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唯有一人
- 家父萬歷,請陛下稱太子
- 牧野小鐵匠
- 2350字
- 2024-11-22 14:33:51
并且理直氣壯信誓旦旦的找借口,長皇子抗命如何如何。
他絕不容許自己再給大明軍中帶出一種十分不好的風(fēng)氣。
“李氏父子既然這么容不得晚輩,晚輩也不是任人揉捏的泥人,那就過過招!誰勝誰負,還是個未知數(shù)呢!”
“好,我就喜歡賢侄你這種勇氣和豪氣!”葉邦榮拍手爽朗贊道:“既然事情已經(jīng)不可抗拒那就不要猶豫,迎上去便是了!”
“當初在太平寨你只有五百兵力,尚且敢直面三萬韃靼精銳,并且敢主動發(fā)起進攻?!?
“現(xiàn)在你有一萬新軍,又有葉赫部萬余騎兵精銳,實力較當初數(shù)十倍增,李氏父子想要算計你,那也要考慮考慮,會不會反而崩掉自己的牙。”
“何況還有我們作為策援?!?
戚金笑了笑,他們絲毫不懷疑面前這個子侄的主動進攻性。
這是一個敢于教訓(xùn)他們喪失了進取心的年輕人。
李氏父子不想著試圖化解雙方的恩怨,竟然選擇招惹這樣一個有著強烈主動出擊,進取心士十足的年輕人。
真的是在遼東當土皇帝,作威作福慣了,變得驕縱蠻橫了。
對待中樞權(quán)威會選擇避讓妥協(xié)。
但是很明顯,中樞之外,李氏父子的做事風(fēng)格,帶著十足的順者昌逆者亡。
戚金覺得,遼東李氏父子,終究會作繭自縛!
他回過神來,拍了拍朱常洛的肩膀,笑著提醒道:“賢侄,此番于你來說,也不全都是壞處沒有好處。”
“只要你能夠避開李氏父子的算計,在朝鮮立功,哪怕功勞不是很大,回朝之后,加官進爵也是必然的,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指揮使了?!?
“再立功,一個總兵怕是跑不掉了,加上你掌握的兩萬精銳,到時候完全可以在朝廷中,與李氏父子平起平坐?!?
“李氏父子也輕易奈何不了你了?!?
朱常洛連忙謙虛搖頭:“前輩,晚輩的晉升速度已經(jīng)夠快了,剛剛束冠,便做到了指揮使,總兵?這不可能,朝中沒有人會同意的?!?
朱常洛覺得戚金是在開玩笑。
他的官銜升的已經(jīng)夠快的了。
以他對朝中那些擅長蠅營狗茍廷臣的了解,這些人絕對不會讓他一個年輕豎子,升官如此快的。
戚金神秘一笑,他卻有種十分強烈的預(yù)感,對他所說的十分自信。
最好的佐證便是皇帝征詢朱濼關(guān)于出兵朝鮮之事。
雖然皇帝甚至都沒有等朱濼的折子送回朝廷便做出決定。
但這種對待臣子的態(tài)度,歷數(shù)萬歷朝中所有的臣子,何人有如此待遇。
唯有一人!
一代帝師張居正!
朱常洛沒有注意到戚金三人的神色,緊接著說道:“三位前輩,既然要出兵,那么我們就要商量商量,薊州衛(wèi)的防務(wù)問題,雖然韃靼人進攻薊州衛(wèi)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我們也不能傾巢而出。”
“除了薊州衛(wèi)防務(wù)外,我們也要做萬全的準備,萬一在朝鮮有什么不測,將來重新建軍,也好有些傳承軍魂的種子,所以我建議戚家軍留下一千兵力,我的新軍留兩千,葉赫部精銳留兩千?!?
“如此保證薊州衛(wèi)擁有五千可戰(zhàn)之兵,即便韃靼人真的趁我們不再寇關(guān),有五千兵力,也差不多能抵擋一二了?!?
“現(xiàn)在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四人中,必須有一人留下來,我肯定是得出征,只能由三位前輩中選一人了?!?
朱常洛看向戚金三人。
葉邦榮搶著說道:“我是要隨軍出征的,第一次援朝就是我留下來的,我早盼著能夠再教訓(xùn)倭寇了。”
樓大有瞪了眼葉邦榮,攤手苦笑:“那就只能是我留下來了,這次就成全邦榮吧?!?
“那好,就這么決定了?!逼萁饹]有異議一口同意。
當日,戚金三人便從薊縣離開。
又過兩日。
戚金從黃崖關(guān)領(lǐng)五千戚家軍抵達。
匯同朱常洛所部一萬六千人。
兩萬一千人馬在薊縣外列陣而立。
聚兵之地外圍,人山人海,兩日之內(nèi),薊州衛(wèi)到處都在調(diào)兵,百姓們幾乎都知道,薊州衛(wèi)出身的子弟兵要跟隨總兵戚金以及指揮使朱濼出征朝鮮,征討倭寇。
“這就是咱們薊州衛(wèi)的子弟兵?!?
“俺家小兒子就在指揮使的新軍中效力呢,不過聽說這次沒有機會跟著指揮使一起去朝鮮建功立業(yè)了?!?
“嗨,俺家兒子也在新軍中,這次恰好要跟著指揮使一同出征?!?
“你們這么高興,難道就不擔(dān)心自己的兒子戰(zhàn)死,倒是落得個人財兩空嗎?”
“你這人,一看就不是俺們薊州衛(wèi)本地人吧,薊州衛(wèi)本地人,誰不知道,指揮使仁義,俺家兒子因為在新軍對抗演練表現(xiàn)良好,已經(jīng)提拔為總旗了!俺兒子說了,指揮使的新軍中,最公平,只要表現(xiàn)好,打仗勇敢,就能升職!”
“戚家軍在對抗演練輸了后,戚總兵也大力整頓,俺家孩子升任把總了,孩子回來告訴俺,戚家軍現(xiàn)在似乎和俺對他講的戚老將軍在的時候一樣了?!?
“老哥,感情您是戚家軍的老兵啊!”
……
百姓們拿著酒水、雞蛋、餅子站在外圍,送別他們的子弟,同時相互間攀談議論著。
盡管他們?yōu)樽约旱挠H人子弟即將面對的兇險充滿了擔(dān)憂,但議論的話語,多是積極樂觀的。
戚金站在點將臺上,隱約能聽得到外面?zhèn)鱽淼淖h論聲。
心中不由感慨頗多。
眼神余光隱隱看了眼站在他旁邊,面龐還略顯稚嫩,卻十分堅毅的年輕人。
他在薊州衛(wèi)十數(shù)年,他還是第一次見到百姓對待兵事如此積極,沒有抵觸。
而造就這一切的,都是身邊這個年輕子侄。
整頓衛(wèi)所,嚴肅軍紀,軍中公平公正。
就是這些普通的,本應(yīng)該由他們這些當權(quán)者做的,可以說是他們本職的職責(zé),就可以達到這樣意想不到的效果。
“前輩,我們的百姓,其實所求所想,真的很小很小,他們只求有一個相對公平的環(huán)境,能吃飽飯,能夠一個通過努力,哪怕是付出生命拼搏,得以上升的通道,人人都能看得見希望,他們就滿足了?!边@時朱常洛忽然在戚金身邊感慨道。
“可是,往往很多時候,我們這些當權(quán)者,總是高高在上,不愿俯身看一看,聽一聽他們的聲音?!?
“連這么卑微的需求都不愿意給予,只是一味的向著,如何從他們身上盤剝。”
ps:明天上架了,就不另外開上架感言的章節(jié)了。
最近幾天時間,更新了七萬多字的免費章節(jié),更新量很大。
在此,要特別感謝一路追讀過來的讀者,以及給我投月票的讀者,非常感謝!
無以為報,只能更努力的碼字了,用更新量來回報大家!
這本書大概會在兩百萬字左右完結(jié),大綱早就做好了,所以不用擔(dān)心爛尾的問題。
明朝是一個很特殊的朝代,不僅僅是因為它屬于最后一個漢人王朝。
史書中那些名字,看起來都冷冰冰的,所以我想把他們寫活,寫成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