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需要膽子
- 家父萬歷,請陛下稱太子
- 牧野小鐵匠
- 2028字
- 2024-11-07 09:00:00
朱常洛成了薊州衛的指揮使,那么接下來他們要面對的利益分配跟不可忽視的矛盾,幾乎就擺在了明面上了。
一旦處理的不好,必然會引發更大的風波,而這個風波,正是朝中任命朱常洛為薊州衛指揮使的初衷。
書房之中,戚金、朱常洛、樓大有、葉邦榮,四個人坐在那里,卻是紛紛皺眉沉默著。
氣氛很是凝重。
戚金長長的吐出一口濁氣,這才率先開口道:“這里沒有外人,賢侄我便跟你說實話吧!”
“這薊州衛全權交由你負責,無論你用什么辦法,我都不會過問,更不會插手。”
“戚家軍目前掌控的衛所,則依舊由戚家軍負責,只是日后這些衛所產出的糧餉,則由你我五五分?!?
“雖然日后可能會過的更加艱辛,可如今的大明天下,哪個衛所過的不艱辛呢?我們這些鎮守邊關的將士,實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戚金話音落地,葉邦榮跟樓大有對視了一眼,紛紛松了口氣。
這已經算是最大的誠意了。
權勢方面,戚金把那些為數不多的連戚家軍都無法撼動的衛所交由朱常洛全權負責,表面上來看,朱常洛好像很吃虧。
但是糧餉五五分這一點,卻是足夠有誠意了。
畢竟現在僅有數千兵力的戚家軍,都是吃了上頓愁下頓的局面。
“不知三位有沒有想過,以目前這個薊州衛,來養活將近兩萬兵力,真的可以辦到嗎?就算勉強可以辦到,不讓士兵們餓肚子!可這能成為一支克敵制勝的部隊嗎?”
朱常洛沒有點頭,而是皺眉反問起來。
只是朱常洛的反問,卻讓戚金等人再次沉默起來。
朱常洛沒等他們開口,繼續說道:“如今的局面已經擺在這里了,若要破局,就只能尋求改革!”
朱常洛說到這里,樓大有才眼前一亮,忍不住追問道:“如何改革?”
戚金跟葉邦榮也是忍不住目光有些詫異的看向了朱常洛,一臉期待的神色。
只是戚金嘴里卻是佯裝有些不悅道:“昨日我們把酒言歡,又徹夜長談,你叫我一聲戚叔,我叫你一聲賢侄,原以為已經推心置腹了。你有何想法,只管說出來便是,不用遮遮掩掩的。”
“好!”朱常洛站起身來,重重的點了點頭,這才繼續說道:“當年明太祖朱元璋設立衛所制度,制度的構想來源于隋唐時期的府兵制,并結合了元朝軍制的某些內容,形成了一種自給自足的軍屯類型。每個軍士在最初被授予15畝田地以維持生活,后來增加到50畝,并配備耕牛和農具,免除田租和徭役?!?
“其目的是為了能讓軍隊自給自足,不需要靠徭役賦稅搜刮民脂民膏,便能養活軍隊?!?
“太祖的想法跟初衷是好的,可是明朝至今兩百余年了,莫說現在了,到了洪武年晚期,衛所制度就已經初見弊端?!?
“逃籍的事情便已屢見不鮮,一直到現在,這衛所制度早已爛到根子里去了?!?
“衛所制度的核心在土地,原本是國進民退的思路,但顯然這個制度并不適合如今的大明,既然如此,咱們便反其道而行之,來個國退民進好了。”
按照后世的話來說,這明朝的衛所制度,其本質無非就是國有跟私有的區別,就連問題跟矛盾也是來自于這個區別。
大明延續至今已經兩百多年了,這兩百多年的時間,足以證明,國有為根基的世襲衛所制度,監察方面極其有限。
何況在萬歷年間,資本主義已經有了萌芽的跡象,如今的大明正是生產力以及生產關系的老舊交替的時代,這衛所制度就更加顯得落后了。
朱常洛來這里之前,就已經想過這個問題了。
軍隊的糧餉靠朝廷撥付顯然已經行不通了,那么如何才能獲取軍隊的糧餉呢?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變革!
只是朱常洛話音落地,三人卻是紛紛疑惑不解起來。
“不知這所謂的國進民退,或者國退民進,是何意思?咱們幾個都是大老粗,上陣殺敵可以,聊這些東西,咱們那是八竅通了七竅,一竅不通啊?!?
樓大有第一個忍不住皺眉追問起來。
“是呀,這里也沒有外人,你不妨說的直白淺顯一些,咱們聽不懂啊!”
葉邦榮也忍不住催促起來。
朱常洛笑了笑,這才繼續解釋道:“其實簡單來說,也不難理解?!?
“太祖設立衛所制度的核心在于,衛所擁有的土地屬于朝廷,而具體使用土地的百姓則也在衛所各級官員的管轄之下。”
“這些人一部分來自于沒有土地的流民,一部分來自于犯了重罪的囚犯,他們只要進了衛所種地,便可以脫離原本的身份,甚至朝廷會給予軍籍,讓其家眷之中的一個人成為正軍?!?
“家眷之中的其余人,則可以成為釪丁,也叫做軍釪,正軍必須隨行跟著最少一名軍釪,才能進入衛所?!?
“軍戶的負擔日趨沉重,所以在田地方面一般都會多給,并且免除正軍的所有差役,不僅如此,其麾下的軍釪也可挑選一人免除所有差役?!?
“洪武年間,或者永樂年間這種制度倒也沒什么問題,但因為監察不足,直至如今,衛所的軍田早已被衛所的實際控制者侵占的所剩無幾了,別說那些軍釪了,就連那些正軍,都幾乎沒有田地了,他們連肚子都填不飽了,何來力氣行軍打仗?”
朱常洛話音落地,三人聞言不由得眉頭緊鎖,頻頻點頭。
朱常洛說的這些,他們自然是一清二楚的。
此時也算是明白了,方才朱常洛提出的變革,究竟是什么意思了。
衛所里面,基本上每個人都是軍籍,因此衛所從事的,也就幾乎看不見民生了。
“那何為國退民進?”
見戚金忍不住追問,朱常洛卻是皺起了眉頭,思索著措辭。
倒不是因為難以理解,只是朱常洛覺得,眼前這三個戚家軍的老將,不一定有膽子跟他放手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