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女平安:
廿年前老宅的光景,當寫予你瞧瞧!
【一】
那紅磚砌墻面上抹了水泥又有碎玻璃碴點綴幾處的二層平頂老樓,乃父兒時生長的地方!時鄰里人家多有以草作頂以土為墻的屋子,土墻滿面不可勝數的蜂洞系金翼使之杰作。
父與玩伴常攜空罐于此間捉捕金翼使,半日下來纔得數只,然可用法子皆用盡了,“折了細枝于洞中搗的”、“燃了佛香于洞口熏的”、“憋了長氣于洞前吹的”....饒有興味!
另一事于父記憶里深刻得緊,每至蕓薹田間金黃一片日子,父輒取由硬木刨削成的刀劍于其中肆意揮砍,蕓薹花墜了滿地,父從頭至腳沾金黃花粉惹得玉腰奴落于肩頭久不離去。
那滿面蜂洞的土墻,與此如常勝將軍于千軍萬馬陣中來去自如的趣味,今時皆不看見了!
【二】
一條北向南匯往東西向名為遙望港運河約莫一丈來寬的小河,我們叫它作“西溝”,早前清澈潔凈以致能見好些大只蝦魁于水草間戲耍。常在雨后日子,你祖父掇一空桶沿西溝走一遭,歸時從老宅墻角一處順帶擷一綹茴香,輒獲碼如小土堆般滿大盆鮮美肥嫩又香氣獨特的蝦魁肉子。
日頭西沉時,于院壩間置一二尺見方小木桌又燃了蚊煙,你祖母持一脫了邊線面子業已開裂的圓形芭扇替父我拍趕著著實討嫌的蟆子,你祖父與今時無異斟黃酒一碗,一家三口且嘗那蝦魁肉子且側耳那源自自然的曲調。
“朱果樹上鳴蜩嘒嘒”、“麥秸垛里瞿瞿嘁嘁”、“周遭水田蛙聲一片”、“梢頭麻雀吱吱喳喳”、“鄰家老狗時而輕吠”、“溝渠細流淙淙汩汩”....叫人酲醉!
又見西溝對岸有人站定,父輒招呼一聲:“大大,各曾吃夜飯?”
自那時起父小小的腦瓜里總有個稍顯愚笨的疑問:“西溝、西溝,對岸人家也叫它作‘西溝’嗎?”許是怕遭了譏笑未及問出,這西溝的水不知幾時竟已濁了!
【三】
天氣稍涼些時候金風一來,一種山呼海嘯又和諧悅耳的哨聲好似從云里傳來,乃鄉下人家放飛的板鷂,我們又喚它作鷂子,這源自北宋的老物件兒,手藝上自是講究得緊。
概先取干毛竹作骨架,又縫以繪有工筆重彩的布料作鷂面,再以重的長繩作鷂背且系好引線。然關鍵處當屬那發聲的哨口,大大小小陣列其上,用料直叫人意想不到。
“葫蘆”、“果殼”、“蠶繭”、“鵝毛管”....巧奪天工!
又聞這鷂子哨聲可辨測天氣,當真智慧!
【四】
臨近年關日子可叫鄉下伢兒歡騰起來了!家中年長的無不置辦些煙火編炮,自是伢兒們最歡喜的物什。
“竄天猴”、“二踢腳”、“仙女棒”、“麻雷子”、“大黃蜂”、“炮打燈兒”....五花八門!
自雪落得厚實些,父與玩伴各自擇一心儀處作地盤,搓起柰子大小的雪球,又使那喚作魚雷王的編炮朿至雪球里,再燃一支佛香備用。一切就緒輒見數個雪球于空中亂飛,砰砰啪啪好不熱鬧。有炸壞了衣角的、有滿身雪花兒的、還有因編炮炸了手一面佝腰蹦跳喊疼一面合不攏嘴的,極有意思!
寫至此處四季皆見,個中趣味待你長大些父當領你體會一二!
父開文寫
甲辰年九月廿二于蘇州
2024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