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程序就有缺陷,自動駕駛只能應對一般情況,奇跡從來都是由人創造的。
不知道過了多久,陸羽悠悠醒轉,竟然活下來了!
耳麥里“沙沙”的噪音,說明太陽風還沒有過去,嘗試著呼叫空間站和地面,沒有任何回應。
稍微動一動,渾身酸疼,也不知道傷著哪兒了。掙扎起來檢查設備……儀器、儀表正常,燃料、氣密艙都沒有泄露,鑿巖機也固定得很好。
稍微放心的時候才敢休息。
陸羽并沒有休息多長時間,他需要馬上出倉確定登陸地點。
劫后余生的是幸運者,陸羽無疑是幸運的。登月艙通過一片平原滾過來,一路鋪滿厚厚的、松軟的月壤,整體看不出外傷。只有艙門凹了一塊,因為采用了一種記憶金屬,甚至還在慢慢恢復。現在除了有點卡頓,艙門還能打開。華夏制造,就是可靠。
雙腳落地的時候,趔趄了一下,右腿鉆心地疼,現在“全副武裝”根本顧不得看。
宇航服不僅在太空中提供了合適的溫度、呼吸的氧氣,還維持著1個大氣壓的氣壓差。據說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時候,因為宇航服的材料不能防靜電,灰頭土臉粘了一身土。
月球朝向太陽的一面溫度高達120℃,背向太陽的一面低至-180℃。普通人感春傷秋的時候,宇航員可能在挑戰幾百度的溫差。
陸羽這次的登陸點臨近月球北極,剛好位于黎明線上,溫度算是最“溫和”的一次了。
面向地球,蔚藍星球歷歷在目,漆黑夜空繁星璀璨。因為月球沒有大氣層,天空就像最澄澈純凈的黑幕,點綴著數不清的寶石。
面向太陽,黑天白日,多了一種妖冶的美。黎明前的大地斑駁、古樸、深沉……這壯麗的景色,連多次登上月球的陸羽都迷醉不已。
前方3公里“天府”大隕石坑赫然在目……
等等,總覺得有什么不對!
距離“天府”大隕石坑3公里,那么我在哪里?
居然……居然就在預定著陸點!慢慢明白過來,陸羽自己都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