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知遠接過話筒,首先說明了自己的身份。
“這位記者你好,我是本片的編劇,應該是有資格來回答你關于選角的這個問題。”
“首先,我要明確一點,司藤這個角色由唐秋心老師來飾演,是我做的決定,不如說,司藤這個角色就是為唐秋心老師量身打造的。”
“而唐老師適不適合演司藤,我想目前已經在網上受到廣泛好評的角色形象照已經足以說明問題。”
“其次,對于任何人來說,過往的失敗都不能否定這個人的未來,唐老師上次飾演的角色沒有令觀眾滿意,對這一次她參演《司藤》來說,并沒有任何額外的意義。”
“兩部劇集題材類型,角色人設,故事發展均有很大區別,唯一相同的便是作為導演的連導,和作為主演的唐老師,但這兩位都是專業的導演和演員,我們制作團隊對兩人的專業水平都報以高度認可,也歡迎廣大觀眾時時督促我們影視行業從業者的進步。”
“最后,這位記者所表達的‘不夠優秀’、‘收視毒藥’等等觀點,是沒有事實依據的無端抹黑,唐秋心老師無論是形象、演技,還是職業態度,都稱得上專業二字,作為本片的編劇,我相信她能演繹好司藤這個角色。”
“反而是你,作為一個記者,說話偏離事實邏輯,妄圖以挑起矛盾爭議的話題博取眼球,提出的問題一味追求流量而罔顧事實,在我看來,你才是缺乏一名記者的基本專業素養,‘不夠優秀’這個評價,我看你還是自己領受吧!”
陳知遠一頓輸出,先是力挺唐秋心,隨后又抓住記者口無遮攔,把大家背著人說的壞話拿到當面上來說這一點,狠狠攻擊了一番,把這個提問的記者懟的啞口無言,臉色憋的漲紅。
大姐姐握著他的手不知不覺力氣已經小了很多,只是一時沒緩過來,還是有些涼意。
唐秋心微微偏頭,看著陳知遠認真凌厲的側臉,一種被保護的感覺從心底悄悄升起,逐漸填滿了她整個身子。
她面色明顯比剛才放松自然,看著陳知遠的目光又含情脈脈,臺下的記者很多明眼人,自然看得出來。
那個被懟的記者沉默了半天,想要找點話繼續提問,但陳知遠剛才說的話實在漂亮,有理有據,他一時竟想不出來還能從哪方面攻擊。
等他看到唐秋心的神色時,才意識到了什么似的又想說話,但劇組開發布會,現場的場控也不是吃素的,動作迅速的就拿走了這個面前的話筒,轉而遞給了下一個被點提問的人,讓他有話也說不出來,異常難受。
陳知遠見那記者沉默,也不再關注,雖然他心里還覺得有點不解氣,但畢竟是在發布會現場,也只能暫時不管他。
下一個記者站起來提問,矛頭居然對準了陳知遠。
“陳老師,您剛剛在電影市場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功,請問為什么會以演員的身份出演一部網劇呢?對于有前輩導演評價您為浪費才華,不務正業這件事,您怎么看待呢?”
這個問題也挺尖銳,以至于唐秋心桌子下面的手又開始不自覺的用力。
但陳知遠的狀態卻遠比剛才放松,反握了握大姐姐的手,示意她別擔心。
這樣的問題他是有所預料的,雖然不太清楚記者所說的前輩導演評價這回事,但也沒什么區別。
陳知遠微笑答道:“我又要糾正這位記者朋友一下了,我不僅僅是以演員的身份出演,同時我還是《司藤》這部劇的編劇。”
“如您所說,我是一個導演,我認為作為一名導演,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將自己心中的故事講出來給觀眾們帶來一些歡樂和感動,只是有的故事適合用電影的方式來呈現,有的故事適合用劇集的方式來呈現。”
“或許電影和劇集這兩種藝術形式在我們影視行業的從業人員,乃至觀眾眼中有高下之分,但表現形式卻和故事本身的質量沒有太大關系。”
“好的故事即使拍成劇集,也能給人帶來足夠的精神享受,而不好的故事哪怕拍成電影,也會無人問津。”
“很顯然,在我看來,《司藤》只是一個更適合拍成劇集的故事,我對它的感情和對《那些年》一樣,希望能把它認真完整的呈現在觀眾面前,也希望大家喜歡這個故事。”
“其實我一開始有想過要不要來執導這部片子,但拍攝計劃做好之后,我發現其中需要運用的一些拍攝技術我沒有接觸過,因此也就放棄了這個想法,打算跟連導好好學一學。”
“至于為什么以演員的身份參演,主要是因為唐老師的盛情邀請。”說到這里,陳知遠笑著看了唐秋心一眼,大姐姐回以明媚的笑意。
“唐老師在我拍《萬萬》和《那些年》的時候都幫了我很多,我們也是很好的朋友,她盛情相邀,我實在無法拒絕。至于我本人的演技,我是有自知之明的,這段時間也有在很努力的突擊訓練,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好的觀看體驗。”
“而這位記者朋友提到的前輩導演對我的評價,我并沒有過多了解,不過總之,還是感謝這位前輩對我的認可,認為我還有那么點小才華吧,哈哈。”
連志勇導演心中暗贊,這年輕人說話有水平,把自己想說的東西說明白了,還能保持住這種不卑不亢的態度,底下的記者看著也很滿意。
唐秋心更是笑意盈盈的看著陳知遠化解了針對他自己的提問,心里很是有點自豪感。
看到了沒,這就是我家的阿遠!
臺上的其他演員也都松了口氣,剛才陳知遠和針對唐秋心那個記者之間的氣氛堪稱劍拔弩張,現在輪到回答針對他自己的問題,氣氛反倒緩和了下來。
開機發布會接下來的時間風平浪靜,記者們又提了幾個常規問題,提問環節便宣告結束,走完了剩下的流程,《司藤》便正式開機。
只是對陳知遠來說,事情還沒有結束。
之前那個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易金玲,出來說《那些年》教唆早戀,今天又來了個記者說有前輩導演評價自己不務正業,還有說唐秋心“毒藥”的那個記者,陳知遠隱隱感覺到有人在針對自己,具體是什么人,還有待調查。