定交稿的時間,趙天明也不想拖得太久。
此時正值港島電影的黃金時期,港島電影市場的票房節節高升,不僅是像程龍、周潤法那樣的頂流演員能大賺片酬,像趙天明這樣的編劇、導演,也能賺到錢。
機會擺在面前,如果還不知道把握,趙天明就妄為穿越者了。
趙天明之前屬于跑單幫的小武師,甚至都沒有成為新藝城這樣的大公司簽約演員的資格。
和徐科的電影工作室簽約的時候,趙天明留了個心眼兒,簽的是編劇合約,而不是導演合約。
編劇寫的劇本,是一部電影的基礎。
但是,要論重要性,肯定沒有導演高。
港島電影圈執行的雖然是監制負責制,掌握劇組最高權力的是監制,但是導演作為創作的主體,同樣十分重要。
1987年,港島一線導演拍一部電影的片酬,也已經超過100萬港幣。
甚至像徐科這樣成立自己電影公司的導演,還能參與票房分成。
趙天明在這個時代的終極目標,肯定不是做拿片酬的小導演,做電影資本、電影公司手里的提線木偶。
他的目標是成為資本,擁有電影創作的全部掌控權。
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電鋸驚魂》給徐科的電影工作室,賺了上千萬港幣,盈利率甚至比他更看重的《倩女幽魂》還要高。
就算正在制作的《英雄本色2》,將來上映之后,如愿拿到超過2000萬港幣的票房,甚至超過《英雄本色》的票房成績。
盈利率也不會比《電鋸驚魂》高。
因為《電鋸驚魂》的制作太低了。
《英雄本色2》因為《英雄本色》的大獲成功,制作費從《英雄本色》的500萬港幣,飆升至1500萬港幣。
周潤法、狄龍、張國容、石天這四大主演的片酬,就要三四百萬港幣;再加上導演吳雨森,監制徐科,以及全劇組幾十號工作人員,片酬支出要占制片費的將近一半。
周潤法和狄龍,都是靠《英雄本色》翻紅,但是在《英雄本色2》里的片酬,該漲還是要漲。
張國容和王竹嫻,會因為徐科的人情,以友情價片酬,出演《倩女幽魂》,但是在商言商,不可能要求他們在每一部電影里都這樣。
制片費越高,自然背負的回本壓力越大。
趙天明這些天看到徐科,他都是眉頭緊鎖。
徐科支撐過吳雨森帶著周潤法、石天,和一個攝制組,去米國拍外景的階段,等吳雨森等人返回港島,仍然把導筒交給吳雨森。
他繼續做監制。
雖然每天都要關注劇組的拍攝進展,但是沒有親自帶一個攝制組拍狄龍、張國容戲份的時候,那么忙了。
趙天明來電影工作室的辦公室找他。
徐科看到趙天明,臉上浮現出誠摯的笑容。
任誰看到能給自己賺大錢的福將,臉上都會露出和徐科一樣的笑容。
徐科心中小小地得意了一下,佩服自己的眼光,挖掘出了趙天明這塊璞玉。
“阿明來了,快坐!”現在的徐科,對待趙天明的態度,要比之前熱情很多。
趙天明一如既往地保持謙遜的姿態,欠身等徐科在對面的沙發上坐下,才把屁股落在沙發上。
徐科從茶幾的抽屜里,拿出一個雪茄盒,打開向趙天明示意了一下,趙天明擺手表示自己不抽,徐科沒有堅持,取出一支雪茄,先用火機炙烤了一遍,再用專用剪刀剪掉雪茄一頭,叼在嘴里點燃,深吸了一口。
吐出煙霧,笑著說道:“我就說你這部《電鋸驚魂》,票房有可能超過《倩女幽魂》,從這幾天的票房走勢看,這個概率更大了。”
趙天明雙手合十,夾在雙膝之間,臉上也露出矜持的笑容,“說句實話,我沒有想到《電鋸驚魂》的票房走勢會是這樣。”
趙天明選擇《電鋸驚魂》作為自己來到這個時代的第一部電影,就沒想著一步登天,期待它能打破票房紀錄。
只需要不賠本,小有賺頭,讓自己能在港島電影圈站住腳就行。
趙天明雖然是個穿越者,但是此時的港島電影,蓬勃發展,人才輩出,就算他有后世的無數經典電影作為依仗,也不敢說能在港島電影最輝煌的時期,予取予求。
這個時期的港島電影人,創作力太旺盛了。
趙天明上輩子做電影解說阿婆主的時候,在網絡上找了很多這個時期港島電影的相關資料,對港島電影接下來幾年的發展有所了解。
但畢竟沒有親身經歷過,很多小細節無從得知。
現在身處其中,行事穩重一點,不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